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儿童习得副词的偏向性特点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周国光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本文对1-5岁汉族儿童使用副词的状况进行了考察,首先描述、分析了儿童语言中的副词的功能、语义类型,然后指出了儿童习得副词的偏向性特点,并对此给出了解释。
    关键词:儿童/习得/副词/偏向性
    作者简介:周国光,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1引言
    副词是现代汉语实词中的基本词类之一。在现代汉语中,副词的语法功能主要是作状语,修饰谓词或谓词性成分,构成状中结构。副词内部小类多,语义表达也较多样。本文拟对汉族儿童使用副词的状况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讨论。
    §2方法
    我们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和托儿所随机抽取了90名被试,其中男43名,女47名,从1岁到5岁,每半岁为1个年龄段,共分为9个年龄段,每段10人,各年龄段男女人数不等。各年龄段的年龄范围为上下1个月,如3岁年龄段包括3岁1个月和2岁11个月的儿童。
    我们采用观察法和话题法取样。观察法就是客观地记录儿童自发性话语。话题法就是给被试一定的话题(例如“说说你们星期天是怎么玩的”),让被试围绕话题谈话。在全部取样过程中,我们尽量避免成人语言对儿童语言的影响,以保证语料的纯度。每个被试取样3次,每次约1.5小时。
    §3状况
    副词作状语修饰谓词性中心语的情况在儿童语言中比较常见,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从我们取得的语料来看,副词作状语的情况首见于1.5岁,2岁以后,副词作状语的情况大量出现,3.5岁以后基本上进入稳定期。因此,我们将对3.5岁以前的情况作重点分析。
    在儿童语言的状中结构中,充当状语的副词有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频次副词等。下面分别描述儿童对各小类副词的使用情况。
    3.1程度副词的使用
    1~3.5岁儿童语言中比较常见的程度副词有“好、真、老、太、最、还、很”。好表示程度高。2岁时开始出现,使用的最多。例子如下:
    (被试甩积木)我甩积木,一二三,(甩了出去)我甩好高。(2)
    (取样人给被试搽风油精,被试说)好辣!(2)
    (被试闻到一股臭味)好臭!(2)
    被试甲(指着自己的脸):妈妈带我回家搽香的。被试乙:好香,好香。(2)
    (被试抱来了几个玩具)好多好多。(2)
    (被试从台阶上跳下来)好危险呀!(2.5)真表示程度高。2岁时开始出现。例如:
    (被试玩玩具兔子)小白兔蹦蹦跳跳真可爱。(2)
    (被试对着一辆汽车说)大汽车,真听话。(2.5)
    (被试喝奶粉)啊,真好喝!(3)
    (被试看爸爸画火车)你画得真像火车。(3.5)老表示程度高。2岁时开始出现。例如:
    (被试来到公园后门)小猴子在爬树,爬,爬,爬,爬老高哟!(2)
    (取样人说:这孩子肚子大。被试听到说)我肚子挺得老远老远。(2.5)
    (被试对取样人说)叔叔,我见到一个老大的猫,我一点也不怕。(3.5)
    (被试看到一个塑料扣子)是我老早以前穿的那个菊花衣服上的扣子掉下来了。(3.5)多表示程度高。2岁时开始出现。例如:
    (被试看画册)黑猫警长多好看啦。(2)
    (被试跑了几步)我跑得多快呀!(2.5)
    (被试让取样人看自己的鞋子)我的鞋子多好看啊!在上海买的。(2.5)太表示程度高,含有过分的意思。2.5岁时出现。例如:
    (被试觉得自己的枪不顺手)我的枪太大了。(2.5)
    (被试甲从水泥墩跳下来以后指着乙说)他太小了,蹦不起来。(2.5)
    (取样人抱起被试,被试说)我太小了。(2.5)
    (爸爸逗被试:你吃辣椒好吧?被试说)辣椒太辣。(3)
    (被试洗脚)太烫啦,把脚上的虫烫坏啦!(3.5)最表示程度达到极点,超过其他。2.5岁时出现,使用较多。例如:
    (取样人把被试抱在窗台上,被试说)我站得高,我站得最高。(2.5)
    (被试甲乙比赛跑。甲说)我第一,我第一名,我跑得最快!(2.5)
    (被试在取样人家里玩玩具)我家有最漂亮最漂亮的玩具。(2.5)
    (被试看画册讲故事)黄牛伯伯有力气,一顶,就把那个大灰狼顶,顶出去了。黄牛伯伯最厉害!(3)
    (被试看画册)桃子,孙悟空最喜欢吃桃子了(3)
