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元代科举对汉赋经典化的影响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 张新科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元代科举考试除经义之外,辞赋考试由律赋变为古赋,楚骚、汉赋成为文人士子创作学习的典范。这种变化,重新树立和建构汉赋的经典地位,建构的原则是在传统理论基础上把诗、骚和汉赋捆绑在一起,诗是骚之源,骚是赋之祖,汉赋是诗骚精神的体现,其讽喻功能与诗骚传统一脉相承。“祖骚而宗汉”成为共识,一代赋家举起了向古赋学习的大旗。科举影响下的汉赋选、汉赋评论以《古赋辨体》等为代表,肯定汉赋的价值,注重挖掘文本的内在“密码”,引导读者欣赏和学习汉赋,并对元代的辞赋创作具有指导意义。
    关 键 词:元代科举/汉赋/经典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040)
    作者简介:张新科,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甚至一种文体成为一代之文学(如汉赋),首先在于作品的内在价值,这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在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这是一种外在的力量,由于它的存在而实现了文学作品的保值和增值。所谓经典化,是指文学作品产生之后,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经过不同读者层的阅读与消费,那些不符合人们消费观念、审美观念和没有价值的作品逐渐被淘汰,而那些被人们公认的有创新、有价值的作品则得以广泛流传,并且被人们接受,成为经典,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经典化的过程,读者是主体,是读者对作品或扬弃或接受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持久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经典认同。同时,每一时代的文化制度、文化政策以及文化思潮等,都对文学经典化有重要影响。
    汉赋作为一代之文学,是汉代文学的主流代表,是文人用力最勤的文体。《汉书·艺文志》著录西汉辞赋有70多家、900多篇;班固《两都赋序》也说武帝、宣帝时辞赋创作盛行一时,“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这些还只是宣帝及其以前进献的作品,西汉后期以及东汉的辞赋作品还不在内。但是,数以千计的汉赋作品今天保存下来的,据费振刚等人《全汉赋》所录①,有83家,293篇,其中完篇或基本完整者约100篇。数以千计的汉赋作品,为什么到今天保存下来的仅有百篇?探寻其中原因,可能会有多种认识、多种观点,笔者以为文学经典化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笔者曾撰写《汉赋的经典化过程——以汉魏六朝时期为例》(载《人文杂志》2004年第3期)、《唐宋时期汉赋的经典化过程》(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汉赋在明代的经典化途径》(载《文学评论》2012年第3期)、《古代赋论与赋的经典化》(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等文,以期能有所收获。本文就是在以上研究基础上,以元代的文化制度——科举为切入点,对汉赋在元代的经典化问题进行探讨。
    一、科举“由律变古”对汉赋经典化的意义
    唐宋以来的科举考试,曾把辞赋作为重要的一科,而且是以律赋作为标准,制定严格的规则要求,这对于推动辞赋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金代受汉文化传统及宋朝的影响较深,灭北宋后即仿照唐宋科举取士。根据《金史》记载,初期科举分经义、诗赋两科,海陵王时只以诗赋取士,后又分为经义、诗赋两科。金代科举辞赋仍然以律赋为准绳。应该肯定,科举考试对辞赋的发展以及经典的确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
    蒙古族入主中原后,固有的蒙古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发生碰撞、交融。为了巩固政权,笼络知识分子,元太宗(窝阔台)采纳中书令耶律楚材的建议,学习中原文化,实行科举选士。《元史·选举志》记载:太宗九年(1237),“下诏命断事官术忽与山西东路课税所长官刘中,历诸路考试。以论及经义、词赋分为三科,作三日程,专治一科,能兼者听,但以不失文义为中选。其中选者,复其赋役,令与各处长官同署公事,得东平杨奂等凡若干人,皆一时名士。”这一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就是戊戌年(1238)进行的选试(即“戊戌选试”)。当时的选试就已把“词赋”作为程试中的一科,但仍然延续前代传统,以律赋为准。儒生入学考试和课试程序中也有“词赋”一科。“戊戌选试”可以看做元代科举考试的滥觞,也是元朝接受中原汉文化的重要体现,马背上的民族把汉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融入到自己的政治文化之中。但“当世或以为非便,事复中止”。由于种种原因,这种科举取士方式遂被中止。
    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天下(1279)后,一些有识之士屡次向朝廷提出开科取士的建议。《元史·选举志》载,翰林学士承旨王鹗提出“以今论之,惟科举取士,最为切务,矧先朝故典,尤宜追述”,希望朝廷恢复科举。《元史·刘秉忠传》载,太保、参领中书省事刘秉忠上书言:“古者庠序学校未尝废,今郡县虽有学,并非官置。宜从旧制,修建三学,设教授,开选择才,以经义为上,词赋论策次之,兼科举之设,已奉合罕皇帝圣旨,因而言之,易行也。”科举的重要性以及具体设想都已提出,考试科目中亦有“词赋”,但当朝一直犹豫不定,科举之事搁浅。
    仁宗皇庆二年(1313)十月,情况发生变化,科举之事又一次被提出。《元史·选举志》记载,中书大臣启奏:“科举事,世祖、裕宗累尝命行,成宗、武宗寻亦有旨,今不以闻,恐或有沮其事者。夫取士之法,经学实修己治人之道,词赋乃摛章绘句之学,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故士习浮华。今臣等所拟将律赋、省题诗、小义皆不用,专立德行明经科,以此取士,庶可得人。”奏文中强调实行科举制度乃是元朝世祖以来历代君王的愿望,它对于选拔人才、巩固国家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科考的具体科目。仁宗皇帝终于下决心实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乃下诏曰:“惟我祖宗以神武定天下,世祖皇帝设官分职,征用儒雅,崇学校为育材之地,议科举为取士之方,规模宏远矣。朕以眇躬,获承丕祚,继志述事,祖训是式。若稽三代以来,取士各有科目,要其本末,举人宜以德行为首,试艺则以经术为先,词章次之。浮华过实,朕所不取。爰命中书,参酌古今,定其条制。其以皇庆三年八月,天下郡县,兴其贤者能者,充赋有司,次年二月会试京师,中选者朕将亲策焉。”③这里特别应注意的是,中书省臣建议考试科目中去除律赋等内容,仁宗开科诏令虽去除律赋,但却增设了“古赋”等科目,而且根据种族的不同,考试科目也有不同。汉人、南人试三场:第一场明经;第二场古赋、诏诰、章表内科一道,古赋、诏诰用古体,章表四六,参用古体;第三场策一道。蒙古、色目人试二场,不试古赋、诏诰、章表,但若愿试汉人、南人科目,中选者加一等注授。仁宗的这一举措,是元代政治、文化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其后元朝科举考试虽有曲折,但基本沿用仁宗制定的科考政策。据《续文献通考》,顺帝于至正六年(1346)十二月下诏“稍变程序”,对汉人、南人“增第二场古赋外,于诏诰、章表内又科一道”,把古赋由选试科目变为必试科目,进一步巩固了古赋在科考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