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陕西作家短篇小说创作形势分析——以《陕西文学六十年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为依据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 黄珞 孙希娟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以《陕西文学六十年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为依据,分析了陕西作家短篇小说创作态势,认为陕西年轻一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无论内容还是艺术质量都不及老一辈作家所达到的高度。作为中国文学重镇的陕西文学,如果没有短篇小说的昌盛,无论如何也难以与文学“重镇”、“大省”相匹配。
    关 键 词:陕西文学/短篇小说/青年作家/创作现状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0009-2014G6331009)
    作者简介:黄珞(1989-),女,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孙希娟(1966-),女,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教授
     
    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叙述中,陕西被誉为文学大省、文学重镇,这当然是由陕西文学创作的实绩所奠定的。陕西省作家协会在其成立6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7卷20册的《陕西文学六十年作品选(1954-2014)》,是当代陕西文学成就的集中展示。这个选本“人选作品的标准,是基于对陕西文学和我国当代文学60年发展历程的考量,选取既能够体现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风尚,又能够体现一定时代特点的优秀作品,同时兼顾老中青几代作家和不同风格的作品。”[1]其艺术质量,诚如李星、李国平所言:“所谓艺术质量、社会影响虽然不免带有编者个人的印象和评价,但因为有茅盾文学奖(笔者按:也包括长篇小说奖之外的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其他全国文学奖)和已评了两届的陕西文艺大奖和由省作协主办的各种文学奖,以及较长时段的时间检验,应该说编辑者个人的主观评价因素已经非常有限了。”[2]
    说陕西为文学大省,并不仅仅因为陕西作家长篇小说创作成果丰硕——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柳青的《创业史》、杜鹏程的《保卫延安》产生过广泛持久的影响,新时期以来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获得了茅盾文学奖;同时,还因为其他文学样式的创作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尤其是短篇小说一如长篇那样引人注目,——王汶石的《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大木匠》、杜鹏程的《夜走灵官峡》曾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短篇小说的翘楚,新时期以来更有莫伸的《窗口》,贾平凹的《满月儿》,陈忠实的《信任》,王戈的《树上的鸟儿》,邹志安的《哦,小公马》、《支书下台唱大戏》、红柯的《吹牛》获得全国短篇小说奖(后更名为鲁迅文学奖),另有杨争光、冯积岐、叶广芩、吴克敬、黄建国等人的短篇小说风格别具、意味独特。正是由于不同样式的文学作品共生共长、相互印证,才形成了陕西文学的盛大景观。
    本文将以《陕西文学六十年作品选·短篇小说卷》(以下简称《作品选·短篇卷》)为依据进行分析,试图呈现出陕西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的真实样貌。
    一、陕西短篇小说作家年龄构成及创作发展演变
    《作品选·短篇卷》共收入81位作家的92篇短篇作品,其中王汶石、贾平凹、陈忠实分别收入3篇,杜鹏程、阿莹、杨争光、冯积岐、红柯分别收入2篇,其余作家各收入1篇。81位作家中,1965年之前出生即已超过50岁(笔者按:按《作品选·短篇卷》出版的2015年计算)的72人(含已故作家13人);1966年以后出生即50岁以下的10人,其中“70后”作家3人,最小的1986年出生,29岁。在所有作家中,女作家10位,3位“70后”作家全为女性。92篇作品中,发表于“十七年”中的7篇,发表于1978年-1999年的55篇,发表于2000年以后的30篇。
