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电影《十八洞村》脱贫攻坚战的一次精神之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文艺报 左衡 参加讨论

    在2017年中国电影创作的光谱上,《十八洞村》是一种特别的存在。影片讲述了湘西十八洞村脱贫的经过,这个村寨正是2013年中央“精准扶贫”政策提出的地点。时至今日,村寨人民实现了脱贫目标,而十八洞村的经验则需要总结、提炼,进而推广。这种总结又不能局限于经济与社会的范围,甚至也不止于政策和理论,而是应当深入到某个精神的层面,这是我们观看和理解《十八洞村》的前提。该片用诗意现实主义的电影语言展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近年来新农村建设和精准扶贫为老百姓带来的新气象、新面貌,折射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的碰撞与融合,引发人们对于如何脱贫和怎样才能真正脱贫的深度思考。如果说,电影的原型是关于中国人物质的扶贫,那么电影本身应该是脱贫攻坚战的一次精神之旅。
    从题材和定位上,《十八洞村》既没有萧规曹随,也没有紧傍潮流,而是沉浸在对中国社会现实、对电影审美意趣的探寻之中。这种探寻的价值或许可以从未来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进程中得到辨认。
    在文艺的层面,《十八洞村》可以被看作是现实主义美学的又一次显影与进步。这里的现实主义不是指传统的文艺理论,而首先是创作的态度和实践的结果。《十八洞村》带给观众的视听经验,与当下普遍流行的影视制作基地所提供的绝不相同,它坚持回到现实存在的地理空间,忠实地记录自然和社会景观,保留和呈现出事物原有的光影色泽。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与红色土壤、绿色梯田、蓝布衣装甚至灰白矿渣,辅以湘西乡音、苗歌苗鼓,这些不可或缺也无法替代的视听要素,都使《十八洞村》具备了近年国产电影中少有的真实感,从而也具备了一定的影像人类学价值。
    如果说上述景观是所谓的典型环境,那么剧情不妨视作对典型人物的塑造。王学圻、陈瑾两位资深演技派演员都贡献了精彩的性格角色,既追求乡土气息,又彰显着高于普通的人格。二者的夫妇关系决定了这是一个中国家庭的故事,并延伸开来成为家国情怀的载体,同时,王学圻的阳刚与陈瑾的柔韧,也暗合着中国文化传统里的儒道两脉。
    从更现代的文艺观来看,典型环境的部分是转喻的,用镜头里的局部令观众想象到现实存在的整体。影片里到处可以看到主创对“显隐”的精巧处理,如老稻谷和杂交稻所隐含的农作物选择问题,如矿渣土所指涉的矿业问题,如东南亚归来的农民所反映的亚洲一体化进程,等等。因为这些问题确实出现在中国乡村里,所以影片要写到;因为它们毕竟不是叙事的主干,所以又不能写得太多。火候拿捏得相当好。另一方面,人物和情节有超越现实、进入象征符号的明显意图。影片开头,王学圻饰演的主人公杨英俊在田间插秧时站直身子休息,仰起头来,一只凤凰正从天空飞过太阳,这个影片中最显著的特技镜头显然有其寓意。影片过半时,一众乡民在杨英俊的带领下担土造田的激越场景,也会使中国观众联想到愚公移山的典故。
    笔者看来,正是由于做到了以造型为基础、以叙事为核心、以表意为旨归,《十八洞村》才同时具备了内容的丰厚和思考的力度。杨英俊核算自己是否贫困户一场近乎完美地证明了上述观点。他和妻子掀开自家的米箱、酒瓮、菜坛、鱼篓,也确实满着,而当他拉开老旧的电冰箱,里边只有一件色泽黯淡的布玩具。这个细节之所以有力,先是因为在剧情里,杨英俊的孙女“小南瓜”智力残疾,所以布玩具出现在冰箱里是可信的,主创再次表现出高超的技巧,将发现的惊异始终归于自然真实的生活本身;其次因为在中国社会反映里,长期以来,打开米缸和锅盖是检查生活水平的标准程序,该片反其道而用之,格外高明。最后因为它聚焦于中国现代性的特殊形态,这种特殊形态在传统农业社会的前提下出现,在今天则呈现为每个中国人面对多种多样紧迫感的生存体验,其中有焦虑,也有热望;是痛苦,更是奋发。
    《十八洞村》的主题无法用以往常见的机械化思维简单概括,也跳出了贫穷与富裕二元对立的狭隘格局。通过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演示,《十八洞村》完成了关于“乡土中国”的一次叙述。中国现代化进程仍然要从乡土的逻辑出发、演进,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影片里多次出现的苗语苗歌和宗族仪式,并将这种古老感性的形式与新的社会现实、新的伦理规范做了尝试性的整合。影片里,青年驻乡干部王申象征了新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是新世代人类语词的涌现与旧话语相交织的有趣景观,另一方面也有新的生产生活构想遭遇现实难题时的无力和失语。剧情难题的最终解决实际上表明了影片的态度:以求索的思辨来矫正话语的偏执,以行动的力量来替代话语的虚妄。从而,中国乡土的叙述终于可以转变为有关未来中国的叙述。
    这个过程的困难、艰巨和解决时所付出的努力,在美学上都堪称崇高。“小南瓜”的生存无疑是巨大难题,村民们摆“血酒”解决纠纷的习俗也满是原始野蛮的决绝,但在影片里,基于人物的善良、智慧,这一切紧张都可以化解。这显然仍是出于中国乐感文化的思维。如学者李泽厚所论证的,乐感文化不是盲目庸俗的乐观,而恰恰是面对巨大人生困境时的坚韧顽强。中国人伦社会的文化-心理重构,毕竟不能离开这样的传统。
    中国电影的创作生产,也不能忘记自身的传统。特别是对于新中国电影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传统而言。在中国电影改革进入新的阶段之后,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传统有其价值,不能断;同时传统也要在继承中、探索中进步,不能停。该片真切地触动了我们的乡恋乡愁,让我们眺望远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