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三语殊源证名物——读扬之水新作《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三联书店 newdu 参加讨论

                          
     
      扬之水新作《曾有西风半点香:敦煌艺术名物丛考》是她的敦煌名物研究项目的集成之作。正如书名《曾有西风半点香》婉转提到的那样,扬之水这本敦煌艺术名物考证的集子大多涉及东西文化交流。由于敦煌位于丝绸之路的要塞,其中多有东西往来之遗痕,无论是莫高窟壁画反映的艺术品,还是藏经洞文书提及的器具构件,抑或敦煌附近出土的文物,大多曾经西风的沐浴。这是第一本关于敦煌艺术品的名物考证,是东西交流背景之下的名物考证,比之其早年《诗经名物考证》和《古诗文名物新证》等一系列的名物背景更广,涉猎更宽,因此考证也就更难。正如樊锦诗院长在序中所言:“在短短的二三年中,扬之水娴熟地利用佛教典籍、传世典籍、敦煌文献以及诗词歌赋、笔记小说等资料,并结合佛教艺术图像、传世古器物和出土文物,展开了敦煌名物研究工作”。要知道,名物考证的功底在于对名的熟悉和对物的熟知,只有两者都烂熟于心,才能在其间找到对应关系。这其中的探寻追索之艰辛以及收获感悟之喜悦,非为常人所能及,亦难为常人所能道。
    我所体会和感慨最深的莫过于扬之水对敦煌两套话语系统的概括:“其一为文人雅士,它以华丽的辞藻活跃于诗词歌赋,其一为民间工匠,它以俗语的形式应用于设计和制作,二者有时是一致亦即重合的,有时则不同。”如再加上她提及的另一种“释典中的称谓”,则共有三个来源,一是文人,二是工匠,三是僧人。三语殊源证名物,三个来源的名称各成系统,各有特点,在名物考证中有要注意其不同的规律。扬之水在她的考证中对这些规律自然是谨慎有加,将对象逐一分析,仔细甄别,再加以考证。
    文人雅士其实也包括史家所使用的词汇总体是比较可靠的,他们看到并描述物的外部面貌和特点,显得完整和全面,但有时也会捎带形容,甚至偶尔过于华丽。扬之水的第一篇对敦煌早期至隋唐石窟窟顶图案的考证主要使用文人的词汇与敦煌壁画中窟顶与四围的图像相对应,如藻井、幄帐、博山、流苏、翠羽等,虽然这些词汇不见于敦煌文献,但敦煌艺术本身也在中国范围之内,用中国文学史的语言来访证艺术在边陲的细节,或许是寻得西风半点香中的另外一半。中间一篇在考证《丹枕与綩綖》文后余论的“隐囊”也主要来自文人雅士,不过这隐囊从丹枕转换而来,确是有着西风半点的余香。这些考证于粗于细都十分到位,信手拈来,轻声道出,却令人信服。但文人词汇也会给考证带来问题,因为他们的文中有虚有实。虚是指偶然提及,实是指经常用之,虚是指形容词,实为真名词,值得特别注意。如在第二篇讨论帐、伞、幢、幡细部构件时扬之水提到那些珠玉相间贯的垂饰和罗锦类长带子,“与垂额相同,都是既为着美观,又兼有押的用途,便是使质地很轻的帐幔能够柔顺下垂而不到于飘扬,”非常正确。但当考证到细部名称时,扬之水则用了麦穗和蒜条(或葱条)两名,例举的是庾信的《梦入堂内》:“幔绳金麦穗,帘钩银蒜条”,和王珪的《宫词》:“纱幔薄垂金麦穗,帘钩纤挂玉葱条”。这里的金麦穗和银蒜条(或玉葱条),显然是对帐幔中帘押的具体构件的形象描述,或许只是诗人们在写诗时用,我们可以承认它们是这一构件的常用代指,如出现在诗中大家也都明白,但我们还是很难将其当作是当时这一器物的日常名称。正如我们平时不能把那华蔓直接称作麦穗,那罗锦类长带子也很难直接称其为蒜条或葱条了。
     真正能准确表述细部构件名称的是工匠。工匠是器物的制作者,要用材料制作、要用零件构成整个器物,因此,他们关注的往往是细节,对于局部的名称或是材料,有着较为一致和明确的称谓,没有客套,不必形容,直接明了,决不误解。就象今天的工程师,表述准确、清晰,却不一定很有文彩。他们在敦煌文书中称这类罗锦类长带子为柱子,用杂色绢帛制成的就称为杂色柱子。他们的称呼当然也不是凭空而来,据扬之水考证,新疆等地的佛庙甚至是用床的柱子应该都是以彩饰柱子,正与罗锦类长带子的形状相似。
