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比较文学 >

书写材料与中印文学传统(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外国文学评论 黄宝生 参加讨论

    在中国, 许多少数民族文字产生较晚,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保持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播方式, 也产生了丰富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史诗。近二十年来, 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突飞猛进,  最引人注目的是藏族史诗《格萨尔》的发掘和整理。《格萨尔》和蒙族的《江格尔》以及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并称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三大史诗。《格萨尔》的整理工作还在进行之中,“估计诗行可达百万行”。[④] 也就是说, 这部史诗的篇幅相当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五倍之多, 堪称世界史诗宝库中一大奇观。当然,《格萨尔》直至近代和现代还处在创造性的发展中, 是一部 “活史诗”, 与严格意义上的古代史诗是有所区别的。但可以肯定地说,  对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史诗的深入研究, 必将大大丰富世界史诗理论。
    印度两大史诗和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都是口耳相传的创作和传播方式结出的硕果。那么, 中国汉族为什么没有产生这样的史诗呢? 我们也可以从汉文化的传播媒介和方式这个角度切入, 加以探讨。
    中国的夏商周时代类似印度的吠陀时代, 而春秋战国时代类似印度的列国纷争和帝国统一时代。中国现存的最早文字是殷墟甲骨文, 年代早至公元前一千三百年左右。但甲骨文肯定还不是中国的最早文字, 因为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汉字, 汉代学者总结的汉字构造原则“六书” (象形、会意、 形声、指事、转注和假借) 均已具备。这说明汉字起源的时间还要大大提前,  有待考古发掘证实。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金文 (钟鼎文) 之后的汉字字体由秦汉的小篆和隶书, 发展成汉魏以后的楷书。
    中国在西汉发明造纸术。在纸张用作书于长期保存的书写材料, 因而一向重视以书写文字为依据的文化传承方式。从古代“仓颉造字”的神话可以看出中国古人对文字的写材料之前, 汉字的书写材料是龟甲 (主要崇拜:“仓颉制字, 太极之秘”,是腹甲壳)、兽骨 (主要是牛胛骨)、青铜“使天下义理必归文字”《绎史》), “于是而器、竹、木和帛等。其中用于抄写书籍的材料主要是竹、木和帛。这些书写材料都宜于长期保存。直至本世纪 70 年代, 我国还从汉墓中发掘出用竹简和缣帛书写的大量文献。而在印度, 上古乃至中古时代的桦树皮和贝叶抄本已荡然无存。例如《摩诃婆罗多, 现存最古的抄本也属于 16 世纪。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