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网络文学 >

借助网络之力 推进文化传播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中国社会科学报 佚名 参加讨论

    “讲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要产生“好”的效果,旨在改变以前国际上对中国形象的歪曲,重塑中国国际形象,是一种努力方向,也是具有明确的未来指向的形象塑造工程。然而,所谓“讲”与“传播”并不意味着滔滔不绝,单纯输出。实际上,在日常交往中,如古人所言,有“白头如新”,也有“倾盖如故”。所以“讲”与“传播”一定要从交流的效果“好”出发进行判断,也即意味着交往、传播的双方能够达成一定程度的认同。换言之,关于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讲述和传播需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和效果,不能止步于“讲出”即可。而影响和效果之所以能够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
    发挥网络传播的交互功能
    就个体而言,每个人一生中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知识信息,但很多信息只是被接收并不会被接受,更谈不上什么影响。对主体发生作用需要主体的内化,而内化通常以反复进行不断调整的方式得以确立。内化到一定程度,就会成为理所当然被人接受的“常识”,甚至会世代传递。关于“中国故事”的讲述亦是如此,“中国”是什么样,需要“听”的人积极主动参与进来,自己做出我们所期待的或接近我们所期待的判断。也就是说,“讲好中国故事”必然是交互的一个结果,是协同和博弈共同作用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具有交互功能的传播形式,就会为协同和博弈提供一种可能,进而为“影响”的产生提供必要条件,而网络正是具有此特点的传播形式。学者彭兰指出,“社交”在互联网时代成为媒体的核心要素。网络所具有的“社交”因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互动的可能和影响发生的新形式。因此,在当今时代,要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网络传播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并且假如考虑到网络对其他媒介的强大包裹融合能力,以及我们所处的被称之为“互联网”的时代,就更需瞩目于借助这种传播来“讲好中国故事”。而目前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上,存在着内热外冷的情况,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促使中国文化“活”起来。在国家层面顶层政策方针的制定和国际协商合作的前提下,适应网络传播特点,尊重符号规律,实现中国文化符号力量的最大化至关重要。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输出中,中国网络文学对外传播的原动力,即来自于通过网络聚集起来的民间力量。譬如,在北美出现的中国网络小说网站Wuxiaworld,就是由粉丝众筹翻译资金进而分享更新网络小说的,活跃度非常高,几近于实时更新,目前日均访问人数已稳定在50万以上,比国内知名网络文学网站“起点网”的访问人数还要高很多。访问人群占比最大的为美国,几近占到30%,其次为菲律宾,占到8%左右,尽管这些粉丝中不乏华裔,甚至最早的阅读劲头就是由旧金山、洛杉矶等华人较多的地方带动起来的,但其主要对象则是欧美国家的英语读者,也成功聚合了大量的外国人。他们讨论阅读并且喜欢将这些修仙、东方玄幻类小说与流行美剧进行比较,甚至品鉴小说本身,这些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来自国外的十分有力的“民间能力”。而类似的个人英语网站已经达到了上百家,在专门提供亚洲翻译小说连载的导航网站Novel Updates上,排在前面的小说几乎全是中国的网络小说。而在越南,人们对中国网络小说的热情高到了政府“屡禁不止”的地步,甚至很多在国内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小说都有越南版。各种数据显示,网络文学是当今中国文化中最具输出潜能的文艺形式。学者邵燕君认为,网络类型小说带来的愉快体验,以及新鲜的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思维方式,其中尤其是道家文化是让一些外国人对网络小说爱不释手的原因,而这种对网络小说的喜爱进一步推动了他们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学习。 
    挖掘网络传播的民间力量
    网络的空间偏向,让凭借其而繁荣兴盛的中国网络文学也能够跨越国家地区的界限,一旦其中的某些部分引起共识,就会在粉丝的推动下自发跨语言传播,从而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而这种民间力量,正是在以往的文化对外传播工作中所忽视的国外草根力量。从国外读者的网络讨论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其关注点和欣赏点,如雄心勃勃、充满行动力的主角,及其为了未来充满斗志的昂扬人生态度,比较受肯定。而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读者所普遍喜欢的。也就是说,对作为个体的主角的人生态度的认可是网络文学的国内外读者所达成的共识。但在中国网络文学的诸多类型中,外国人对那些具有中国色彩以及东方色彩的小说更为青睐,这也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其实外国人是希望中国去“讲自己的带有中国色彩故事”的。这样一种状况,提醒我们注意网络的力量,它不仅可以形成“讲中国故事”的国外自发拉力,而且可以将这一拉力的分布状况通过翻译、讨论、品鉴的情况予以细致呈现,帮助我们注意要达到 “讲好”所需要努力的方向。
    国外的中国网络文学翻译网站提供了一个关于中国、关于文学、关于人的网络互动场域,这个场域虽然众声喧哗,却可以有效互动,形成网络社群。当然,网络小说中呈现的中国是否是一个真实的、我们期待对外展现的中国,这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但在网络小说中通过故事所描述呈现的中国传统儒道文化、侠文化则是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鉴于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中,由于资本的注入而带来的产业繁盛,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对外传播很快也会有资本的介入,从而变得更为活跃。因此,若能在此种文化的对外传播中予以有效的政策引导和规范,将会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强劲力量,并且达到文化产业和对外文化事业的结合。
    加强网络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
    如果说中国网络文学自发地向国外传播的趋向是一种横向流动的话,那么与此相照应的是另外一种纵向流动,即作为产业链一部分的网络文学,在资本的推动下向下游产业链移动,成为动漫、游戏、影视剧等的内容来源。纵向流动同样离不开网络的助推,也同样会将“讲故事”的能力和影响力提升数倍。例如,截至2017年2月13日,自2016年12月19日开播的、由网络小说改编的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拥有高达39亿次的专辑播放、156.5万的弹幕,口碑爆棚,也激活了看网剧者的考据热情。网络小说的写法中,其实特别看重地理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沟通对应,这也意味着它具有强大的指示功能,在强大程度上让其观看者能够按图索骥,找到现实中的特定地点和历史上记载的丝绸之路小国。这些其实也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是在传播丝绸之路文化中特别有效的方式。丝绸之路的历史和地理景观用网剧的形式,通过影像和故事重现于人们面前,借助于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鲜活,博大丝路、神秘中国的辉煌文化再次焕发出其魅力,为观看者主动更新其相关知识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可见在网络传播中,观众从某个特定符号文本的接受转向对一批文本集团的接受,这种传播接受是裂变式的,其影响力自然不可低估。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随时随地的交流和传播中,网络整合了既有的各种媒介,并将其置于一种以人际传播为核心应用(Killer App)的共同语境中,成为一种改变社会的结构性力量,这就意味着任何的“讲故事”都不能抛开网络,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如若不能借力于网络,则必然会失利于网络。重塑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一定是在理解当今世界的信息传播情形下,顺势而为,充分激活对中国的探索热情和在各个方面与中国展开频繁交往对话的可能性中才能达到的目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