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现代文学 >

梁启超与中国现代散文的发生(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广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 丁晓原 参加讨论

    二、散文观演进中的“文界革命”
    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是其有为于中国散文现代转型的主要关键词,这是一个包含了散文变革开新思想和有效实践的复合词。我们先从相关的散文认知表达的梳理中,看取“文界革命”的思想价值。散文虽然是中国文学的主要文体之一,但古代对它的系统研究很少。检索一些文论,可见有的言说虽为感悟片言,但内在的要义是值得重视的。其中在明代就有李贽和袁宏道之说颇得散文真意。李贽“童心说”强调“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倘非真,全不复有初矣。”⑥李贽的“真心”、“真人”,以“真”给出文体的精神本质。而散文得“真”,需要作者“独抒性灵”,显示“真我”。在这一点上袁宏道与李贽观点是相通的。他以为好的散文“大多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袁宏道《小修诗叙》,《锦帆集》卷二)“独抒性灵”和“自己胸臆”指归于为文的有感而发和自出胸臆、自我写真,而“不拘格套”则意指与写真的内容相应的灵活自然的表达形式。行运至晚清,散文家王韬的表述与李贽、袁宏道的相近,他在自己的重要文集的自序中给出了“佳文”的要素:“知文章所贵在乎纪事述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之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⑦但王韬等所说的只是散文写作的一种可能,而实际上却往往难以实现。这是因为散文的写作需要受制于一些文统规约,在清代特别是桐城派散文所奉守的“义法”。因此散文要存真显诚,表达出作者完全的个性,就必须破除固有的规约。正是在这里我们看到晚清散文家冯桂芬言论的勇气和识见:“独不信义法之说”,“称心而言,不必有义法也。”⑧我们以后来梁启超的“自评文”对照以上的论说,可以发现其中的联系点。“启超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⑨“不喜桐城派古文”,表示了梁启超对“义法”的拒绝;拒绝“义法”需另辟蹊径,走向“自解放”;“纵笔所至不检束”则与“不拘格套”、“称心而言”等相通。由此可见,梁启超也承继了前代散文中有益的思想资源,表示了梁启超对散文文体的精神本质有着深刻的把握。但是此前的散文理论没有充分地给出达成“独抒性灵”、“称心而言”的具体路径和实现方式,梁启超的意义正体现为他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寻得散文“自解放”的道路,并走出了一片开阔的风景。
    “解放”散文需要文界“革命”。革命是特殊时代的一种规定,“夫淘汰也,变革也,岂惟政治上为然耳,凡群治中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有焉。……宗教有宗教之革命,道德有道德之革命,学术有学术之革命,文学有文学之革命,风俗有风俗之革命,产业有产业之革命。”⑩作为散文家的梁启超看到“过渡时代,必有革命”(11)的大势,应时而为地发出“文界革命”时代之声。梁启超并不是从中国文学的内部结构中设计革命的方法,而是从开放而鲜活的域外体验中获取卓异的思想。这是梁启超既超越前代,又不同于时人的根本所在。近代中国在被动中开放,一批先进的中国人却得以自觉地放眼看世界,梁启超是其中一位突出的应时者。他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乡人”、“国人”到“世界人”跨越。梁启超自谓“余乡人也”,“余盖完全无缺、不带杂质之乡人也。曾几何时,为19世纪世界大风潮之势力所簸荡、所冲激、所驱遣,乃使我不得不为国人焉,浸假将使我不得不为世界人焉……既生于此国,义固不可不为国人,既生于世界,义固不可不为世界人……既有责任,则当知之,既知责任,则当行之……于今始学为国人,学为世界人。”