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道林·格雷的画像》:一种拉康式的解读(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 马翔 参加讨论

    三、在场与缺席
    道林不断在欲望能指之间游移、辗转,是他追寻欲望所指的努力与象征。根据上文所述,欲望对象始终是一种缺位,作为一种能指,指向“无”,指向永远消失的东西。欲望的结构中隐含了“存在/在场/满足”与“匮乏/缺席”的关系,“欲望是一种存在与匮乏的关系。确切地说,这一匮乏是存在的匮乏……存在就是据此而存在着”。[8]223从这个意义上说,主体对欲望对象之在场的渴求同时也印证着欲望对象之缺席,这个一体两面的结构既是凝视存在的依据,也是对艺术的精神分析式注解:艺术占据了欲望对象的位置,却并非真正指向欲望,而是与欲望维持一种内在平衡,并分享着欲望对象的匮乏。于是,艺术审美是对主体凝视行为的“规训”,是“将凝视的目光变为一种了悟:了悟到欲望和匮乏的绝对”。[9]186它诱惑主体随时乘兴而来,又提醒主体适时尽兴而去,因为欲望永远在“别处”。
    在此意义上我们便可重新审视道林之死。道林被艺术/艺术品所诱惑并产生凝视、投射欲望,即便对画像的变化感到无比惶恐,但仍不可遏制地甘愿被它捕获直至最后完全落网。道林对画像的变化感到不无得意的自足,并在自以为是的行善之举后去一窥画像的究竟——完全陷落在艺术/艺术品的“审判”之中。可以说,艺术诱惑凝视,令道林匍匐在艺术的“权杖”之下,将艺术指认为现实,混淆了缺席与在场之间的关系。道林陷落在艺术与现实、表象与真实、肉体与灵魂的多重镜像中不可自拔,由此建构了自恋/自卑的两位一体的主体意识。在此意义上,道林的死亡轨迹得以呈现:他试图越过缺席抵达在场,但抵达的只是“存在的匮乏”的情境。道林以为杀死自己的画像就能杀死过去获得彻底解脱,却打破了欲望与艺术之间的契约与平衡,他在刺向画像的同时杀死了自己,而画像却恢复了韶秀俊美。这是一个关于“谋杀/自杀”的隐喻:道林由于厌弃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而杀死一个想象中的他者/自我,这一戏剧化的刺杀行为,不啻一次仪式化的社会意义上的谋杀,同时也是一次想象中的自杀——借杀死他者/自我的同时宣布了所厌弃的“自我”的死亡,同时也是理想“自我”的新生,这是典型的镜像式心理症候、一次精神分析式的“死亡”。其实道林的死亡轨迹早在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道林与画像之间的关系始终被渲染上一层神秘、幽暗、恐怖的氛围。这种氛围表现在画像被“禁闭”着的幽暗空间、画像日益狰狞的面目,也表现在画家的偏执与对画像的觊觎,更表现在画像全知全能般对道林所作所为的“监控”与“审判”。尽管它处处不在场,却似乎又处处在场,使道林在想象中觉得有某个他者的凝视存在,有一道不可见的目光在引导与调节他对自己的“看”,从而被结构在“看与被看”、“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而这个他者的凝视却是被省略的,成为一种“全景敞视”视域,道林的恐惧感由此而来。这种被省略的凝视是一种潜在的权力,一种“符号化阉割”威胁,比现实性的威胁更可怕,“只有假借潜在恐吓,即是说,只有不充分行使权力,只有‘引而不发’,权力才真正发挥效力”。[6]119从另一方面看,画像作为“符号化阉割”威胁所发挥的功能,恰恰阻止了我们进一步抵达恐惧本身,因为它占据了恐惧客体的位置,从而消除了恐惧。因此,道林为了克服画像带来的诱惑/威胁而欲毁灭之,正是混淆了“在场与缺席”的边界。
    画家巴西尔用自己的眼睛诱发了道林的凝视,并诱惑他试图越过缺席去抵达在场,这本是画家的“胜利”——他洞获某种“天机”,并向他人泄露“天机”。可惜画家为此付出代价并死于非命,死于他自己捕获的欲望对象之手。巴西尔和道林的死亡轨迹从某种程度上说是相似的:道林是他的欲望对象,在道林身上,他维持着自己的欲望,分享着欲望与匮乏,这是他把道林视为他的理想与艺术生命的原因。当他去道林那强行窥视画像,追问道林的灵魂并努力加以感化,试图窥视表象后的真实,他也成了艺术与欲望的俘虏。尽管此时巴西尔还怀有某种天真的幻想,以为可以挽救道林的灵魂,但在道林看来,酿成他悲剧的元凶就是捕获他凝视的画家和他的杰作,道林选择了手起刀落,结束画家的生命。画家是另一个试图越过缺席抵达在场的以身涉险者,却死在了自己的欲望对象手中。
    西比尔也曾困兽犹斗,她认为真爱把她的灵魂从囚牢里解放了出来,叫她“知道了真正的现实是什么样子”。[2]128可惜她占有的“真爱”不过是道林的自恋之爱。她试图越过扮演的爱情之虚假程式而打破艺术与现实之间镜子,换来的只是破碎的水中花、镜中月,结束自己的生命似乎成了“最合理”的选择。在精神分析视野中,忘我的他恋与狂热的自恋内在地结构为一体两面,因为从恋人那获得的正是某种想象中的理想自我。在此意义上,疯狂的爱情神话总是潜伏着某种威胁:“就其内在结构而言,自恋之爱其实是一种欲望被爱。从爱的隐喻机制可以看出,自我如想成为被爱者,首先就得占据他人的位置,而占据他人的位置就是取而代之,就是置他人于死地,所以爱有时也是一种谋杀。”[10]57西比尔以为抵达了欲望在场,占有了爱情本身,却再次印证了爱情的匮乏。
    欲望的在场与欲望对象的缺席,这是欲望本身的悖论,更是人的自由意志的二律背反,“人的本心就是一个自身矛盾,因而是一种能动之源”。[11]41它说明了欲望的维持本质上是一种自欺,因此也就是一场“表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