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理智与情感的碰撞结合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刘米杨 参加讨论

    凭借《伊库斯》《上帝的宠儿》等作品而饮誉世界的英国著名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爵士于2016年6月6日病逝在爱尔兰考克郡,享年90岁。作为二战之后涌现的第一代剧作家,彼得·谢弗见证了英国当代戏剧的发展进程,他是其中一分子、一个安静的参与者——60年前,英国戏剧史上发生了一场重要的剧作革新运动,涌现了奥斯本、威斯克、品特、邦德等一批有鲜明个人风格的现代派作者,而彼得·谢弗颇有些姗姗来迟的感觉。他将自己隐藏在作品之后,很缓慢地找寻自己的位置,甚至在很多时候离开了国土,像一株沉默的冷杉,不疾不徐地独立成长。有趣的是,在他的戏剧中,人物的情感和意志来势汹汹,或彼此抗衡,或独自痴狂。这个执拗而专注的剧作家在回顾自己的创作时说:“做一个剧作家可能是所有艺术从业者中最难的一个选择,是一个无尽地自我折磨的历程,他们甚至很难获得自我满足感,或者说,从未有过。”
    彼得·莱文·谢弗1926年5月15日出生于英格兰利物浦。他与兄弟安东尼在伦敦长大,战争时期,兄弟俩应征入伍,先后在约克郡和肯特郡的煤矿工作,直到1947年,彼得·谢弗获得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奖学金,前往学习历史。年轻的彼得·谢弗是个喜欢安静,并对社交有些拘谨的人,他将大部分的校园时光都用在了阅读和写作上。很快他就和兄弟安东尼联合以“彼得·安东尼”的笔名出版了奇幻小说集《衣橱中的女人》。安东尼·谢弗学习法律,后来也成为了一位有名的作家,他的剧本《侦查》(Sleuth)曾获得托尼奖最佳剧本,迄今也已经上演逾千场。
    《家离恨天》:现实主义悲剧的起步 
    反观彼得·谢弗的戏剧之路,他身上有种过于严谨和苛求的学者气,这令他没能很快形成自己的作品风格。同时,为了保证演员与导演的工作顺利,彼得·谢弗会花费大量时间去修改剧本甚至重写作品,成长得相对缓慢。刚出道时,彼得·谢弗只是业余写作,依靠零星的打工维持他在伦敦和纽约的生活。直到1954年,他从寄居多年的纽约返回伦敦,为BBC电视台写了几部作品,在他讲述以以色列移民冲突为题材的戏剧《盐地》(The Salt Land)播出后,他开始了专职写作的时期。4年后,他的《家离恨天》(Five Finger Exercise)由约翰·吉尔古德导演成功在百老汇上演,虽然这部戏令年轻的谢弗声名鹊起,获得了重要奖项,在伦敦和纽约都很卖座,可就剧作家本身来说,却是一部不成功的作品。时至今日,每当《家离恨天》被复排的时候,英国剧坛的评论家和作者们都会坦陈这是谢弗不成熟的作品。
    《家离恨天》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机能失调的问题家庭内部的现实主义悲剧:1950年的英国萨福克乡村,富有的哈灵顿夫妇和一双儿女在乡村公寓度假,希望缓解家庭内部的不和。哈灵顿先生是个古板的家具商人,而太太却爱好艺术,他们性格、意见、生活方式的出入导致他们失败的婚姻,破裂的情感关系令他们互相埋怨,19岁的儿子克里夫夹在父母对自己完全不同的期望中间,工具般被支配,他一度迷茫愤怒,最终却不无自嘲地称自己是父母这场持久战中的“弹药库”。随着女儿的家庭教师、一位德国人的到来,这些一度被掩藏的不和、积压已久的矛盾渐渐爆发,他们互相伤害,展示着家庭内部成员所能展现的最丑陋的面孔。这部作品涉及社会政治、经济状态、家庭矛盾、对情感的认同障碍,也有民族仇恨。也许彼得·谢弗借这样复杂的关系,最想要表达的是人类对于爱和理解的渴望:我们生而为人,却对人性一无所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