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八月的乡村》版本初探(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梁京河 参加讨论

    “哈尔滨版”《八月的乡村》书后增加了《奴隶之爱》词曲稿,作曲人王洛宾写作L.P.。1937年抗战之初,东北大学的一批学生流亡到北平,此时《八月的乡村》已经秘密在学生之中流传,学生纷纷争相传看这部描写抗日斗争的热血之作。在北平的西直门高粱桥一个人迹罕至之地,学生们假借游泳,偷偷咏诵着这部伟大的作品。之中有位年轻的作曲家,第一次听到这首《奴隶之爱》便激发了创作热情,自发地为这首歌谱曲。此人就是王洛宾。从此这首浑厚、深沉,带有不屈、抗争情绪的《奴隶之爱》便在学生中传唱。激励着学生们的斗志。1938年,萧军在西安。一次聚会偶然听到,便与王洛宾以歌相识,且一见如故,成就了此后半个多世纪的友谊,为人们谱写了现代版的“伯牙子期”。
    此版《八月的乡村》出版不久,萧军即遭批判,《八月的乡村》也被冷遇。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历经曲折、最终在得到最高指示下,出版了《八月的乡村》,简称“人民版”。萧军为此百感交集,“《八月的乡村》今天终于在解放了的、人民的新中国国家出版社再印了,我感到了莫大的欢欣!”
    “人民版”《八月的乡村》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版的。此时,萧军刚刚受到文艺界有史以来第一次最系统、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思想批判(见第一次文代会的相关资料),萧军也被停止了从事文学活动的资助,被迫到矿区参加劳动,且不允许进京与家人团聚。萧军因此也丧失了经济来源。萧军万般无奈将新作《五月的矿山》等作品送周恩来总理审阅,得到毛主席可以出版的批示。
    虽经最高指示批准,但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冯雪峰的主持下,对原版《八月的乡村》做了大量的修改。据学者研究,此版与原版不同之处达600多处,其中有纯语言方面的,更多的是语境因素产生的修改。这些修改可能是萧军按照出版社的要求修改的,甚至怀疑有些是出版社的编辑人员捉刀代笔的可能;同时,删掉了原有的书前书后的副文本,甚至包括鲁迅所作的序言。萧军对此修改大致抱有这样的态度:能出版就好!
    此版虽然删掉了鲁迅的序言,但却刊载了萧军重写的后记,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八月的乡村》提供了珍贵的依据和提示。因此,“人民版”也成为唯一一版没有鲁迅序言的《八月的乡村》。
    此版《八月的乡村》有平装本和精装本。平装本朴实大方,精装本装帧精良,不愧是“国家出版社”的精良之作。此版《八月的乡村》也经过了数次印刷,可见这部伟大作品在人民心中永恒不死的生命力。
    此后,中国社会经历了“胡风批判”、“文艺报再批判”、“三家村批判”等一系列的思想改造运动,直至“文化大革命”。萧军的命运就像浪潮中的一块礁石,历经拍打,坚强不屈。
    1978年1月,香港文教出版社重版了《八月的乡村》。此版《八月的乡村》是1954年“人民版”的重印本,不但恢复了鲁迅的序言,而且将鲁迅的《三月的租界》也收录其中。但是去掉了书后的后记。该版《八月的乡村》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丛书的一种在香港发行,简称“香港版”。
    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八月的乡村》。这一版的副文本包括:萧军新作的重版前记、鲁迅的序言和《三月的租界》、1935年首版的书后、1936年再版感言、1954年“人民版”的后记、奴隶之爱的歌词曲谱稿,共七篇。另外,这一版重新设计了封面和扉页,增加了萧军1936年秋拍摄的个人照片和1937年的日记手稿照片,全书还增加了由高燕绘制的插图六页。简称“插图版”。据有关专家考证,此版正文又有17处改动。
    1985年上海书店编辑了《鲁迅作序跋的著作选辑》,收录《八月的乡村》原版影印本。此套选辑共15种,其中包括奴隶社的三本书。此套书印量很少,仅3000册。简称“影印版”。
    同年,1985年《八月的乡村》诞生5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再次重版;200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丛书,又一次选编了《八月的乡村》。
    2009年1月,华夏出版社也出版了《八月的乡村》。
    此外,海外多国翻译出版了《八月的乡村》。
    一部《八月的乡村》的出版史,映射出萧军跌宕起伏的跋涉一生,也从一本书的角度书写着中国人民革命史。今年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七十周年,《八月的乡村》必将再度引起人们的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爱国热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