    (被试讲“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强盗头子最坏了。(3.5)还表示程度加高,更进一层。2.5岁时出现。例如:
    (被试指一棵大树)大树,这么高!……我比大树还高!(2.5)
    (被试甲乙比个子。甲说)我吃饭了,长得好高好高呦!比树还高!(2.5)
    (被试甲看乙写字)××写字比我还整齐呢!(3.5)很表示程度高。3岁时出现。例如:
    (过去了一辆小汽车。被试说)小汽车很漂亮嘛。(3)
    (被试甲乙比富。甲说)我妈妈给我买的很漂亮的雨伞,还有小熊猫。(3)
    (被试玩蚂蚁)蚂蚁很厉害,但是斗不过×××(自己的名字)。(3.5)
    (被试听故事,插嘴说)狐狸很狡猾,大灰狼也很狡猾。(3.5)
    儿童语言中表示程度高的副词还有“更、透、蛮”,此外还有表示程度低的副词“有点”。这些副词的用例都不超过2例,一并举例如下:
    (被试玩手帕)这个(手帕)蛮好的。(2)
    (被试听爸爸妈妈唱完了歌说)你们都唱得蛮好的。(2.5)
    (被试对取样人说)我头发透潮的。(2.5)
    (回家的路上,爸爸跑了几步,问被试:爸爸跑得快不快?被试说)爸爸跑得快,我跑得更快。(3.5)
    (被试听“大灰狼的故事”时插嘴)外面有大灰狼。小白兔有点害怕了,跑了。(2)
    在上面的例子中,除了“有点”表示低程度以外(而且只有1例),其他的程度副词都是表示高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偏向性。
    3.2 范围副词的使用
    1~3.5岁儿童语言中比较常见的范围副词有“都、也、还、一起”等。都表示总括。2岁时出现。在范围副词中使用最多。例子如下:
    (取样人问:爸爸妈妈哪个好?被试说)爸爸好,妈妈好,奶奶好,都好。(2)
    (两个小朋友被接回家去了。被试说)三个妹妹都走掉了。(2)
    (被试问爸爸:你吃不吃姜?爸爸说:我怕辣。被试说)我也怕辣,我们都怕辣。(2.5)
    (被试甲乙玩橡皮鸭子)甲:啪,它淌血啦。乙:它身上都是血。(2.5)
    (被试玩玩具兔子)两个都是小白兔。(2.5)
    (取样人给被试一根树枝,说:我们打坏蛋!被试说)我们都打坏蛋!(2.5)
    (被试向远处幼儿园的小朋友喊)小朋友们都到这边来玩。(2.5)
    (被试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去了,说)他们小朋友们都上学了。(2.5)
    (被试指着公园说)这里面有老虎、大象,都躲在洞里睡大觉。(3)
    儿童语言中表示总括的范围副词还有“全”,使用比“都”少得多。下面是几个例子:
    (被试一下把几个玩具都抱走了)我全抱到奶奶那边去。(2)
    (被试见邻居借走了球拍,说)他全拿走了,我们家怎么办哪!(3)
    (被试看《三只小猪》的画册)大灰狼会把两个小猪全吃掉。(3)一起表示同时行动或同时发生。2.5岁时出现。使用较多。例如:
    (被试讲到公园去的情况)我爸爸我妈妈还有园园一起到里面看。(2.5)
    (被试和爸爸换板凳)我们一起换板凳。(2.5)
    (被试看画册)两个孩子一起滑跌了。(3)
    (被试不愿意在取样人家里)我要到公园去玩,我们一起到公园去玩。(3)
    (被试讲“芭蕉扇”的故事)最后哇,他们一起上西天取经啦。(3.5)
    表示同时行动的副词还有“一道、一块儿”,用例都不超过2例。如下:
    (取样人问被试:爸爸呢?被试说)爸爸和妈妈一道去有事去了。(2)
    (被试对取样人说)爸爸妈妈一道拖地板的。(3.5)
    (被试看妈妈学习,说)妈妈,我来学习,跟你一块儿学习,好吧?(3.5)也表示相同或范围扩大。2岁时出现。使用较多。例如:
    (被试玩刀)大灰狼搞死了,老虎也搞死了。(2)
    (被试甲看到乙拾树种自己也去拾)你搞这个豆豆,我也拾豆豆。(2.5)
    (被试甲乙谈话)甲:我家有变形金刚。乙:我家也有变形金刚。(2.5)
    (被试对取样人说)我到那边玩,你们也到那边玩一会儿。(2.5)
    (被试要到公园去玩,问××说)我们到公园去,你也去吗?(3)
    (被试甲乙谈话)甲:我吃过毛栗子的。乙:我也吃过毛栗子的。(3)
    (被试听故事,插嘴说)狐狸很狡猾,大灰狼也很狡猾。(3.5)还表示范围扩大。2岁时出现。使用较多。例如:
    (来到公园后门,被试说)到公园里去。大狗,还有小狗。(2)
    (被试玩各种玩具)好多大飞机,还有小鸭子,还有小人坐大火车。(2)
    (被试跟取样人谈话)我家有大汽车,还有小汽车,还有黑猫警长书,还有黑猫警长手绢,还有唐老鸭手绢。(2)
    (被试对取样人说)我吃咸的还吃糖。(2)
    儿童语言中表示限制、最少的范围副词只有“就、只、才”三个,其中“只、才”的使用都不超过2例。下面是几个例子:
    (被试看看屋里的小朋友说)就剩两个小朋友了。(2)
    (被试发现饼干不多了)这怎么就三个呀?(3)