    与柱子一起出现的是者舌。扬之水用了较大的篇幅考证了者舌,同时在注释里也用较大的篇幅提及了她与我们(我和王乐)之间断续的一些讨论:扬之水首先在《“者舌”及其相关之考证:敦煌文书什物历器丛考之一》(《丝绸之路:艺术与生活》,艺纱堂2007年)曾发表过初步的意见,认为者舌便是帐、伞、幢中下垂的如鳞纹般依排列的条状饰物。三年之后,扬之水又援引佛经中的说法,进一步在《〈一切经音义〉佛教艺术名物图证》中阐发对这一名称的认识(《中国文化》2010年春季号)。这一观点曾为我们所接受,并在《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中援引,但我们后来又在《敦煌伞盖的材料和形制研究》一文中对其重新进行讨论(《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2期),提出伞盖之下缀有背衬的三角形饰应为文书中提出的“者舌”,而鳞形垂带应为敦煌文书中所举出的“柱子”或“杂色柱子”。感谢扬之水在反复思考之后本书中接受了我们提出的看法,并更进一步展开梳理。她在文中也指出,者舌在某些场合被称为赭舌或牙舌。在我2009年底考察正仓院和法隆寺文物时,日本纺织品专家泽田女士和正仓院学者尾形先生告我,在日本相当于八世纪的记载里,这类垂饰被称为虵(蛇)舌。奈良时代神护景云元年(767年)《阿弥陀悔过资财帐》载:“金铜切虵舌四〇枚,各长一尺六寸,广一尺一寸”;又奈良时代宝龟十一年(780年)《西大寺资财流记帐》载:“天井盖二枚,表赤紫细布、并虵舌、里辛红细布、一/长各一丈四尺广四尺五寸”。可见者舌、赭舌、牙舌及蛇舌的核心可能是其形似舌,这也许说明者舌名称的使用面也很广。虽然我承认扬之水所说文人的话语系统“使用的时间会长,流行的地域会广”很有道理,不过很多文人的词汇是沿用或抄习,用于发思古之幽情,并不一定是真实社会中使用和流行的名称,而工匠的名称具体而仔细,只是由于工匠的低下身份,使其不见于典籍,不用于词赋,并不能说明其使用不广或没有成为当时的通称。者舌、赭舌、牙舌到蛇舌各称呼从敦煌到奈良的一致性至少是一个例外。
    相比之下,佛经中的词汇最为混乱,扬之水说它的主要问题是“名称的迻译,它关系于语言,也关系于对器物的理解和认识”,十分正确。僧人译经的目的以传播佛学为主,其实也就是意译为主。这一方面是因为佛经毕竟原是外语,外人所用的器物也与中土不同,这些外语中的名和外人用的物其实也大大需要一番名物考证,而本书基本没有涉及。当它们的名称被译过来之后还多少会产生些出入,以至很多场合下还不如直接采用外来语的音译为好;二是佛经中的这些器物只是说法时的一种道具,译者关注的只是器物的象征意义,而不是其准确器形。理解了这一个话语系统的特殊性,就会对这类名称有特殊的心理期待,用其证物时,也得注意其特点了。
    扬之水所论及的佛典器名甚多,特别突出的一个例子是宝交纹,其同类词甚多,有宝交露幔、珠交露幔、宝网幔、宝铃帐、珠帐、铃网、宝璎珞网,其中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十三关于宝帐名称及宝帐的各种装饰,尤其形容备至,如宝铃帐、宝华帐、真金帐、琉璃帐、铃网、摩尼网、宝璎珞网等等。这里重重叠叠、反反复复提到的关键词有宝、铃、珠、金、璎珞、琉璃等,都是说明七宝装饰材料的;有幔、账、网等,则是说明帷幔等织物形式的。它们其实指的都是大约相同的内容,说明了译者堆砌辞藻,追求华丽,又各自为战,并不统一。但扬之水并没有将其进行逐一分辨之后进行考证,而是进行了极好的梳理和归纳,“全部垂落者,帷;连绵相延又分段挽结者,幔。”露幔则是由于挽结之后露出了幔内,便称为露幔。“佛教艺术中所表现的帷幔形制大多如此”,扬之水在此去繁就简,一锤定音。对于佛典名称,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需要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法来处理。
        拜读此书之际,恰好看到彭蹦《到底是扬之水》一文(《东方早报·上海书评》),可以知道考证之难,特别是敦煌名物考证之难,实非常人所能及,即使是读她的考证文章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事实上,考证有点像侦探破案,需要极为周密和逻辑的思维和方法,有时要用推导,有时要用排除。最理想的作文方式也许是用公式或图表,如要以文章的方式,特别是以散文的方式进行考证,也只有扬之水才能做得到。如同彭言,大多数喜欢扬之水的读者是冲着她“雅洁温润的文笔、精美少见的图片”而来的,并不十分在乎或仔细理解其中的考证,其实也真的不必在乎。但如真是要在乎,要令人更方便地理解文中的考证原委,或可以建议两个改进。一是补充线图,目前文中虽然图多,但要理解作者文字的所指,常要费很多时间,有时还得自己在云行水流般的散文和云散雾漫般的例图之间再作进一步的“名物(图)考证”。如能像孙机先生那样用线勾图并加文注,就能一目了然。二是书中的引文及注释很多也很复杂,在此书中最好放在页下,使得读者可以随时比对便利领会,使得阅读美文和理解考证得到较为统一的效果。(三联书店,2012年1月出版,定价75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