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指南 > 读书生活 >

水磨的功夫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周舒艺 参加讨论

    才赏“和田玉”,又见“扬州工”。
    有幸在不长的时间内,先后看到了从玉石变化为玉器的最初和最后两个阶段。玉器厂里,一块奇形怪状的原石,在琢玉大师眼中却是心仪之物。在那里,我才第一次发现,玉,是用高硬度的解玉砂,辅水琢磨出的。原来,这才真正叫水磨的功夫!
    所谓水磨功夫,本意就是指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功夫。拿琢玉来说,要下水磨功夫,也不是任何石头拿到手就可以琢磨的。譬如,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心灵与之对话,慢慢读懂它;需要顺其自然,保留本色,追求天然之美;需要持之以恒,坚守忍耐,甘于寂寞。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琢磨出一块优秀品质的美玉。难怪古人说,“脱胎玉质独一品,时遇诸君高洁缘。”“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而把琢玉比之文学创作,古人同样也早有领悟。南宋诗人戴复古在《题郑宁夫玉轩诗卷》中说:“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
    前不久,参加了一个主题为“新时期党报副刊发展与创新”的研讨会,一位报界前辈的观点,颇有道理。她认为,好的副刊应当提供优质的产品,如果我们提供了真正好的作品,读者没有理由不喜欢,换而言之,当埋怨读者不爱看的时候,也许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好。这让我想到曾经采访过的一位从事音乐教育与表演工作的老师。他说,拿出精致的作品与拿出粗糙的作品,效果完全不一样;不要低估观众的鉴赏力,如果作品不好,必然会被观众抛弃。他的观点和那位报界前辈的看法,恰是异曲同工。
    不论是编辑报纸副刊,还是从事文艺创作,都需要提供优质的“产品”。下水磨的功夫,靠作品的品质,才能赢得读者或观众的喜爱。
    在刚刚出版的“副刊文丛”这套书中,主编李辉先生在《总序》里就写道:“如今,尽管面临互联网等新媒体方式的挑战,但仍有不少报纸副刊以其稳定性、原创性、丰富性等特点,坚守着文化品位和文化传承。”“我依旧相信,面对快节奏的新闻爆炸年代,惟有副刊坚持沉稳、厚重、丰富,才能生存,才有可能继续前行。”
    精品如琢玉,功夫在水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