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古龙的浪子情怀与幽暗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复旦大学出版社 王栋栋,深圳,自 参加讨论
有种通俗的说法:“金庸是侠者,古龙是浪子”。这种说法因为蕴含了毫无逻辑性的“文如其人”思维而令人作呕。然而无可否认的是,金庸未必是侠者,但却有侠者情结,其笔下主角多为儒式侠者;古龙未必是浪子,但却深陷浪子情怀,其笔下主角绝大多数是浪子。金庸试图将令狐冲塑造成浪子,不幸的是,他失败了,令狐冲貌似浪子,貌似打破了“儒侠”的条框,但在本质上却摆脱不了“儒侠”阴影,这是宿命。而古龙则从来没有塑造儒侠的尝试,他只写浪子,他沉溺在浪子情怀中无可自拔,一如沉溺在酒池中,宁可被酒淹死也不肯出来,这也是宿命。于是,要想真正读懂古龙,就不得不喝两口浪子情怀酒,就不得不被浪子情怀牵着鼻子走,这更是宿命,反抗也没有用。
    一个喜欢喝酒的人最近写出了一本解读古龙的小书,名为《古龙一百句》。这个喜欢喝酒的人叫孔庆东,北大中文系教授,据说号称“北大醉侠”。而我阅毕《古龙一百句》,唯一敢肯定的,就是“北大醉侠”名号中的“醉”字,必是“装醉”。一个真正醉了的人,面对宿命,即使明知反抗无用,也会抄起手边的酒瓶向他狠狠砸去。但是面对古龙宿命般的浪子情怀,孔庆东没有反抗,非但没有反抗,反而表现出一种狡黠的顺从:亲自撰写《浪哉古龙》的序言,奠定了全书的浪子基调;而所选取古龙的作品中的一百零二句及其解读,几乎皆是对浪子情怀及其衍生品的阐释。由于这种顺从,《古龙一百句》没有为读者带来“意料之外”的观点突破,但却在“情理之中”拓展了对于古龙“浪子情怀”的发掘。
    古龙笔下的浪子,都是个性鲜明而迥异的:有出身富贵、学习成绩优异的李探花,也有提着破剑、不识几个字的阿飞;有既富且帅到处旅行的楚留香、四条眉毛迷倒女子无数的陆小凤,也有小捕快杨铮、穿粗布衣服吃白菜汤面条的小高;还有快乐的叶开与王动……他们所展现给世人的是如此之不同,却又都在相同的流浪。为什么要流浪?孔庆东在《古龙一百句》中分析认为,他们作为浪子的共同根源是在现实中找不到想要得归宿,只好挺起两根傲骨头,永无休止的朝向彼岸的精神家园迈进。然而,这种乌托邦式的追寻,注定了流浪是一个没有也不可能有终点的旅途。陆小凤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一个叫家的地方,只能在无尽的追寻中渐渐老去,这不是偶然,这是浪子的宿命。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浪子没有家,却常出门。因而友情对于浪子而言,往往比爱情更重要。古龙早岁父母离异,靠朋友接济才得以读完大学,因而对友情尤为推崇。他可以让李寻欢为了友情而将至爱林诗音拱手让给人渣义兄,他在《离别钩》中关于爱情的名言“你用离别钩,是为了相聚”也被恶搞为“和你离别,是为了与别的女人相聚”。在作品中,古龙描写主人公的知心好友往往比女主人公更难令人忘记,比如阿飞,比如胡铁花,还有那个用心倾听花开声音的花满楼。《七种武器》之一的拳头,喻指友情。《古龙一百句》节选了《拳头》尾声中朱云的一段话:“现在我也知道你是真正了不起的人,因为你信任朋友,朋友也信任你,因为你可以为朋友死,朋友也愿意为你死。”这段话让孔庆东忍不住赞叹:友情是一柄足以摧敌制胜的利刃,可以说它打遍天下无敌手!
    
    古龙的作品之所以能跻身经典行列,所以依靠的不仅仅是这种诗意的、近乎偏激的浪子情怀,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中弥漫着浓郁的幽暗意识,正如周星驰不懂什么是后现代,古龙生前也未必懂得“幽暗意识”这一政治哲学词汇的含义。然而他的作品主旨、浪子情怀却恰到好处的蕴含了一种幽暗意识,正是这种幽暗意识,使他笔下的浪子具备了一种人性光辉,从而有别于一些现实主义作家笔下浪子常见的忧虑、绝望、颓废、彷徨无主的“多余人”形象,也使其作品的思想境界达到了经典的境界。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宇宙中与人性中与始俱来的种种黑暗势力的正视和醒悟:因为这些黑暗势力根深蒂固,所以这个世界才有缺陷,才不能圆满,而人的生命才有种种罪恶、种种遗憾。但是这种正视和醒悟并不代表价值上的认可,而是对于人性光辉照亮黑暗抱有一种谨慎而乐观的自信。《古龙一百句》中很多句子反映这种意识,比如节选自《蝙蝠传奇》中的句子:“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动物比‘人’杀的人更多?”动物杀人,是为了果腹,而人杀人,则是为了满足无尽的贪欲,肚子可以填饱,贪欲却永难满足。人正是具备了贪欲,世间才有了杀戮,虚伪,奸诈,出卖,背叛这些人性中黑暗势力。
    
    但是,面对这些黑暗势力,古龙对于人性光辉始终保有坚定的信心,他笔下的浪子们无论在痛苦中还是在无法解脱的困境中,都始终充满了顽强的生命力和昂扬的斗志,洋溢着海明威似的“打不败精神……你尽可把他消灭掉, 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一种对生命的张扬,也是对人性光辉的礼赞。小李飞刀战胜武功胜过自己的上官金虹,就体现了一种幽暗意识者的乐观:古龙将小李飞刀与上官金虹的武力对决上升到了一种人格力量对决,而这种人格力量已不仅仅是个人的品性或修为,而是个人的精神、境界的一种内在的意蕴,即“博爱、仁慈、宽恕”所表明的“仁者无敌”——正义必定战胜邪恶。
    不过,古龙在谈创作的一篇文章中说道:“人世已经有太多痛苦了,何必在小说中再制造那么多痛苦?”。于是令人费解的问题就在此处出现:古龙到底是真正的相信人性的光辉,还是像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极端的黑暗中对人性产生了狂热的幻觉?
    不要问我,我也不知道答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