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搭建中国与南洋的鹊桥——论杜运燮诗文创作中的双重经验(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许文荣 参加讨论

    四、从中华的语境重写马华记忆
    杜运燮惟一在大马所出版的诗集《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是收录他离乡40多年后所写的归乡纪游诗。这40多年来一直住在大陆的他,已经习惯了从大陆的视角出发去看问题,因此他这一系列的纪游诗虽然是写南洋,但是很自然的回避不了以中华的视界去观看南洋,或重新“解读”南洋。
    他在序言中表达说:“在马、新的一个月访问,那么多(几乎全是)初次见面的朋友,一见如故,都把我当着久别归来的‘乡亲’和文友亲切接待,一片乡情友情,给我唯有故乡才能给予的温馨感。”⑩久别归乡,受到亲友如此热情的接待,让他感觉分外温暖,激起他对马华故乡的内在情感,这隐藏了40多年的情感,一发则不可收拾,不自觉地托出“唯有故乡才能给予的温馨感”。若说大半生居住在中国大陆的杜运燮从未感受过如此强度的温馨感的话,那是无法想象的。只是在梦境中的“故乡”顿时成为了当下,如此的可亲可感、情真意切,往往现居地反过来成为“遥远”,暂时被“搁下”。
    《你是我爱的第一个》抒发了他对家乡实兆远的爱。为什么是第一个?因为“吃奶,学表达,学追求/教我认识光明与黑暗的/你是第一个”。这片土地是诗人被喂养、牙牙学语、接受启蒙教育、学习追求人生价值的第一个地方。这里还有美丽的树林、旷野、海、山、大洋,有母爱的抚慰,有奇特香味的热带水果,有淳朴的风土民情。“长大后也恋上别的地方/我父母的那个有竹子的故乡/远祖的那个有窑洞的发源地/古城、名城、海滨小城/也许都比你更美丽/但只有你,只有你啊/才是我热爱过的第一个”[3]6-7。诗人从父母、祖辈的故乡来比照自己的故乡。与其他马华诗人不同的是,诗人并非对父母祖辈的故乡只有审美的想象。杜运燮对祖辈的故乡是有实际的生活经历的,打从16岁开始回福州继续求学,50年代初之后就定居在北京,到过中国各名山大川、跑遍中华各名城小镇,虽然这些地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在实兆远之下,但是在两相对比之下,诗人的主观感情还是战胜理性的认知,而道出只有故乡才是他热爱过的第一个。
    “因为是第一个/才能给我那么多的第一次/初恋的钟情/绿色的乡愁/就陪伴我半个世纪”。在追忆这些美好的第一个/第一次的当儿,忽然就闪出了“半个世纪”里头的内心秘密。这“半个世纪”诗人在神州大地度过,经历了起起落落,颠沛流离,各种刻骨铭心的经历等,然而在这半个世纪中,诗人没有遗忘自己的故乡,甚至故乡的印象一直陪伴着他的生活,存留在他的记忆库之中。“就陪伴我半个世纪”是以中华视角为出发点,加强了诗人归乡感怀的力度。这与他在另一首诗《乡愁的浓缩》形成了微妙的呼应。诗人以对比的方式写他离乡40多年才得以回返的漫长岁月,但在机上飞回故乡的时间却是那么的快,简直不成比例。而诗人表达说:“路,多么长,四十多年走不到”。在这里“半个世纪”被实写成更具体的40多年,这40多年可能一直想回故乡却被堵,使他深深感受到这归乡的路是那么的远。在《热闹中寻觅》中诗人有一段耐人寻味的诗句:“几千里外几十年外/带着霜鬓归来/寻觅甚么/根梦遗失的笑声/急待拼凑的记忆碎片”。仍然是以中华的视角去反思他归乡的意图。漂泊了大半生带着霜鬓归来,亲友热情的接待拥抱,到底回乡是寻根吗?中华文化的根不是在中国吗?若说寻梦,当年回归祖辈的国家,不也正是去追寻个人的梦吗?当时去中国到底是寻梦呢?还是如今从大陆回来寻梦,诗人的思绪似乎有点模糊了,“只因为/是乘着梦舟归来/这里分不清梦里梦外”。是的,中华与马华两地都有诗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所要追求的梦,因此他“分不清梦里梦外”是可以理解的。