(12)这是时代使然,也是梁启超个人的性格使然。在走向世界,“为世界人”的过程中,日本的游历和体验对梁启超的影响特别重大。“既旅日本数月,肄日本之文,读日本之书,畴昔所未见之籍,纷触于目,畴昔所未穷之理,腾跃于脑,如幽室见日,枯腹得酒,沾沾自喜”(13)。“自居东以来,广搜日本书而读之,若行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与前者若出两人。每日阅日本报纸,于日本政界学界之事,相习相忘,几于如己国然。”(14)使梁启超“脑质为之改易”的并不是一个地理概念的日本,而是一个将西方近现代文明成功内化、开启着现代化进程的日本。日本对于中国而言是一个特殊的西学的“中转站”。梁启超的“文界革命”正是由其日本经验触发所提出的重大命题。
    梁启超在1899年12月首次明确地推出了“文界革命”的念想,激发这一想法的是读德富苏峰著述的启悟。“余既戒为诗,乃日以读书消遣,读德富苏峰所著《将来之日本》及国民丛书数种。德富氏为日本三大新闻主笔之一,其文雄放隽快,善以欧西文思入日本文,实为文界别开一生面者。余甚爱之。中国若有文界革命,当亦不可不起点于是也。”(15)德富苏峰的著述不仅成为梁启超“文界革命”直接的思想资源,而且也是他直接借取的写作范式。“盖清季我国文学之革新,世人颇归功于梁(任公)启超主编之《清议报》、《新民丛报》。而任公之文字则大多得力于苏峰。试举两报所刊之梁著饮冰室自由书,与当时的《国民新闻》论文及民友社国民小丛书——检校,不独其辞旨多取苏峰,即其笔法亦十九仿效苏峰。”(16)比对两人的作品,证之于具体的文例可见这样的论定是信实的,比如德富苏峰有《无名之英雄》,梁启超也有《无名之英雄》;德富苏峰有《社会无无代价之物》,梁启超有《天下无无代价之物》;德富苏峰有《希望》,梁启超有《说希望》;德富苏峰有《新日本之少年》,梁启超有《少年中国说》等等。梁启超“文界革命”的表述中核心语词是“欧西文思”。“欧西文思”相对于桐城派散文的“义法”自然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异质,一种散文革命的要义。“欧西文思”的意义是丰富的,但主要意指的是现代西方的价值理念和话语体系。
    “欧西文思”并不是梁启超“文界革命”的全部义项,他将此视为一个重要的“起点”。时隔两年,梁启超又重申“文界革命”的主张。但这时梁启超将“文界革命”由表达的意涵拓展到了表达的工具语言。梁启超一方面在《新民从报》上推介严复译著《原富》,认为“严氏于西学中学,皆为我国第一流人物”,其译著“精善更何待言”,另一方面又直言:“吾辈所犹有憾者,其文笔太务渊雅,刻意摹仿先秦文体,非多读古书之人,一翻殆难索解。夫文界之宜革命久矣。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其文明程度成正比。况此等学理之书,非以流畅锐达之笔行之,安能使学童受其益乎?著译之业,将以播文明思想与国民也,非为藏山不朽之名誉也。文人结习,吾不能为贤者讳矣。”(17)我们再看严复对梁启超批评的回应,就更可以把握梁启超这里强调的“文界革命”的重心所在。严复认为:“文辞者,载理想之羽翼,而以达情感之音声也。是故理之精者不能载之粗犷之词,而情之正者不可达以鄙倍之气”,“若徒为近俗之词,以取便市井乡僻之不学,此于文界,乃所谓凌迟,非革命也。且不佞之所以从事者,学理邃赜之书也,非以饷学僮而望其受益也,吾译正以待多读中国古书之人。”(18)很明显梁启超和严复言说的指向是基于写作价值选择的语言问题,所不同的是梁启超意在以“欧西文思”“播文明思想与国民”,意在新民,与此相应文笔就不能“太务渊雅”、“殆难索”,而应求取“流畅锐达”,平易通俗,以使即使“学童”也可“受其益”。而严复译著和述论虽然在内容上也重视对于西学的绍介和阐释,但其目标的读者不是“学僮”等浅学之人,而是“多读中国古书”的文人官绅。这样在语言上就拒绝“近俗之词”、“粗犷之词”。由此可见,作者不同的写作价值取向的追寻,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对写作具体题材题旨乃至语言方式的选择。
