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傣族口头传统文类及其传承者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年 屈永仙 参加讨论

    在介绍傣族诗歌文类及其传承者之前,首先需要交代几点:其一,傣族有许多支系,有的使用文字(主要是以西双版纳、德宏为代表的众多傣族),有的不使用文字(主要是元江—红河流域的“花腰傣”);其二,有的信仰佛教(西双版纳、德宏等众多傣族),有的不受佛教影响(元江—红河流域的“花腰傣”);其三,西双版纳“傣泐”支系有口传歌手“章哈”,其他傣族支系则没有,或者只有半职业化的民间歌手,可以称之为“摩哈”。
    
    不同支系的傣族其诗歌发展不尽相同,对应地呈现三种状态:一是仅有纯口头传承,主要是玉溪、元江—红河等地没有使用文字的“花腰傣”,他们的诗歌代代口耳相传至今;二是没有发展出职业化歌手的傣族地区,一方面有民间歌手演唱短篇歌谣,同时佛教信徒经常在仪式中“手持文本复诵”长篇经卷(含傣族叙事长诗);三是有职业化歌手“章哈”的西双版纳傣族地区,不仅有职业歌手“章哈”口头演唱史诗、叙事诗,也有信徒“手持文本复诵”经卷。
    若从傣文字典里查询相关诗歌的词汇,则发现凡是纯口传的诗歌,两地傣语发音均可用汉字“哈”(Xam)来音译。例如,德宏傣语为“哈芒”(Xam-maak),西双版纳傣语称为“甘哈藤”(Kam-xap-then);凡涉及文字的诗歌文类,两地傣语都用汉字“令”(Lik)来音译。例如,德宏称史诗为“令芒荷勐”(Lik-maak-he-meng);与佛经相干的文本均用“坦”(Tham)来音译,例如贝叶经西双版纳傣语称“坦兰”(Tham-lan)。从文类角度来看,傣族的诗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态。
    在7世纪至14世纪期间,佛教进入傣族地区,带来了文字,文化传承得更加细化:部落首领(祭司)→歌者、巫师→波曼(寨老)/“章哈”、“摩哈”口头演唱/“波占”、“活鲁”手持文本诵经/“布摩”/“摩古拉”,他们是傣族文化特别是诗歌的主要传承者。
    傣族的口头传统文类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口传文本”,是歌手在生活仪式中为大众即兴创作和口头演唱的。以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为例,西双版纳傣泐口头歌手“章哈”在祭祀寨神、勐神的仪式上演唱史诗的大部分篇章,内容包括开天辟地、诸神创世、洪水泛滥、民族迁徙等部分。每一个“章哈”都有不同版本的《巴塔麻嘎捧尚罗》,不同的艺人头脑中有一份蓝本,有的唱得全而细致,有的只唱梗概内容。正如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搜集队伍所反映的那样,当时共搜集到19份《巴塔麻嘎捧尚罗》的手抄本,大体可以将它们分为“梗概本”、“缩略本”和“母本”三类。又如,在进新房仪式上“章哈”要演唱一整夜《贺新房》,除了关于“人类兴旺”、“房屋建造历史”传统篇章外,他们要根据当时的情景即兴创编祝贺众人、赞美生活的歌词。除了与仪式紧密相关的古歌、史诗外,“章哈”为听众演唱《兰嘎西贺》、《相勐》、《召树屯》这些英雄史诗的时候,同样会有自己不同的头脑文本加上即兴创作的部分。
    在西双版纳,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有两种文体:韵文体的,傣语称为“播甘哈”,是“章哈”的演唱本,另一种是散文体的贝叶经,用于佛寺吟诵。以创世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为例,1989年出版的是韵文体,2003年纳入《中国贝叶经全集》里出版的属于佛经类,散文体。因此说,如果是“章哈”演唱的韵文体唱本,几乎都是属于“口传文本”的范畴。而贝叶经类的散文体,已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不会在吟诵中发生变化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