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若有吟魂在,应随夜魄回——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吟诵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与文化》 张静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吟诵是中国古代文人必备的基本技能,“吟”、“诵”、“咏”针对不同文体有着不同的分工。中国传统吟诵与西方的朗诵、当代的歌唱也有不同,是一种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对创作旧体诗词、解读经典作品、传承文化精神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中华吟诵/传统文化/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特质
    作者简介:张静,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吟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屈原的“行吟泽畔”①、李白的“余亦能高咏”②、杜甫的“独立苍茫自咏诗”③都丰满着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也标示着中国古代诗人与吟诵密不可分。“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④,曼声长吟在中国古代如同书法、饮酒、品茶一样,是雅士文人必备的基本技能。诗人常藉由吟咏来作诗:“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⑤,“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⑥;诗人也伴随吟咏来改诗:“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⑦,“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⑧。甚至有学者认为“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⑨。在吟诵中,诗词文赋除了文字本身的含义外又增添了音声的意义,这些意义也是依附作品一起流传。所以有学者指出吟咏“是诗人对作品的一种有声的玩味。他们把一腔深情溶注于诗篇之后,再发出来自内心底的低吟,将自身置于诗的意境所带来的精神享受之中,让出自内心的诗意再回归到自己的心底。吟自己的诗是如此,吟他人的诗,一旦有了深刻的了解和感受,也如同吟自己的诗”⑩。吟诵不仅有旋律、顿挫、节奏,而且有声音高下、长短、强弱、清浊等变化,这一切都用来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古人的心态、情感、意境、襟怀,只有吟诵时才最接近、最能体会。朱光潜先生曾说过:“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则对诗‘终身为门外汉’。”(11)因为只有懂得作品的内涵、意蕴,吟诵才能合度,所以对传统吟诵的关注与承传必将深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解读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入。
    一 吟诵释义
    “吟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吟咏诵读”(12),按照我国上古时期特殊的语言规律(13),该时期并无“吟诵”、“吟咏”、“诵读”、“朗诵”等复合词,只有“吟”、“诵”、“咏”、“读”等单音词。《说文解字》及段玉裁注对这些单音词的解释如下:
    
    这四个近义单音词都有吟诵文之义,但彼此之间毕竟同中有异。唐代孔颖达《关雎·序》疏中有云:
    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21)所谓“动声”,是指振动之声,一般指较微小的声息,“吟”与“呻”互文,均指小声哼读。所谓“长言”就是将词句的音节拉长,“歌”与“咏”互文,都是指按照文字固有的本音,渗入情感,放声唱出。