    (被试甲向乙要纸叠,乙说)我就两张白纸。(3.5)
    (被试对取样人说)我到过爸爸厂里去的,只去过一次。(3)
    (爸爸问被试:几点了?被试看看钟说)爸爸,才七点五十五。(3.5)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到,儿童用得最多的是表示总括范围的“都”,其次是表示范围扩大的“也”;而表示限制范围的副词(“就、只、才”)则使用很少。儿童这种对总括、扩大的偏向同儿童对高程度的偏向是一致的。
    3.3频次副词的使用
    频次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频率、次序、持续等。1~3.5岁儿童语言中比较常见的频次副词有“再、又、先”等。
    再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持续和接续。2岁时出现。表示重复意义的用法先出现,表示持续、接续意义的用法到2.5岁时出现。表示重复、持续意义的情况较多,表示持续意义的情况较少。表示重复意义的例子如下:
    (被试原地双腿蹦)蹦好了。再蹦。(2)
    (被试在地下捡树种剥)剥完了……我再剥这个。(2)
    (被试要取样人继续画)再画一个,画一个闪光(指太阳)。(2)
    (被拭弹了一会儿琴)我弹好琴了。(过了一会儿)我再弹一遍啊。(2.5)
    (被试要求取样人再次扮演大灰狼)你再装大灰狼,我们再来打你。(3)
    (被试向爸爸下保证)别人要是再给我东西吃,我就不吃。(3.5)
    下面是“再”表示接续意义的例子:
    (被试甲把小白兔给乙,说)先给你玩一下再给我玩。(2.5)
    (取样人说:我们回去吧。被试说)我玩了我们再回去。(2.5)
    (被试甲对乙说)我有好多东西,回家再吃。(2.5)
    (妈妈喊被试吃鸡蛋,被试说)我洗过脸再吃鸡蛋。(3)
    (被试甲乙拿着画册要取样人讲故事)甲:你先讲这个再讲它。乙:先讲她的等会儿再讲我的。(3.5)
    (被试向爸爸提要求)把这两本书全都讲完,再上被窝里睡觉。(3.5)
    “再”表示持续意义的用例很少。下面是两个例子:
    (被试甲不让乙摘树叶)不要再摘了。(2.5)
    (取样人叫被试回去,被试说)我再玩一下就不玩了。(2.5)又表示重复和并列的次序。表示重复意义的用法2岁时出现,使用也较多;表示并列意义的用法2.5岁时出现,使用较少。下面是表示重复意义的例子:
    (被试甲又去抢乙的手帕,乙说)哎,又抢了。(2)
    (被试见取样人又记了一句话)字又写过了。(2)
    (被试对取样人说)我今天又带了一块花手绢来了。(2)
    (被试站在路边看汽车)又来一辆,又来一辆。(2)
    (天晴了以后又下雨。被试说)又下雨了。(2)
    (被试把手帕打开)打开了。(又合拢打开一次)又打开了。(2)
    (被试吃完了手里的花生米又向取样人要)我又吃完了。(2.5)
    (被试假想打大灰狼)啪!打死了!……我把它打死它又起来了。(3)
    表示并列意义的用法在3.5岁前仅2例:
    (被试跟取样人谈话)……给妈妈打针去,妈妈又生病又吃药的(2.5)
    (被试讲到阿姨家的事)阿姨给我吃那个白糖,那个白糖好吃,又甜又香。(3)
    先表示次序在前。2.5岁时出现。使用较多。例子如下:
    (被试爬上一块大石头)我先上车。(2.5)
    (被试要取样人给他叠纸)你给我叠,你先给我叠。(2.5)
    (被试甲把小白兔给乙)先给你玩一下再给我玩。(2.5)
    (被试要听磁带。妈妈问:听什么呀?被试说)先听《哪吒三兄弟》,然后听《葫芦兄弟》。(3.5)
    (被试甲乙拿着画册要取样人讲故事)甲:你先讲这个再讲它。乙:先讲她的等会儿再讲我的。(3.5)
    儿童语言中表示重复、接续和持续的副词还有“就、重新、老、尽”等,除了表示接续的“就”用法较多以外,其他的用例都不超过2例。一并举例如下:
    (被试看到两个小朋友打闹,说)一打破头就死喽。(2.5)
    (被试跟取样人谈话)我吃茭瓜就长得高了。(2.5)
    (被试甲对乙说)你要跟我打架,我就不跟你玩。(2.5)
    (被试甲不愿意把自己的枪给乙,说)她要我就给,现在是我的枪。(2.5)
    (被试甲准备起跑,乙发令,说)现在我喊“预备齐”,你就跑。(3.5)
    (被试用积木搭楼房)我的大楼房要倒掉了!我重新搭一个小顶楼。(2.5)
    (被试骑自行车,自行车倒了。被试说)这车子老倒,这车子老倒。(3)
    (被试甲给乙扣扣子,乙乱动。甲说)你尽动啊,你尽动我不代你扣。(3)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频次副词中,儿童首先习得的是表示动作行为重复、接续的“再”和“又”,使用较多的也是表示重复、接续意义的“再、又、就”,其次是表示次序在前的“先”。这说明儿童对高频率(多重复)、紧接续、前次序较易感知。
