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小说品读 >

周静《一千朵跳跃的花蕾》:童话写作向神话的回归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汤素兰 参加讨论

    周静,湖南湘阴人,《小学生导刊》编辑,出版有长篇童话《牛角洲旅店》《叮当响的花衣裳》《七岁汤》《栀子花开了一朵又一朵》《申奶奶的杂货铺》等,及短篇童话集《跟着音符回家》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张天翼儿童文学奖、“大白鲸世界杯”原创幻想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每一个作家都在寻求写作的突破与艺术的创新,但是真正能取得突破者毕竟少之又少。我在阅读青年作家周静的童话《一千朵跳跃的花蕾》时,欣喜地看到了童话写作的新突破,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这种新突破又可以说是回归。
    童话的诞生源于神话,是神话日渐世俗化、生活化和教喻化的产物。童话的发展又经历过民间童话到创作童话的转变。当作家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与文学才情赋予童话故事的写作之中,文体上超越模式化以及主题思想上突破集体道德伦理价值的时候,文学童话就诞生了。从《安徒生童话》到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再到当代的西方童话,童话的艺术表达从内容到形式一直在发生变革。借助于现代传播手段,这种变革在世界范围内交互影响。从20世纪开始,西方童话作家为了在童话中呈现生活的真实,反映时代社会画面和生活中的问题,开启了“让生活扑进童话”的童话创作新倾向,在童话中塑造性格丰满的个性人物,将小说化的写作手法运用到童话创作中,让童话故事生活化。在此倾向影响下,西方创作出了一大批如《夏洛的网》《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样的优秀作品,中国的童话创作也深受影响,比如陈丹燕的《我的妈妈是精灵》、冰波的《月光下的肚肚狼》等。
    由此可见,虽然童话源于神话,可谓“神话的残余”,但从童话艺术的发展来说,童话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努力挣脱神话的束缚,在向生活化和小说化的方向发展。
    周静的童话《一千朵跳跃的花蕾》可以看作是童话写作向神话的回归。
    首先故事的主人公“姥姥”是一个神话化的人物。姥姥年轻的时候,世界一片混沌,石头、泥土和水搅和在一起。她跑进大山深处,从地心里取回来一根黑色的定心石棒,到处敲敲打打,“喝令石头归为一处,水归到一处,泥土覆盖在地表上,大地才慢慢平静下来,山成了山,湖成了湖,平原成了平原”。随后,姥姥用石棒磨成一根绣花针,不仅绣出了万物,还绣出了十二个姨,同时,也绣出了“我”。
    这与其说是一个童话,不如说是一个创世神话。“姥姥”的形象让我们联想到“女娲”。女娲用泥土造人,而“姥姥”用的是绣花针。当然,绣花针绣出来的世界和人无疑更加美丽梦幻,更像一个我们现代人的“心像”的世界,而不是一个现实世界,更不是先民想象的原初世界,姥姥也不在神的谱系之中,因而这个故事在神话的外在中具有了童话的内核。童话是幻想的故事,它不是告诉我们世界是什么样子,而是可以是什么样子,它不是现实的可能,而是愿望的满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