    在后人的语言活动中,由“吟”、“诵”、“咏”、“读”这几个近义单音词自由组合形成的复合词,如“吟诵”、“吟咏”、“诵读”、“吟读”、“咏读”等,肯定也存在一些差异。黄仲苏先生在《朗读法》一书中就曾对此做过认真的辨析:
    吾国文学作品体例殊多,结构既严,格律亦繁,朗诵腔调应有差别。因审辨文体,并依据《说文》字义及个人经验为朗诵法分列四大类:曰诵读,吟读,咏读,讲读;尚有讽读一项,另详结论一章。试为逐类说明如次:
    一曰诵读。诵,就字义言,则谓读之而有音节者,宜用于读散文。散文本无规定之格律,篇之大小,章之长短,句之繁简,字之多寡,初无准则可循;至于平仄之协调,声韵之应和,尤为自由,不守绳墨。凡是种种皆一任作者之措置,读者但取原文,审察其旨趣,体会其情感思想,揣度其神韵气味,依据文法,识别句读,分辨音节,而平铺直叙,琅琅诵之,则腔调自见矣。如四书、诸子、左传、四史,以及专家文集中之议论说辨序跋传记表奏书札等等,皆属于诵读之类也。
    二曰吟读。吟之为言,呻也,哦也,唱也。《楚辞·渔父》有“行吟泽畔”之句。所谓吟者,盖抗吼矫舌,攒唇激齿,曼声以歌唱之也。声韵应叶,音节和谐。吟哦之际,行腔使调,至为舒缓,其抑扬顿挫之间,极尽委婉旋绕之能事,实为朗诵法中之最迟慢者。每于延宕音读之际,换纳气息,一句之中,数有顿挫;而分辨节奏,以格律声韵为主,并不完全依据文法,有时甚至割裂文义以形成音节之完美也。吟读宜用于读绝诗律诗,词曲及其它短篇抒情韵文如诔歌之类。此类作品之结构格律皆较他种文学作品为完密而严整,且词句精美,音节隽俏,极耐寻味,读时势非高唱,不能传神,又非曼吟更不能入妙。所谓一唱三叹者,似近之矣。此与咏读以气胜者有别,盖吟读专以表达神韵为要,行腔使调,必力尽悠扬舒缓之能事,且音节至繁,故迂回曲折之处亦较多也。
    三曰詠读。詠者,歌也,与咏通,亦作永。《书》曰:“诗言志,歌永言。”永言,长言之谓也。宜用于读长篇韵文,如骈赋、古体诗之类。此类文体,结构格律,既颇整严,音律节奏亦复协调;间或句有长短,而自守绳墨。读时可按四声之长高重速,韵部之轻重长短,字句之多寡繁简,依据文法,断定句读,揣度音律,识别节奏,发声读之。詠实自成一法,其行腔使调,较吟读为速而比之诵读则稍缓也。盖以骈赋古体诗字句间,应声叶韵,而篇幅复较绝诗律诗词曲为长,读时不宜过速,亦不可过缓,以便调匀呼吸,免致呼吸迫促,而可持久也。
    四曰讲读。讲者,说也,谭也。按说乃说话之说,谭则谓对话也。宜用于读语体文。现代小说诗歌剧本以及他种新文学作品,竞尚语体,取其通俗易晓;然体裁散漫而措辞造句亦复任意为之,无复格律可言。苟取诵吟或咏各种方式读之,则音节常乖,语势无存,章句虽因篇各异,而腔调呆滞,自始至终,屡屡重复,毫无变化,呕哑啁哳,实难为听。盖语体诗文字句之间构造松懈,声韵错杂,远不及文言作品之字句简练,音节协调。即如新诗,立意造境虽力避陈腐,而选字造句应声叶韵之道,则大都不甚讲究,往往失之简陋。倘不加审察,昧然以吟咏诸法读之,辄令人失笑,不能终篇。故不如以说话谭话方式读之,较为明白流畅且易于了解也。然而讲读云者,绝非随口念念,亦必依据文法音节,而以说话谭论之语调出之,方能传神耳。
    上述四点因作品体例各异,结构有别,而读法不同,唯是方法有限,而文体繁复,岂能举此四法包赅一切谓为已尽腔调之变化欤?且作品分类,本属勉强,或有骤睹外形,以为近似,审察内容,乃大相径庭者;且有韵散兼行,语文并用,体例混合,不易识别者;抒情散文亦尝叶韵,或本无韵,而满含诗意;且韵文之说理者,亦颇多见。吾人于此但有详为体会,逐一推敲,必使诵读吟读咏读讲读各种朗诵法兼行并用,以达其情,以尽其意,声与心洽,则情文自相生矣。(22)可见因为“吟”、“咏”、“诵”、“读”这几个近义单音词各自内涵的不同,由它们组成的复合词在传情达意时肯定也有所区别。黄先生根据应用对象文体之不同提出了四分法:
    
    因“吟读”与“咏读”的对象均为韵文,无非是篇幅长短之别,故有学者认为二者“可以并为一类,叫做‘吟’”(23)。在此基础上,还有学者进一步指出:
    我们可以把有节奏、有韵律地吟诵韵文称之为吟咏,把有节奏、有韵律地吟诵非韵文称之为诵读,而将这二者的活动统称为吟诵。吟诵就是我国传统的最主要的读书方法。(24)关于“吟”与“诵”应用于不同文体上的区别,也有当代音乐研究者从发声乐理上进行了确认:
