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当代文学 >

“大河入海”的百年乡土中国家族史(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张丽军 妥东 newdu 参加讨论

    小说末尾方房两族合而为一,大河汇入大海的使命最终完成。家族制中的“群体人”也从那种不自觉的家族群体状态中走出来,成为最有活力的个体,活跃在社会的各个岗位上。这是对历史必然的揭示,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变之中,封建大家族必然瓦解的趋势是正史中已有的揭示,《大河入海流》则将这种家族制瓦解崩塌的过程在讲述中清晰地呈现了出来,由此成为了历史必然的印证。正是对历史关键处的把握和处理,《大河入海流》获得了一种得心应手浑然一体的感觉。几代人的恩怨,纠缠的细节难以理清。然而在小说尾声处,随着房根林遗留下来的怀表被他的儿子房云霄重新上满弦,新的历史也重新开始计时。这种整体的历史把握,让小说内在的丰富完整地呈现。
    透过《大河入海流》,我们可以看到作家不是以历史为背景,也不是借助历史传达某种思考,而是切切实实地在书写历史,将写作推向了一个宏大而又壮阔的向度。在这里,小说既在还原历史,也在塑造历史。我们看到,在小说中有很多具有丰富内涵的细节,五代人的命运在沧桑的中国百年史中跌宕起伏。小说描写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小说叙事过程中,故事中的人物时常会追忆。追忆的效果就是在个人的反思和认同中确证这段历史,这既确保了叙述者可靠的叙述身份,同时也增加了历史本身的厚重感。
    方家村与房家庄隔河相望,虽是剑拔弩张,势不两立,但却无法摆脱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追溯房家庄的历史必然会回到方家村,而追溯具体的个人的历史,则必然会回到自己的童年,没有仇恨的年纪,恰恰萌发的是两族人的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上代人的历史必然会成为下一代人的负担,仇恨既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成了两族发展的动力。杰姆逊在他的代表作《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中说,“桥,表示出一种悬空感,表示出艺术家不希望完全出世,去做一个宗教徒,同时又希望与世间任何事物都保持距离”。毫无疑问,桥即表示一种距离,一种难以回避的距离。小说中,方房两村尽管同祖同宗,但是作为人的难以避免的缺陷却使得他们互相敌视,尽管在交流中桥扮演的是沟通的作用,但是他们的猜忌却难以弥合横在其中的缝隙。透过《大河入海流》,我们看到家族的历史尽管以它固有的方式在形成,但是,它形成的路径却不止一条。正如小说名字本身所暗合的释义一样,大河入海,河是千百条汇合的力量,如果逆流而上,深入每一条细流,鲜活的事件和生命便都会重新显现出来。方远所构筑的“大河”无论从哪方面来看,每一条细流的痕迹都是清晰明显的。
    小说从一个家族“兴与衰”的更迭出发,让这些历史深处的最鲜活的生命重新活跃起来,一系列的惊心动魄皆是平凡普通的人在追求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形成的,所以,历史的本真之处在于它的流淌是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既然选择了书写历史本身,作家以某种特定的视角进入历史,其自身的姿态要尽可能放低,极少地带有个人偏见,才能尽可能地保留历史本身的客观性和丰富性。当然,这种尝试最直接的限制还在于,作家不是无节制地发言,以便可以用自己的话语建构起小说内在的历史流脉。而是在合乎历史本身的某种必然性的情况下,尽量完善历史本身所遮蔽或忽视的丰富细节,提供一个重新进入或激活历史的视角或方式。至于作家个人的思考,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它已经悄无声息地蕴藏在叙述本身之中。
    从历史回到人自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丰富的灵魂。小说一开始,方家村的历史似乎已经在一种紧张的基调中慢慢铺垫好。“实际上,方童年出生的那天应该是个黄道吉日,太阳一早就出来了,兴高采烈的样子”。小说这样开头。平静的叙述让整部小说的基调显得相当平和,但与阅读的感受相对的却是之后发生在平静之中的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种反差直到小说最后的那句“现在,方童年终于追寻着干爹周仕君的脚步走了……”才渐渐缓和下来。波动的家族历史在小说叙述中始终暗合的一种状态是平静,小说从开始到结束,大波大折的背后都是一种平静和泰然。
    《大河入海流》的家族史传奇里,就连那最普通的丫鬟青荷的形象也特别鲜明。小说除了在历史回溯的笔力上胜出之外,各色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是它最大的成功。总体比较来看,方家村中方家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更突出。从方英楚到方童年,活跃在方家的每一个人物都有各自的独特的面孔。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玉玟这个形象。《大河入海流》表现人物形象的一大特色在于,它让人物在历史中成长,偶然性的因素结合必然,人就变成了他该有的样子。王玉玟是成长中的人物的代表。王玉玟在最初进入方家的时候,大字不识一个,典型的粗鄙妇女。方英楚因为她的美貌,让她填房,从此也改变了这个乡下丫头的命运。一开始,当方家遭遇土匪赵重彪敲诈勒索的时候,王玉玟的泼妇耍赖的脾性暴露无遗,但是在营救李秋燕的态度上,她却很坚决。方英楚一死,王玉玟女主人的气节便显现了出来,王玉玟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正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蛮横不讲理,泼辣。但是她的性格与王熙凤的差距又很大,这也是王玉玟在方家慢慢成长为一个主心骨的主要原因。直到她被房根林以人质被押到掖县的城楼上与方兴途的兵权做交换,王玉玟的成长轨迹也得以形成。她的成长,见证了一个从历史偶然中走出来的下层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家族中受人尊敬的大家长的过程。《大河入海流》就是这样一部揭示人物成长的小说,在历史中人在成长,也必然会成为他所注定的那个样子。
    无论对历史的把握深刻与否,作家都可以凭借其深入历史的细节性描绘形成对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注脚。我们很难分辨哪些描述与真正的历史环境有冲突,也很难去评判他的写作对于历史是否有某种“多解”的可能性和丰富性,但不可争辩的事实是,作家方远以自己独特的家族历史和丰富的生命体验为创作深厚底蕴的个人家族历史的“小历史”写作,实际上构成了百年以来乡土中国历史丰富性中不可或缺的那一面,最终“大河入海”汇入乡土中国百年历史之中。这正是方远的《大河入海流》的独特意义与价值之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