    如果将《作品选·短篇卷》中的作品认定为作家短篇小说的成名作或短篇小说代表作,当属不谬。根据作家小传和作品首次刊发的时间顺序,可以统计出每位作家短篇小说成名作发表时的年龄情况,如表1、表2所示。
    表1、表2对比表明,青年作家短篇小说成名年龄明显晚于前辈作家。
    任何时代的文学创作、任何一个作家都不可能不受到整体文学环境和创作潮流的影响,陕西作家的短篇小说创作当然也概莫能外。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王汶石、杜鹏程为代表的陕西第一代作家通过短篇小说十分敏锐而及时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面貌。在他们的作品里,如《风雪之夜》、《新结识的伙伴》、《大木匠》、《夜走灵官峡》、《工地之夜》等,“作家所抒写的对象,大都具有一定的时代规定性,但即使在这种规定性之下,戴着镣铐跳舞,他还是能跳出自己的精彩来……通过小说我们感受到的时代氛围,是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个洪流里,小说主人公的精神特征就是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人们在面对时代所描画的未来理想时,是真诚地相信那个未来美景就在前面,个人为那个未来宏图做出牺牲是有价值的。这是那个时代作家笔下的人物的共性。”[3]2这一表征,同样也体现在权浮宽《牧场雪莲花》中奔走于塔吉克牧民当中,为他们解除病痛的薛莲花身上;体现在王宗元《惠嫂》中于昆仑山口经营“司机之家”,让长途跋涉的建设者得到无限温暖的惠嫂身上;体现在侯雁北《井》中瘫痪在炕,仍然挂念儿子儿媳分别为突击组组长为社里打井的石老仓身上。《井》的最后,作家写道:“天空的云稀薄了,冬天的太阳不知从山那边什么地方爬了上来,在云雾里缓慢地移动。大地被无边无际的冰雪笼罩着,闪着刺眼的光芒。远处近处,打井突击队的三角小红旗像火焰一样,在雪原上燃烧。”这篇小说发表于1953年,时代气息跃然纸上。
    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整体文学创作环境的改变,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陕西作家短篇小说创作短时间内呈现繁荣之势,集中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如贾平凹、莫伸、陈忠实、京夫、王戈、邹志安、路遥等第二代作家和他们的作品《满月儿》、《窗口》、《信任》、《手杖》、《树上的鸟儿》、《哦,小公马》、《支书下台唱大戏》、《姐姐》等。这些作家作品基本上承续了“十七年”的文学传统,其显著特点是:直面社会人生,关注社会重大事件,贴近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做时代的歌者,颂扬勤劳、刻苦、敬业、奋发向上的人和事,在典型环境中塑造典型人物。
    陕西短篇小说的发展,到了第三代作家则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杨争光、叶广芩、冯积岐、红柯、张虹、吴克敬、黄建国等作家将目光移向人本身,专注于人性的发现、挖掘和对人的命运的表达,并大量借鉴、吸纳域外艺术创作手法,明显迥异于已往的作家作品。他们或以独特冷峻的笔法写人的生存环境,写人与环境的关系,写人在生存环境中人性的善与恶,如杨争光《高坎的儿子》、冯积岐的《刀子》;或以审视的目光写人性的幽暗、人性的复杂微妙,如杨争光的《公羊串门》、红柯的《美丽奴羊》、冯积岐的《曾经失明过的唢呐王三》、黄建国的《较劲》;或运用独到的感悟和理解,以特定角色的情感投注,细腻委婉地写出人生的悲凉和人生的各种况味,如叶广芩的《本是同根生》、张虹的《雷瓶儿》。这些作家的短篇作品,不仅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自觉的多样叙事追求、深切的人文关怀、审美趣味的多种可能,而且也拓展了短篇小说反映生活、表现人性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代作家之后的青年作家进入一个相对自由的写作环境。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面貌各异,异彩纷呈。但是相伴而来的问题是,作品具有伦理要素的主题普遍弱化,作家将描摹奇特人生和怪异心理作为叙事诉求。许多70后、80后的年轻作家,他们的作品带有网络写作的文体表征,不厌其烦地讲述个体的成长伤痛、谋生的尴尬和情感的困惑,沉浸在声色迷离的欲望里。有的作家在寻找叙事对象时,却从常态的生活里逃向一种非常态的离奇的人生故事里。普遍性的社会生活冲突和矛盾,不是被有意回避,就是作家的审美取向改变,使得作家对时代所具有的命题,缺乏有效回应[3]9-1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