    在儿童语言中,充当状语的副词还有时间副词、情态副词等。不过这些副词充当状语的状况同本文的论旨关系不太密切,再者也是篇幅所限,故此处从略。
    §4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汉族儿童使用副词的情况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出,儿童对副词的习得具有明显的偏向性特点。
    我们在考察汉族儿童习得介词“比”和比较句状况的时候(见李向农、周国光等:《儿童比较句和介词“比”习得状况的调查分析》,载《语文建设》1991年第5期,16-22页),发现儿童对事物有一种趋大倾向,即喜欢大的东西。从儿童对副词的习得状况来看,儿童同样表现出对高、大、全、多的倾向,即高程度、大范围、全包括、多频次,这些倾向同趋大倾向是一致的。
    从儿童对程度副词使用的情况来看,儿童对高程度较易掌握,特别是没有量级区别的高程度(例如程度副词“好”出现较早,使用最多),而对低程度则不易掌握。例如,副词“还”既可以表示高程度(例如“比天还大”),也可以表示低程度(例如“他水平还可以”)。但是,在3.5岁前的儿童语言中,我们只发现了表示高程度的“还”的用例(“比树还高”),而没有发现表示低程度的“还”的用例。
    从儿童使用范围副词的情况来看,儿童用得最多的是表示总括范围的“都”、表示相同和范围扩大的“也”。从总的情况来看,儿童使用表示总括、共同、相同和扩大的范围副词要大大超过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在儿童使用的范围副词中,表示限制的副词只有“就、才、只”,且用例较少。
    从儿童使用频次副词的情况来看,儿童首先习得的是表示动作行为重复、接续的“再”和“又”,使用较多的也是表示重复、接续意义的“再、又”。这表现出儿童对多频次的明显的偏向性。
    那么,为什么儿童会出现这种偏向性呢?我们认为,其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
    从客观因素来说,大要比小容易感觉、认识,高、重、强要比低、轻、弱的刺激强度大,重复性的要比一次性的印象深刻。由于儿童分析、认识能力的限制,大、高、重、强、重复的事物在一般情况下往往优先被儿童认知。这样在儿童的知识系统中,这些事物及其性质、状态等就占了较大的比例。当儿童用语言成分来固定这些知识时,就形成了语言知识系统中的不均衡状态,亦即某些子系统的偏向性。
    从主观因素来说,父母形象的影响、儿童自我意识的建立、趋同心理和争强好胜的性格可能是影响副词习得偏向性的主要原因。当儿童在襁褓之中能够睁开眼睛观察周围的事物时,他最先看到的就是他的爸爸妈妈。相比之下,爸爸妈妈毫无疑问是大的,而自己则是小的。当儿童有了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时候,他自然明显地感觉到爸爸妈妈对自己是好的。这样,“大——好”在心理上就建立了联系。这是儿童趋大心理的萌芽。当儿童自我意识建立以后,他的所有权意识也逐渐强化,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哪些是别人的。由于自身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儿童不断地向他人、外界索求。显然,好的、大的、多的、全的更能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好——大、多、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强化。儿童在和同伴们比较时,不希望不如别人,最低要求是希望和大家一样、相同,这就是趋同心理;而更高的要求则是希望高出对方或同伴。这种趋高心理实际上是儿童趋大心理的又一种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一种迁移。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儿童对副词习得的偏向性也就很自然了。
    实际上,人们一直到了成年,这种趋大心理仍然是一种强势心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大功、大权、大成就、大事业、高薪、高位、高水平、高质量等方面的追求和努力。这应该是儿童趋大心理的延续和强化。
     
    参考文献:
    [1]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朱曼殊主编.儿童语言发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朱曼殊主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