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何顿要写一本关于湖南抗战的长篇小说,是几年前的事,当时我就很赞赏这个写作计划,认为这是湖南作家在尽自己的一份历史责任。 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年代。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9月3日为抗战胜利纪念日,决定每年9月3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2015年,全国将隆重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何顿的《来生再见》于这个时刻出版,作出了作家的贡献。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在国共合作基础上进行的。由于一些原因,过去我们对正面战场的功勋宣扬不够,近年来这个局面大为改观。《来生再见》和其他许多著作的问世,不仅是文学的收获,也是历史的荣耀,显示了历史的严肃和公正。《来生再见》追溯一个抗战老兵的经历,写出了当年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战役的宏伟场面,通过个人视角几乎全面地展现了这些战役的原貌,现场感强烈,表现出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其中许多情节是真实并惨烈的。如日军进攻一座村庄的一座祠堂,久攻不下,死亡300多官兵,打出100多发炮弹,直至将祠堂炸成瓦砾堆。进去搜寻,才知里面只有国军125师一个排三十几人守卫,已全部阵亡。这个排的官兵在历史瞬间展现的民族气节,不能不令日本人也感到震惊和尊敬。这是历史上发生过的战例,三十几位官兵的姓名也许没有留下来,但是今天有一部书郑重地提到他们,深切纪念这些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做出牺牲的英灵,是值得庆幸的。书中也记述,当年蒋介石命令57师死守常德3天等待增援,结果这个师坚守了19天;蒋介石命令第十军在衡阳死守7天等待增援,最终这个军坚守了47天。这里面暴露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不团结,但无法抹杀守卫部队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当年没有这些部队的抵抗,后果是难以想象的。今天,我们大力提倡爱国主义精神需要做许多事,其中一件事,就是应该尽量使人们铭记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官兵,需要涌现更多《来生再见》这样的雄奇诗篇。 这部书的内容也涉及了中国俘虏的抗战,关系到对战争中俘虏的评价,以前鲜有人做到。书中写到,第十军坚守数十天后,弹尽粮绝,山穷水尽,最终在方先觉的带领下投降了日军。作者没有局囿于传统形成的观念,客观描写了方先觉于绝境中自杀未遂、后为保全残余将士做出决定、被俘后逃出依然恢复对日作战的经过,肯定了他的功绩。书里也详细描写了主人公黄抗日两次被俘时在俘虏营的遭遇、俘虏们暗中准备再战的心态,以及他们脱逃后继续抗日的经过。何顿对这一批人的写照,再现了那场战争的复杂情境,丰富了抗战的内涵,从一个特殊角度写出了抗日战士的坚韧不屈,成为此作的一种特点。 在题材处理上,何顿付出的努力是双重的:一方面,要通过人物的经历写出战争;一方面,也要通过战争写出人物,在后一方面,作者同样取得了成功。黄抗日是个英雄,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英雄,他“长得像猩猩”,爱哭,胆小怕事,刚开仗时候还吓得尿了裤子,属于老实人,又有几分狡黠。但正是他,从战争中活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作者对这个人物的设计是颇为大胆和富于创造意境的。他不想写一位战神,只想写一个面临外敌入侵的普通农民。这个农民不喜欢战争,对战火感到恐惧,但他有基本的是非观念、正义感和民族意识,在投入战斗时尽到了本分,努力保卫了自己的祖国,从而成为千千万万个普通民众的代表。写出这个不扎眼的农民,作者也借他写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不仅如此,何顿又详述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黄抗日打死过数十个日本鬼子,还参加过共产党的游击队,入了党,但胜利后,他的遭际并不好,由于当过国民党兵和俘虏反复受整。揪斗他的人有许多是新时代出生的年轻人,他们没经过抗日战争,也不懂得尊重历史,对参与过拯救国家的人的批判却是毫不留情的。黄抗日的几个战友毛领子、田国藩等与他的情况相差无几。黄抗日是依靠他的狡黠,装疯弄傻,才在批斗中活下一条命来,坚持到获得平反。写到这里,作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刻画,已大大超越对一场战争的回顾与思考,使长篇小说的主题上升到对人类生活境遇的某种哲学观照上。 实现这些,又与作品的结构设计有关。小说的结构是复调的,其中历史重现与现实素描交替推进,儿辈的追寻与父亲的回忆穿插进行,将历史的迷误与个人命运间悲剧性的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后,作品在结局处推向了高潮。黄抗日、毛领子、田国藩几个老战友,在八九十岁的时候得到机会见了最后一面,他们思想往昔,感慨非常。见面时有个细节颇为耐人寻味,就是此时的田国藩居然想不起他当兵时苦苦思恋的妓女小丽了,也彻底忘记了自己曾枪杀过一个怕死的学生兵。他的选择性记忆,将历史和现实浓缩为一团洇开的墨迹,为读者留下无穷的想象——好的小说,正是这样结尾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