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不煽情不妄议,欲识大师真面目——《杨振宁传》出版

http://www.newdu.com 2017-10-20 三联书店 newdu 参加讨论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宇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82年,美国氢弹之父泰勒在文中提到,杨振宁因为创建“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应该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1999年,著名物理学家戴森推崇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为20世纪物理学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
    他在物理学界被认为是一名“保守的革命者”,却又在82岁时以超人的勇气坚定追求爱情……
                 
     
    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的最新传记《杨振宁传》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该书自1922年杨振宁先生出生起一直写到2010年,记录了他的家世背景、学术生涯、科学成就、社会活动以及其私人生活,是迄今为止最厚实、最全面、最专业的杨振宁传记。杨振宁对这本传记亲自审校认可,并提供了百余幅配图。
    堪与牛顿、爱因斯坦相比较的科学家
    作为当世最富盛名的物理学家,长久以来,公众对杨振宁的关注主要在于他的社会活动和情感生活,而对其科学贡献不甚了解,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缺憾和损失。本书作者杨建邺是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退休教授,长期从事物理学和物理学史的研究,著有大量科普著作。从八十年代起,他致力于诺贝尔奖方面的研究,曾主编《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词典》。杨建邺认为,诺贝尔奖浓缩了整个二十世纪的科学史,获奖者的成功故事十分精彩,他们的治学方法、思维方式,对于今天的读者很有借鉴意义,对搞科学研究的人来说尤其如此。在这部《杨振宁传》中他把杨振宁一生的活动放在整个20世纪科学大环境里考察、审视。在书中作者对杨振宁各项科学成就的前因后果,对相关人物、现象和理论进展都进行了自成小史、通俗易懂的精彩讲述,其中包含大量生动、相互关联的细节,为所涉及的主题构筑宽广有深度的背景,在其中像费米、特勒、奥本海默、泡利、海森伯、狄拉克、吴健雄这些20世纪著名的物理学家们都有了清晰面貌。因此,在了解杨振宁的同时,读者也将读到一部精彩的普及版20世纪物理科学史。
    作者表示,杨振宁先生在物理学和数学两个领域都有重大贡献,“在书中我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而且引用了许多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学者的评价,作为有力的证明。此前,一般读者(包括许多物理系的学生)对杨振宁先生的重要乃至伟大的贡献不十分了然,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缺憾和损失。我写这本书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中国年轻人知道:一位华人物理学家做出了堪与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狄拉克相比较的贡献,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保守的革命者”与物理学之美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杨振宁的言论、行为存有各种议论,而作者杨建邺则认为解读这一切的钥匙是杨振宁的物理学研究风格。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作者通过采访、近距离接触以及大量阅读有关资料,深切了解杨先生的品格、风格和人格。在物理学研究上,诚如他的好友和同事弗里曼·戴森所言,杨振宁是一位“保守的革命者”。杨先生非常认同这一评语。因为,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是对待社会、文化上,杨先生都是这样。作者说:“国内有一些人似乎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我比较注意在这方面突出杨先生这一特点。”科学研究上,杨先生不是一个一往直前的破坏者,他珍惜传统物理学思想的精华,不轻言丢弃、挑战,即使在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问题上(按:即杨振宁、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研究),杨先生一再强调他一开始并没有认为一定不守恒,也没有看好“抛弃守恒”的想法,而是设法证明所有弱相互作用中的实验都没有证实或者证伪宇称守恒,这才决定用实验检验。杨建邺说:“只有了解这一点,才能了解杨先生许多有关科学或者无关科学讲话的真意,而不至于随意褒贬杨先生的讲话。”
    此外,作者还专门详细讨论了杨先生对物理学与美之间关系的看法,也就是对称观念、理论结构和物理现象三者之间的互动。本书征引了杨先生多段原话作为核心,又远从哥白尼、波尔兹曼的相关说法开始,跟着提到狄拉克的相对性量子力学,这才转入杨本人的工作,其后再回到马克斯韦尔如何通过对称观念发现他的方程组,最后以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之发现作结。这一深入浅出、回环往复的大叙述,不仅使众多“门外”读者得窥物理学之美,也应对许多专业读者有所启发。
    迄今为止最全面的杨振宁传记
    本书2003年首次出版时,即受到杨振宁关注,认为这是关于他的最好的两本传记之一。为写作此次出版的“增订版”(增加10万字内容),本书作者从2004到2010年三次采访杨先生,对杨先生1999年退休以后的研究、生活,尤其是与翁帆的结合,有比较多的了解,因此弥补了此前出版的所有杨振宁传记只写到其退休为止的缺憾。作为一个热爱物理学、热爱读书教学的宽厚老者,杨建邺此书客观公允,表现出踏实的写作态度。在处理诸如对“杨李之争”等问题上,他只是综合所有能够找到的客观材料,对之进行了系统总结,不做妄议和文学性煽情。
    从书中我们看到,杨先生今年89岁的高寿,但是他的生活热忱、积极、活跃,丝毫不减于年轻人。退休以后,杨先生从来没有当停止科学研究,尤其是近十几年因为“爱因斯坦凝聚”的研究取得突破,证实了杨先生20世纪70年代的一个预言(LHY文章)和一个理论(Y-Y热力学),这大大激发了他新的热情,继续在这一前沿上做了许多研究。这种精神和能力,世界上很少有科学家能够与之比较。
    著名科学科技史家陈方正先生在本书序言中表示:“对中国科学史家、作家而言,为杨振宁这么一位不世出的科学大师作传,既是义不容辞,也是天赐良机,但更是绝大的挑战与考验。迄今为止,接受这挑战者,已经不下六七位之多。他们之中,杨建邺教授当是最努力勤奋的一位。”
    《杨振宁传》(增订本)
    杨建邺著
    定价:58.00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刊行
    本书2003年首次出版时,即受到杨振宁关注,认为这是关于他的最好的两本传记之一。此番经全面修订和大幅扩充,其特点也益发显明:
    翔实--作为一个勤勉努力的作者,杨建邺多年来的不懈完善使全书充满了翔实的史料、生动的图片,对杨振宁在新世纪的工作和爱情也予以全面细致的讲述。
    扎实--作为一个著述甚丰的科普作家,杨建邺此书体现出扎实的物理学素养,对于每个题材的前因后果,对相关人物、现象和理论进展都进行了自成小史的精彩讲述。
    踏实--作为一个热爱物理学、热爱读书教学的宽厚老者,杨建邺此书客观公允,不做妄议和文学性煽情,表现出踏实的写作态度,对杨李之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