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作家集体亮相,吹响文学“集结号”

http://www.newdu.com 2017-10-18 辽宁作家网 李晓晨 参加讨论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作家开始集体亮相,他们通常被冠以“××代”或“××作家群”的名号,出现在各类发布会、研讨会及媒体上。比如之前在北京图博会上大热的“中原作家群”、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的“中间代”作家、阵容不断调整的“甘肃小说八骏”、最大年龄只有22岁的“90后星生代”……这些新鲜而有意味的名字一次次被人提起、谈论,被收至麾下的作家们以群体的名义被社会公众所了解,毕竟在这样一个作家作品浩如烟海的时代,能被记住确已实属不易。
    从历史上看,中国文学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文学流派、作家群体,对他们进行命名与归类,也是批评界和理论界的一项重要任务。时至今日,作家们对“集体推出”表现出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尽管他们依然会思考个体与群体的问题,尽量避免创作个性被群体风格遮蔽。“为人所知”只是九尺高台的第一层,能否在此后保持旺盛的原创力及鲜活的创造力,才是关键所在。
    壮大声势 谋求关注
    相对于过去以地域为主要标志聚集的东北作家群、黔北作家群、西海固作家群等,今天作家群体的形成有着更为复杂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壮大声势、汇聚人气、提高知名度的考量。换言之,假如单独拎出一个作家来,普通读者可能知之甚少,但如果把几个作家放在一起,冠以一个值得推敲又叫得响亮的名号,那就比较容易被大家熟悉、记住。对此,评论家白烨认为,文学的边缘化在今天使得纯文学作家们很难为读者认识、熟悉,他们用这样一种方式站出来,谋求更高的关注度和更大的影响力。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具有文化包装的色彩。但对于眼下的文学来说,引起关注可能是第一位的,在此之后,才能吸引大家去探究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
    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比如,“甘肃小说八骏”连续7年推出了24位优秀的小说家,他们的作品获得了诸多文学奖项,提高了当地小说创作水准,增强了甘肃文学在国内的影响力。今年,甘肃省又启动了“甘肃诗歌八骏”的评选,希望壮大本地诗歌创作队伍、增强文学陇军的影响力。
    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原作家群”亮相这一展示中国作家形象的国际舞台,受到国内外读者和出版社的广泛关注。作家出版社社长葛笑政认为,以“中原作家群”为代表的那些数量庞大的写作群体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水准,这些作家以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写作手法、不同的文体表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更多时候,作家们的这种“集体亮相”是纯文学在市场中摸爬滚打找到的一条新路子。今年年中,“铁葫芦图书”推出了《代表作·中间代》及《代表作·新女性》两部小说集,收录了被称为“中间代”的20位作家的短篇小说。这之后,“中间代”作为一个新的文学现象迅速成为文坛热点,阿乙、冯唐、路内、曹寇、盛可以、绿妖、任晓雯等作家备受关注。读者争论“中间代”的提法是否合适,对某位作家的创作风格产生兴趣,呼吁给予这些作家更多的支持。据“铁葫芦图书”文学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中间代”作为一个群体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读者大多都听说过“中间代”的说法,这也就实现了把这些作家“捆绑推出”的最主要目的。
    作家群应名正言顺、名副其实
    有评论家认为,各种名目繁多的“作家群”是当下文坛出现的一种新气象,这种以集团形式集结一批有创作力、正在文学道路上艰苦跋涉的作家,推动其为社会关注,效果已显;但有一点值得注意—— “推”的目的是为了“出”好作品。作家群体首先要真正实现“名正言顺”,对一个作家群体的命名与归类能否突出其主要的、共同的特点,成为首要问题。
    如今,关于作家群的各种说法让人眼花缭乱,“为什么”的质疑常常盘桓在人们心里,被说得很多的“中间代”从一开始就遭遇了这个问题。提出这一说法的图书策划王凌米解释,“中间代”不是一个单纯依据年龄而划分的作家群体,它指的是被“50后”和“80后”夹在中间的一批作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70后”,他们写的基本是社会底层人物,依据的多是作家的城镇生活经验。至于这些作家是否真的具有共同的写作特点,而这一特点究竟该如何归纳,即使许多被归入其中的作家,他们本人对此的看法也不尽相同。
    “讨个说法”关系着整个作家群体的成长,对作家本人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书评人陈嫣婧提出,基于“中间代”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人们对此也抱有矛盾心态。它以一个群体的面貌出现,有其原因,可能出于出版机构和媒体的运作,也可能出于被更快地接受和认同。而这些作家们在年龄、生存背景、创作理念上的相似,也最终促使了群体化的形成。那些不认真阅读的读者,惯用的手法就是用群体来将作家作品的本质模糊化、概念化、虚无化,但是,随着知名度的愈加提升,他们被误解的可能性也在提升……那么作品存在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这对作家而言,伤害极大。
    在这方面,中国当代文学中不乏优秀代表,上世纪90年代震动文坛的河北“三驾马车”,集合了何申、谈歌、关仁山三位现实主义作家,他们的创作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重大变革,抒写社会各阶层对待改革的态度与在改革中的探索,具有关注现实、关怀民生的朴素情感和道德情怀。而由石舒清、陈继明、金瓯组成的宁夏“三棵树”,则成了西部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他们最普遍的特点即是深深扎根西部热土,书写那里的土地、村庄、城市和人民,从本土经验中汲取灵感,以各自独特的形式和语言诠释西部,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贴标签”的尴尬
    对于一个个炙手可热的作家群来说,伴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被误读的可能性也越来越高。读者越是熟悉一个作家群体的整体风格,就越容易忽视作家的个人特色。而在群体的影响与遮蔽下,作家的创作也容易出现“雷同”与相似,当然这并非刻意为之。保持鲜明的创作个性,或许才能破解这一困境,从而具有鲜活的创造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作家邵丽在谈及“中原作家群”时说道,河南作家比较有济世情怀,而且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之下并没有迷失自己,这是最难得的。但是,河南作家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地域特征太明显,很多作品一拿出来,就能看出是河南作家的作品。大家还是习惯于立足河南看世界,而不是立足世界看河南,眼界太窄,这就使作品缺乏应有的高度和宽阔的视野,由于大家的关注点都差不多,就容易形成同质化倾向。而被归入宁夏“新三棵树”之一的张学东,也表达过类似的看法,他认为自己既是这个群体中的受益者,同时,也可能是某种意义上的受限者,因为不可避免的地域特征等因素,会让彼此在创作上趋于雷同。
    这显然不是一位作家的担忧,被划分为“中间代”的路内在一次读书会上表示,他自己曾经很排斥这种“贴标签”的归类方式,但好在这个名称并不是对一个文学流派具体创作风格的归类,这才让他松了口气。“它对于作者写作的风格,写作的题材并没有一种非常强行的限制,我觉得它至少是一个开放性的定义,或许当一批作家到了这样一个年龄层,也许他们确实是需要这样一个装信封、贴标签的形式。”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从来就不鲜见各种作家群体。如今,关于作家群的说法似乎有更多质疑和争议,这应该是一种好现象,因为这正是文学多样性图景的有机构成,而这恰恰印证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