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英美文学 >

《道林·格雷的画像》:一种拉康式的解读(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 马翔 参加讨论

    二、欲望与匮乏
    艺术诱惑凝视,使主体逃离象征界进入想象界,并投射着自己的欲望,获得一种想象中的满足。但欲望总是指向不存在之物,指向永远的匮乏,它无法依靠现实的对象得到满足,“是不可能依靠结构上的必然性而被空虚之物充溢的。欲望指向的对象作为缺失者不在现实世界,但正因为它作为缺失而不存在,才被渴望。”[3]158因此,欲望在因寻找自身而不断置换着各种对象,或者说是欲望在寻找其对象的过程中得以维持。就像“能指的剑加在讲话的主体的肩上的标记。比起所指的纯粹激情来,它更是能指的纯粹行动。”[4]569换句话说,主体不断寻找其欲望对象,而这种寻找行为本身印证了欲望之不可得。
    占有表象成为寻找欲望对象的最好注解。道林在被画像和黄皮书诱惑凝视后的人生轨迹就是不断占有美的表象的历程,他沉浸在唯美的艺术/艺术品中不断追寻欲望、占有表象,他也作为表象化的符号被他者占有。
    王尔德曾说,“自恋是一生的浪漫故事的开端。”[5]489道林正是一树水仙,一个那喀索斯(Narcissus)式的人物。他的主体塑造始于发现自己的“美”:“好像是第一次认识了自己”;[2]69终于跌入“美”的深渊:“失去了美的外形……也就失去了一切。是你的画让我懂得了这一点的。”[2]70一生徘徊于混淆的影子与现实之间,“是他的美毁灭了他——他的美,还有他所祈祷的青春年少”。[2]259画像让他意识到自我之美,使他逐步开始对主体的建构,也使他以占有表象的方式来占有自我,当然那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他时常孩子气地模仿那喀索斯,“曾亲吻过(或是装着要亲吻)那此刻对他残忍地微笑着的嘴唇。他曾整个早晨地坐在那画前,凝视着它的美,有时觉得几乎爱上了它”。[2]147从此,道林与他者的联系,对现实世界的把握也只剩下了表象。
    道林对演员西比尔的迷恋,始终不曾指向西比尔本人,而是戏剧表演,是她在台上的一颦一笑与一招一式、行头打扮与美妙声音。道林指称西比尔的,也是剧中角色的名字,以至于他会为有人想在演出结束后介绍他认识西比尔而大发雷霆:“朱丽叶已经死了几百年,尸体还躺在维洛那一个大理石坟墓里。”[2]96他甚至将两人约会过程结构在剧本上:“罗瑟琳的双臂搂住了我,我亲吻了朱丽叶的嘴唇。”[2]118道林已经将西比尔牢牢地钉死在舞台与戏剧中,她不再是她自己,“西比尔”只是一个能指的符号。当西比尔坠入爱河,她选择演砸自己的角色以破坏戏剧舞台表演的规则,演得装模作样、矫揉造作,因为在她看来,这种令观众“出戏”的方式也能使她跳出道林所结构的莎士比亚式的“爱情戏剧”,可这对道林来说却是戳破了他的爱情表象,他大吼:“你杀死了我的爱情……现在你对我已经什么都不是了。”[2]129西比尔因道林而死,道林为了抚平内心的愧疚,让巴西尔画一幅肖像作为纪念她的方式——他要把西比尔永远框在那镜像之中。道林所迷恋的只是爱情的表象与倒影、一道罗曼司程式,一旦戳破表象,爱情对他而言就不复存在,正如道林所言:“我从诗歌里找到了爱情,从莎士比亚的戏剧里找到了妻子。”[2]118后来,道林爱上了农村姑娘海蒂,初衷就在于她非常像西比尔,不过道林很快又抛弃了她。道林欢心地和亨利勋爵谈论他和海蒂的爱情,倒不是因为爱情的愉悦与悲伤,而是把这次经历当作一种行善的举动——在海蒂没有完全陷入爱情的时候离开她,“让她还像我见到她时那样美丽得像朵鲜花。”[2]249道林和海蒂之间的恋情又是一则“影恋”,首先是从相貌上,海蒂不过是西比尔的替身与影子;其次,他和海蒂的恋情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对初恋的搬演;再次,他把这次爱情的终结当作是一种“骑士行为”,是自己“行善的仪式”。道林再次心安理得地占有了恋人与爱情的表象,也是他自己“行善仪式”的表象——变得更可憎的画像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那本黄皮书的影响下,道林对表象的占有更加频繁。他一度对宗教与宗教服饰产生好奇,却又不正式接受任何信仰;他也学习过香料的制法,研究音乐与各式乐器并收集珠宝、手工艺品等等。“在他寻找新颖、愉快、具有离奇因素的感官刺激的时候,他常常要使用一些他明知与自己天性格格不入的思维模式,听任自己受到它们的微妙影响。而在抓住它们的色彩、满足了自己智力上的好奇心之后,便把它们随随便便地抛弃。”[2]171
    占有表象本身并不能真正满足欲望,“并没有指向已被符号化的内容,而是阻止我们接近它,使人处于不可见的状态”。[6]109-110最能体现道林对表象占有欲的例证,莫过于占有艺术品的物质载体。道林专门请工匠把肖像装裱起来束之高阁,仅供自己观赏;他还从巴黎买来了黄皮书的大平装本九本之多,“把它们用不同的颜色装订起来,让它们跟他所喜欢的心情和他易变的天性里的种种幻想配合”。[2]167这是一种典型的恋物癖的表现,而恋物本身正是被掏空了的真实的填充物,最终只能印证欲望对象的匮乏。
    如果说道林是迷恋自己倒影的那喀索斯,那么画家巴西尔和演员西比尔则处在迷恋那喀索斯的厄科(Echo)之位,他们分享的是爱的影子的影子,是自恋之爱的回声。于是,围绕道林和画像之间的故事也印证了另一关于“欲望”的精神分析式解读:凝视所投射的欲望永远是他者的欲望,即我欲望着他者的欲望。“凝视存在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是某个他人,因为我察觉到自己正在成为他人凝视的对象。”[7]215凝视揭示了他人的存在对“我”的结构性功能,我“觉得”有某个他人在凝视着我,我在他人的凝视中发现了自己。这是看/被看、自我/他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欲望的“他者化”是对欲望之匮乏的另一种注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