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参见吴衡康、周黎明、任文主编:《牛津当代百科大词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2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228、220页。 ③朱丰顺:《系统论与文艺学和美学》,《美学文艺学方法论》(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650页。 ④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⑤参见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454—458页。 ⑥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学术研究》2000年第1期。 ⑦朱立元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7—128页。 ⑧参见吴子林:《童庆炳评传》,黄山书社2016年版,第178页。 ⑨参见童庆炳:《文学活动的“二中介”说》、《论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论文学文体三层面》等论文,《在历史与人文之间徘徊——童庆炳文学专题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⑩(11)(12)童庆炳:《文学活动的审美维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62、5页。 (13)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4页。 (14)(15)刘俐俐:《文学经典·故事·方法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78、7页。 (16)参见党圣元:《论文学价值观念的基本规定性》,《学术研究》1996年第3期。 (17)王元骧:《审美反映与艺术创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18)参见托马斯·阿奎纳:《论存在者与本质》,段德智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19)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2页。 (20)参见徐亮:《现代美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26页。 (22)(23)弗·布罗日克:《价值与评价》,李志林、盛宗范译,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2、26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