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五四”背景下女性书写的兴奋与迷茫——以冯沅君的《卷葹》为例(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 李倩 参加讨论

    “五四”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大转折时期,它彰显了现代知识分子同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壮志与豪情,破“旧”立“新”成为这一时期遍布社会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关键词。在随之产生的轰轰烈烈的激进主义文化思潮中,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周氏兄弟等启蒙者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劳工神圣、男女平等、自由恋爱、个性解放等现代观念已然获取了广大新青年们的广泛认同。仅以新文化运动中和女性相关的论题为例:早在1915年《新青年》创刊号陈独秀就通过《敬告青年》呼吁女子参政,自第2卷第6号起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继而胡适的《易卜生主义》、鲁迅的《我之节烈观》等文章相继发表,引起了《新潮》《少年中国》《东方杂志》《妇女杂志》《晨报》《每周评论》《民国日报·妇女评论》等国内众多报刊在“妇女解放”这一问题上的呼应。具体到女性的婚姻问题,一些思想先驱们也发表了一些影响力甚大且极具针对性的文章,如恽代英的《结婚问题之研究》、鲁迅的《随感录·四十》、胡适的《李超传》、俞平伯的《现行婚姻底片面批评》等。《妇女杂志》甚至在第8卷第12号刊发了若干关于女性贞操观的文章,就当时奉行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制度展开强烈批判。除此之外,20年代初“男女同校”“社交公开”等理念的提出以及瑞典爱伦凯、日本厨川白村、美国高曼的“爱情至上”理论的传播也给予了当时新青年们反抗旧式婚姻、追求自由幸福的莫大勇气和力量。
    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就不难理解冯沅君们在面临文化抉择时的激进姿态,“五四”提出的所谓“个性解放”其实就是在个人利益和他者利益发生冲突时皆以个人本位主义为先,这一点在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中得到了极力的肯定。因此,当新女性在试图用文学作品描摹人生、人性时不约而同地显现出激进的一面,而女性文学出现的历史条件便是新知识女性独立诉说意识的觉醒。“文艺之可贵,即在其能抒写人之难言的痛苦与欢愉,苦闷而发出的叹息号泣,由喜悦而发出的欢欣的呼声,这就是‘文艺的原质。’”[3]当作家借助创作来发泄自身的愤懑、书写对自由幸福的向往之时,无疑她是兴奋的。正如当时青年人的精神导师胡适所言:“伟大作家的文学要能表现人生——不是那想象的人生。是那实在的人生: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情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4](P186)而作为“五四”时期畅销一时的小说集《卷葹》之所以在那个时代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响应,即和它主题的时代性休戚相关。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作为新生代的知识分子志趣相投、两情相悦。他们为了自由、爱情毅然决然冲破旧枷锁甚至不惜牺牲性命的行为,正是体现了“五四”精神中对正常、自然的人生权利的追求。正如有论者指出:“五四激进主义张扬的思想启蒙构成了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根本动力,成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真正核心,在对传统文化的激烈批判中显示了自身的文化风采和历史价值。”[5](P3)
    然而,正像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一样,“五四”激进主义思潮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其姿态的决绝也让新女性们在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和思考上产生困惑和迷茫。毕竟“五四”新文化是一种以西方理性精神否定传统伦理学的启蒙话语,其所推崇的新道德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体现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正义伦理[6]。而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所承袭至今的家族伦理、关怀伦理依然在众多新青年尤其是女青年中影响深远,这一点在《卷葹》中也体现得非常鲜明。作品中女主人公苦闷的根源便是个人自由与家族权威之间的矛盾冲突,当她为了个人幸福以莫大的勇气对抗以慈母为代表的家族权威时,心情无疑是痛苦且纠结的。“我爱你,我也爱我的妈妈,世界上的爱情都是神圣的,无论是男女之爱,母子之爱……我这次冒险归来的目的是要使爱情在各方面都满足。不想爱情的根本是只一个,但因为表现出来的方面不同就矛盾得不能两立了。”(《隔绝》)而在作家随后创作的《慈母》《写于母亲走后》《误点》这几篇小说中,对于母亲之爱和情人之爱的矛盾铺陈得更加淋漓尽致,对慈母的眷恋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母亲与爱人、旧角色与新伦理时刻在困扰着这些善良、勇敢但又无法同过去彻底说再见的新女性们。在冷冰冰却又不乏公正、客观的正义伦理面前、面对母兄殷切的目光,得知儿时婚约对象迟迟不婚的消息,想到爱人的发妻被休后凄惨的未来,这些都无疑会触动新女性们脆弱而又敏感的神经。毕竟她们是在浓烈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中国第一代女知识分子,又恰逢一个新旧更迭交替的大变革时代,当母亲和情人在她们身上幻化为两种力量的争夺和撕扯,其思想上的游离和摇摆在所难免。因此,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学者们就已经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卷葹》是‘五四’激情的余音,是走出封建家门而又徘徊于家门内外的勇敢而又脆弱的‘五四’女儿们的心理写照。”[7]
    时至今日,当再次回顾“五四”那段历史,当在历史语境中再次品读《卷葹》,不由得让人思考:当一种风靡一时的文化思潮以极其具有感召力和蛊惑性的思想影响人民大众的时候,当它试图以“矫枉过正”的言论和行为改变社会各个领域现行秩序的时候,作为时代精英的知识分子应当作何抉择?诚然,时值20世纪初中国的大转折时期,“五四”激进主义思潮以其决绝的反帝反封建态度极大地鼓舞和启迪了众多知识分子投身于民主主义革命的浪潮之中,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深入民心,并成为新青年心目中的精神旗帜。它体现出的启蒙色彩和现代意识使之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毋庸置疑。在此种文化背景下,随着现代知识女性的出现以及她们作为独立个人的性别意识的凸显,女性文学创作逐渐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思想倾向抑或艺术风范,女性文学都与新文学主潮趋于一致:或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摇旗呐喊,或为社会进步、人的解放热烈呼唤。当女性作家们自觉地将反封建、妇女解放作为自己创作主题的时候,她们的书写无疑是兴奋而又沉重的。在“五四”女作家的创作视域内,她们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始终裹挟于一种巨大的焦虑感和迷茫感中。在“五四”这个既是思想解放的自由时代亦是文化批判的激进时代里,女性与激进主义思潮之间呈现出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特殊关系,激进主义思潮一方面给新女性们提供了独立言说的机会和实践理想的平台,另一方面也让新女性们遭遇到了来自家族伦理、关怀伦理的矛盾和纠结。这种矛盾心理促使她们以自身独特的女性经验和意识展现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面貌,以女性细腻的笔调真实地勾勒出新青年在理智与情感、亲情与爱情之间犹疑徘徊的心境。她们笔下塑造的那些游离于事业与家庭之间,彷徨于自我实现与妻性、母性矛盾中的时代女性形象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群落,有着它独特的历史意义和价值。在诸多文本的字里行间,透过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隐约地传达出女作家们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思考:即便自由之爱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淫威,即便出走后的娜拉在社会上谋得了生存的权利,这些所谓新女性们依然无法摆脱传统的文化心理带给她们心灵上的系绊。面对未来,她们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