    在另一首也有“梦”的归乡诗《出生地拾梦》里,更具体地把他回归故乡所要掇拾的各种各样的梦表达出来,当中有童年梦、割胶梦、海洋中的梦岛、遥远的梦、满眼的梦等。但是这首诗却是从中华的生活片段中启笔起兴的:“曾经在渤海沙滩上/捡拾贝壳上的美丽花纹/望着茫茫汪洋/听着絮絮海涛/想着,想着遥远的出生地/出生地啊,有最多的梦”。在渤海沙滩捡拾贝壳时诗人思念起他的出生地,因为离杜运燮的老家不远便是大海,海是他童年记忆中很重要的标记,“渔船缓缓航过/蓝海湾、白沙滩、高椰树”。也因为如此,或许是让诗人对海、对水特别钟情的原因,在他的诗篇中有好几首是以海为题材,如《海》《海啊,海》《海礁》《梦海》《漫步圣迭戈海边有感》《厦门看海》等(11)。这种写作倾向不是没有原因的,是从童年时期所积累的审美延续。因此,诗人每看见大海,每踏足海边,总是不期然的激起他的童年记忆。如今不再只一味地停留在记忆中,“终于飞落/绿树海洋中的梦岛/也像在沙滩上/尽情地捡拾/饱经半世纪风雨的童年梦”。这一段与前一段起笔的诗句衔接的很好,把过去与现在、想象与现实、中华与马华有机的链接了起来。没有当年在渤海捡拾贝壳望乡思念的深刻经历,哪有当下飞落故土的老怀告慰。大海似乎成为媒介,把思乡与还乡的情感融合在诗歌里头。
    1992年杜运燮归乡的行程中,特地也选择重游离老家不远的一座著名旅游小岛——邦咯岛,对于这座过去只是一个普通渔村的小岛,如此已被装饰成“具有度假村等设施”的著名景点显然大有感触,而对于小岛上新盖不久的一座小长城特有感觉,“‘长城’虽然规模很小,却是很能吸引游客注目并使人难忘的一个景观”,因此选择了这场景来赋诗一首,题为《海岛长城》(12)。虽然写的是邦咯岛的小长城,但是却无时无刻从中华视角出发,借渔岛长城抒怀,主要表达了海外华人是从华夏之邦所伸展出来的干脉,为中华版图开枝散叶,遍布全球,有海的地方便有华人的足迹。海岛长城虽然“城墙不高”,但是“登上也可远眺/看得见塞外风光/中华历史几千年”。像这样从华夏长城语境注视的叙述方式,在此诗中运用得特别多,形成了一种对望的结构:城墙不高/也有更上一层楼的快乐/没有北国长城的老龙头/附近也有著名的港湾;……北方的长城,有朔风/吹来“草低见牛羊”的名诗/渔岛的长城,有海风/吹来与热带白浪嬉戏的海鸥/无论是海风,朔风/都把长城吹得更长/吹成一个超长的梦(13)。在这对望中,诗人并没有贬低渔岛长城,而是让双方都有各自优点的展现,这就和某些只有中华视野的作家不同,在中华与海外的对比中,总有重华轻夷的刻板印象。但具有双重视角的杜运燮没有这样的盲点,他把定居在海外的华人视为中华儿女的延伸,“突然眼睛更亮/看见千千万万炎黄子孙/带着华夏文化/遍播全球各地”。今天中国人能够像犹太人这样遍布世界各地,一方面让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地方灵根自植,散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又吸收异地文化的精髓,与祖辈文化交融会通,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大使。诗人很形象地运用植物的根脉与城墙的砖块“繁衍”作为现实的表征:“根会生根/长城砖也会生长城砖”。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杜运燮有意把中华与马华、华夏民族与海外华裔融为一体的意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