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古代辞赋与中国叙事传统(4)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周兴泰 参加讨论

    基于口头韵诵传播的听觉叙事
    听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相互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中国古代先民对声音异常敏感,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聆听着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丰富声音,由此逐渐形成一种高超的听觉辨别能力,其体现之一就是他们对拟声词的运用达到了娴熟自如的地步,《诗经》中对各种声音的描摹,如“关关雎鸠”、“呦呦鹿鸣”、“伐木丁丁”、“筑之登登”等,就是明证。更有甚者,中国古代有些文体在其兴起演变的过程中与人类的听觉之间存在种种紧密关联,而这突出体现在辞赋身上。
    班固《汉书·艺文志》云:“不歌而诵谓之赋。”主要是从“诵读”的传播方式上来把握赋的。先秦时期赋诵文学的发展,同瞍矇之流的艺术活动有很大的关系。瞍矇都是盲人,他们比常人对听觉信号更为敏感,对各种声音信息的记忆力特别发达,所以他们所“赋”、所“诵”在当时主要指诵读韵语,是一种没有乐器伴奏但仍具一定声调节奏的口诵传播方式。
    俗赋作为一种口诵文体,源远流长,它源于先秦时期的民间讲诵技艺,而后一直稳步向前发展,如1993年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神乌赋》,王褒的《僮约》、扬雄的《逐贫赋》,魏晋时期曹植的《鹞雀赋》、左思的《白发赋》,唐代《晏子赋》、《韩朋赋》、《燕子赋》等。俗赋听觉叙事的性质异常突出,主要体现为:具有叙事繁复细化,即将事件掰开来反复讲述的特点;在社会下层民间以口头韵诵传播的方式存在,是最适于讲述、最易于记忆的;大量采用当时通俗的口语俚语。
    随着赋从口诵文体向书面文体的转变,文人赋长期占据赋坛的主流,其听觉叙事特性同样鲜活突出,只不过它已将重心转移到了对外部世界声音的传神描摹上。这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赋家对“音乐”的描摹已从简单的“拟声”进化为“听声类形”,如汉马融《长笛赋》对笛声的绝妙比喻:“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泛滥溥漠,浩浩洋洋。长矕远引,旋复回皇。”马融已有意识地运用“以听通视”的通感手法,将本来诉诸听觉的笛声转化为可见可知的视觉形象。这种例子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比比皆是,如嵇康《琴赋》、成公绥《琵琶赋》、萧刚《筝赋》等,赋家们尽情展开想象的翅膀,打通了耳朵与眼睛之间的界限,让无形的声音变为有形的视象,由此听觉叙事达到一种更为高级的境界。
    总之,在人的叙事能力由稚嫩而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辞赋因对外部客体世界的精细描叙,使人的叙事思维大步向前跨越,从而架设起中国文学由表现主观向反映客观转变的桥梁。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