    早在“文界革命”正式命名之前,梁启超就声言:“学者以觉天下为己任,则文未能舍弃也。传世之文,或务渊懿古茂,或务沉博绝丽,或务瑰奇奥诡,无之不可。觉世之文,则词达而已,当以条理细备、词笔锐达为上,不必求工也。”(19)在“传世”与“觉世”之间,梁启超选择的是“觉世之文”。这样的选择符合他自身身份设定的逻辑。梁启超是一个充满政治激情的士人,他自画自己的形象:“吾二十年来之生涯,皆政治生涯也……惟好攘臂扼腕,以谈政治,政治谈以外,虽非无言论,然匣剑惟灯,意固有所属,凡归于政治而已。”(20)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政治理想是新民,以为新民是维新的第一要务。他取“中国之新民”、“新民子”为自己的名号;将创办的刊物命名为《新民丛报》,所写的系列论说取名为《新民说》。而实现这一政治理想的重要方式是办报立说。梁启超有自述:“鄙人二十年来固以报馆为生涯,且自今以往尤愿终身不离报馆之生涯者也。”(21)确实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报人之一,他主笔《时务报》,又主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基于新民的政治理想和“为国人”的责任,梁启超十分看重报馆的特殊作用,指出:“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22)极言:“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王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23)近代报刊具有社会传播的功能,梁启超要借助于报刊传播其思想理念,达成其政治理想,这就需要其文本既要内含“欧西文思”,又要语言表达通俗平易,以实现其价值传播的最大化。因此,梁启超“文界革命”是包含内容和形式要素,并且两者是统一的新散文观。从这里我们可以寻得梁启超推崇德富苏峰并受启发倡议“文界革命”的内在原因。欧西文思、传媒和国民是联结两者的关键词。这就是梁启超“文界革命”的逻辑链。
    由晚清“文界革命”推至“五四”文学革命,观察其中表达的逻辑和表达的义项,我们可以发现前者对于后者的影响。首先从话题的设计看,“文界革命”与“文学革命”、“文学改良”等关联相通,它们都明确话题指向以及实现目标的方式。其次从话题展开的思路上看,两者具有接近性。在梁启超和陈独秀看来,革命是历史进化的一种基本规律。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开篇关于革命的言说,与梁启超的《释革》十分近似,前者有“凡群治中一切万事万物莫不有焉。……宗教有宗教之革命,道德有道德之革命,学术有学术之革命,文学有文学之革命,风俗有风俗之革命,产业有产业之革命”(24),后者有“自文艺复兴以来,政治界有革命,宗教界亦有革命,伦理道德亦有革命、文学艺术,亦莫不有革命”(25)。同时基于特殊的时代语境,革命的提出都有具体的针对性。倡导“文界革命”,是因为不满“义法”疏空、雅驯格套的桐城派古文;“文学革命”虽然对象所指是封建文学,但陈独秀用以说事的文例许多取自散文,陈独秀认为:“文学本非为载道而设,而自昌黎以讫曾国藩所谓载道之文,不过抄袭孔孟以来极肤浅极空泛之门面语而已”,“虽著作等身,与其时之社会文明进化无丝毫关系”(26)。陈独秀对于写作价值的估定,主要看取的是作品与特定时代“社会文明进化”的“关系”,这与梁启超所说的“欧美、日本诸国文体之变化,常与其文明程度成正比”,内在的意思是呼应的。再从革命实现的方式路径看,梁启超明确地指出要取法“欧西文思”,并且在语言表达上要“流畅锐达”,平易通俗。陈独秀没有直接地指说,但在《文学革命论》中间接地表达了借取欧西文学以改造中国文学的含义:“欧洲文化,受赐于政治科学者固多,受赐于文学者亦不少。予爱卢梭、巴士特之法兰西,予尤爱雨果、左拉之法兰西;予爱康德、黑格尔之德意志,予尤爱歌德、霍普特曼之德意志”(27)。稍后傅斯年在《怎样做白话文》中则推出了“日化”、“欧化”、“人化”散文达成现代化路线图:“我们希望将来的文学,是‘人化’的文学,须得先使他成欧化的文学。就现在的情形而论,‘人化’即欧化,欧化即‘人化’。”“日本的语言文章,很受欧化的影响。我们的说话做文,现在已经受了日本的影响,也可算得间接接受了欧化了。”(28)所谓“日化”就是日本化了的欧西文明,因为地理和文化等因素,中国文学更多得便于“日化”的“欧化”,而“人化”则是文学现代性的核心。由此可见,梁启超、陈独秀、傅斯年等文学现代化建设者在精神上存在着的呼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