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小说多种可能性的不懈勘探——刘建东小说印象(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郭宝亮 参加讨论

    二
    从2002年到2012年,除了发表大量的中短篇小说外,刘建东共发表出版了四部长篇:《全家福》《十八拍》《女人嗅》《一座塔》。在这些长篇小说中,刘建东各有探索,绝不雷同。比如《十八拍》重点写人性的“痛和悔”,《女人嗅》重点写“气味”,而《一座塔》则重点写“声音”。
    2002年发表于《收获》杂志的长篇小说《全家福》,是刘建东艺术探索日臻成熟的标志。小说在形式上把写实与写意、常态与荒诞、具象与抽象都有机地统一起来,达到了“状难写之物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小说通过一个小女孩徐静的视角来进行叙述,把主要描写重心放在家庭琐事、人性质地以及生存状态等方面的刻画上。《全家福》不乏写实的功力,但《全家福》却不是一个纯粹写实的作品,象征、荒诞、反讽等等艺术手法的成功运用提升了这部小说的艺术品位。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既是生活中的父亲,又是一个颇具象征的重要形象。他的存在使小说增添了神秘荒诞的氛围,也使作品由具象的写实上升到了抽象的形而上层面,从而使小说丰满了气韵,深厚了蕴涵。父亲的失语和瘫痪,是一个具有关键作用的意象,不过这一意象却具有相对性,在不同人物那里具有不同的意义。相对于母亲而言,父亲具有窥探、监视的意义;而相对于徐铁、徐琳而言,父亲则更多一些道德训诫意义;对于徐辉、徐静来说,父亲则又与秩序、权威、尊严和信仰有关。小说的结尾,徐静与自己的灵魂合二为一,她推着坐在轮椅上的父亲“向着某一个地方飞奔……”是作家精英立场的表白,是渴望飞升、渴望超越世俗和孤独的对灵魂救赎的呼唤。可见,刘建东在《全家福》中所要表达的不是生活现实的如实摹写,也不是单一价值的重构,而是对存在可能性的展示。
    2012年刘建东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座塔》。这是一部很难解读、意蕴深广的小说。从表面上看,小说是关于抗日战争的,而实质上是在借战争反思传统文化。小说对大姥爷张洪庭和二姥爷张洪儒以及舅舅张武厉和张武备等形象的塑造,正是通过人物的性格与行为方式,展示传统文化在非常态状态下的蜕变机制。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纠结在“义利”之间,儒家文化讲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天下有道则现,天下无道则隐”,而道家文化则讲“顺变之道”、“变通之理”,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实用理性抑或就是由这种文化变来的。这样在中国固有的传统文化之中便始终有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两极并存。张洪儒和张洪庭就分别代表了传统文化的两极。乡下的张洪儒曾经是东清湾的灵魂,在乡亲们的视野中是最伟岸的人。他恪守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儒家古训,面对着日本侵略者,他曾天真地认为要回土地的谈判是一种对等的谈判,结果是自取其辱,他的失败是注定的,这是一种文明对野蛮的失败,在这种失败中他的自信和尊严都无可救药地轰然崩塌,他选择了逃避——把自己封闭在石屋中。从此,东清湾失去了权威,失去了引导,东清湾陷入集体失语之中。
    与张洪儒一样,恪守着现实主义的大姥爷张洪庭,在巨大的事变面前,同样感到了恐惧和不安,于是,他要建塔,建一座全城最高的塔,一座希望之塔——安妥祖辈亡灵与今人灵魂之塔,也是欲望之塔——它更多的是血腥、伪善、耻辱、恐惧与毁灭。由此,塔在此获得了象征意义,它成为整部作品的关键词,它聚集了全部的宗教意义和世俗意义,甚至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面对西方列强的蹂躏,在经典的儒家文化土崩瓦解之后,试图再造属于自己的新的传统文化的一种隐喻。
    关于声音的哲思也是这部小说的一个重要声部。声音是什么?声音就是说话,就是话语。在某种意义上说,历史就是由各种不同的声音复合而成的。当然,历史中的声音是驳杂的,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对历史的叙述的声音其实也充满复杂性。谁来讲述,怎样讲述,这是能否展现历史真相的关键。小说采用美国记者碧昂斯与“我”—— 一个隔代人的双重视角,来叙述抗战年代的故事,为的就是拉开时间距离,客观地审视那段历史中的人和事。即便如此,历史的真相也是晦暗不明的,任何简单化的对历史的言说都是对历史的歪曲。于是,我们看到,刘建东在他的文本中,构筑了多重声音的牵连,小说把战争、革命、爱情、欲望、文化等等主题都纳入文本,就是试图还原多种声音交织的历史本相的一种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