    诗词之类篇幅较短小的文体宜“吟”,文赋之类篇幅较长大的文体宜“诵”,正是因为“吟”音拉得较长,节奏较宽松,比较适合于篇幅较短小的诗词作品;“诵”音较短,节奏较紧凑,比较适合于篇幅较长大的文赋作品。如果反过来“诵”诗词,则难以表达其意蕴、内涵;“吟”文赋,则必然占时过长,精力难以为继,且难以表达其前后贯通之意义与气势。(25)那么由“吟”与“诵”组合而成的“吟诵”又该如何定义呢?据学者考证(26),“吟诵”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儒林传·徐苗》:“苗少家贫,昼执锄耒,夜则吟诵。”(27)李白《游泰山六首·其四》中“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是“吟诵”首次出现在诗歌之中。(28)有文献记载,诗歌吟诵早在春秋时代就已流行,如杨伯峻《春秋左传注》“隐公三年”的“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句下,注云:“赋有二义,郑玄曰:‘赋者或造篇,或诵古’是也。此赋字及隐公元年传之‘公入而赋’、‘姜出而赋’……皆创作之义,其余赋字,则多是诵古诗之义。”(29)而且春秋时期也出现了吟诵自己所作之诗的现象,如在同书“隐公元年”的“公入而赋”句下,杨氏注云:“赋,赋诗。此疑各人随口吟其自作辞句。”(30)此后历代承传,不断发展。《文心雕龙》中也多次提到了“吟咏”:“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31);“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32);“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33);“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物为妙,功在密附”(34)。同时代的锺嵘在《诗品·总论》中曾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35)可见当时即已出现重视音律的高水平的吟诵。尤其在历代的歌诗(诗、骚、乐府、词、曲等)不能歌、徒诗(如近体诗)发展起来之后,吟诵更成为学习和欣赏这些诗歌的主要手段。(36)
    20世纪之前,吟诵之学虽薪火相传、代代有承,但与传统正宗的经史之学相比,吟诵只被视为辅佐文学学习的手段之一,并未成为学术的主流,仅为父子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雕虫小技而已,真正关于吟诵的研究并不多。
    中国从前私塾读书本来都是朗诵,都带有若干歌唱的意味,文人诵诗也是如此,照理应该有一种诵诗的艺术发达起来,而考之事实则大不然。塾童念书和文人诵诗大半都是用一种很呆板的千篇一律的调子,对于快慢高低的节奏,从来不加精细的推敲,我翻过许多论诗论文的著作,只见前人很喜欢“吟”“啸”,却没有见到一部专书讲“吟”“啸”的方法,大概他们也都是“以意为之”。(37)“五四”以来,我国在语言文字、诗歌体裁、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吟诵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它原有的生存环境。于是原本只在技术层面传承却缺乏理论层面研究的吟诵之学便很快淡出人们的视野,其淡出的速度与程度,都远远超出了其赖以生存的古典诗词文赋。因为古典诗词文赋尚有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各种版本的诗集、词集、文集以及诗话、词话、笔记等,而仅靠口耳相传、随生随灭的吟诵之学,在当时条件下,保存起来十分困难,更谈不上研究和发展了。华钟彦先生就曾慨叹于此:“吟咏之法,本非专门高深学问,过去师弟之间,教读唐诗,口耳相传,习以为常,自然人人会通。自‘五四’以后,特别是解放以来,无人提倡,吟咏之声日渐稀少。只有胡乱诵读,安蔽乖方。故欲振拔旧闻,反成了专门学问。”(38)
    于是前辈学者不断尝试对“吟诵”艺术进行界定:
    中国旧时对于诗歌本来有朗吟的办法,那是接近于吟唱,也可以说是无乐谱的自由唱。(39)
    所谓吟诗吟文,就是俗话所谓叹诗叹文章,就是拉起嗓子来把字句都唱出来,而不用说话时或读单字时的语调。(40)
    所谓吟诗,就是用古音吟出、品出诗词的韵律美。(41)
    泛指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它既可指吟,也可指诵;或者既指吟,又指诵。(42)
    综上,我们可以将吟诵界定为一种介于诵读与歌唱之间的汉语古典文学作品口头表现艺术方式,既强调个人的理解,又遵循语言的特点,根据作品的平仄音韵,把作品中的喜怒哀乐、作家情感的起伏变化,通过吟诵者抑扬抗坠的声调表现出来,突出其内涵的逻辑关系、思想感情,比西方的朗诵要细化、充分得多(43),是一种细读的、创造性的、回味式的读书方法和表达方式,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是我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