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非现实形象构成:神怪小说的艺术传统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刘勇强 参加讨论

    中国古代神怪小说源远流长、数量众多。魏晋时期有搜神志怪,唐代有仙佛传奇,宋元话本中有灵怪、神仙、妖术类,明清则形成神魔小说,始终与写实小说呈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之势,占据了小说史的半壁江山。其间类型迭经变化,创作观念与叙事风格也不断发展,但采用非现实形象构成的艺术表现方法却一脉相承。如果我们把写实小说中或多或少具有的非现实形象构成因素考虑在内,神怪小说艺术传统的涉及面则更为广泛,理应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一个重点。
    
    传统理论阐释
    忽视小说自身艺术原理
    目前,关于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史的研究;二是神怪小说与宗教文化的关系研究;三是对《西游记》、《聊斋志异》等名作的研究。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关于神怪小说文体与艺术特点的论著,如李鹏飞《唐代非写实小说之类型研究》等。
    总体而言,对神怪小说这一小说史现象及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研究较多,将神怪小说及其非现实形象构成作为一种艺术方法的综合性理论探讨,则还有所不足。缺少这方面的探讨,就难以从小说自身的艺术原理而不只是外部文化环境,来说明神怪小说发展的内在规律;难以说明神怪小说非现实形象构成与写实性形象的不同审美特征,从而确立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与评判标准;难以更全面地把握中国古代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乃至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影响与地位。
    实际上,由于非现实形象构成在各国文学中都不鲜见,我们经常可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界以外的文学评论中,看到对中国古代神怪小说的贬低与批判。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现当代的优秀小说家积极主动地从古代神怪小说中吸取营养。换言之,对神怪小说传统的理论阐释,既是小说史的重要课题,也具有值得关注的现实意义。
    重视神怪小说的
    纵向考察与比较研究
    对神怪小说进行系统深入的理论阐释,可以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围绕神怪小说发展的重要阶段性问题,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深度分析。例如自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倡言神话为小说之渊源,几十年来,小说史叙述循为定式。对此,有必要从神话的不同形态入手,结合神话的流传,探讨其与小说的多重关系,特别是分析神话因素在小说史中的演进,从而摆脱拘泥于源头之说“先”与“后”所造成的认识局限。又如,“子不语怪力乱神”是神怪小说创作挥之不去的“紧箍咒”,频见于神怪小说的序跋。历代小说家力图对此语作不同解释甚至有意“误读”、曲用,以求解套;而另一些小说家则攀附庄子、苏轼,以“姑妄言之”标榜,谋求创作自由。
        神怪小说创作中的观念桎梏与解套努力,也是值得深究的文学乃至文化现象。志怪小说作为贯穿小说史的一种文体和题材类型,不同时期差别甚大,关键在于信仰背景的变迁。探讨不同时期、地域、群体的信仰背景与志怪小说创作的关系,必将有助于对志怪小说发展演变的探讨;此外,唐传奇被视为中国古代小说的文体独立,一个重要表征即是非现实形象构成作为艺术手法的成熟。从与上古神话和佛教、道教神话的关系而言,唐人传奇实际上还可以细化为不同类型,这种细化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把握唐传奇的成就。而明清白话文学语言的发展,使文学想象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在神怪小说中同样得到了充分体现,因而,神怪小说创作的语言基础也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课题。至于同一类型的神怪,在不同文体中均有出现。尤其是小说、戏曲间,存在大量同题材作品相互影响,也为比较考察神怪小说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