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古代文学 >

方宗诚的文学教育与近代桐城派传播(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 江小角 朱杨 参加讨论

    二、方宗诚的文学思想
    方宗诚的文学教育与其文学思想密不可分,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与教育活动中,方宗诚的文学思想逐渐建构起来,在文学本体论、文体分类、文章风格及桐城派发展上,既有承续也有创新。
    第一,在文学本体论上,方宗诚多从文与经史、文与道者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关于文学与经史之间的关系,方宗诚认为经史为“根柢有用之学”(22),而且文学与经史并不对立,“经书不可不温,乃道理之源头,即学文亦有根柢”,他选取经书中若干篇章要求学生“熟读”、“熟记”。例如《诗经》中有《二南》、《凯风》、《柏舟》、《淇澳》、《抑》、《武》、《出其东门》、《杖杜》、《常棣》、《鸤鸠》、《蓼莪》、《文王》、《敬之》、《闵予小子》、《板板》诸篇,《尚书》中如《五子之歌》、《伊训》、《太甲》、《咸有一德》、《说命》、《旅獒》、《金縢》、《无逸》、《蔡仲之命》、《冏命》,《易经》中如《六十四卦》大象、《谦卦》、《家人卦》等,《礼记》中如《曲礼》、《内则》、《学记》、《儒行》(23)等。同时,他认为学习经书,对读其他类书籍很有帮助,他说:“皆以此意相求,则不至泛滥而无主矣。凡此类之切身心者,能熟读玩味,则其他亦易记易明。”(24)
    长期以来,桐城派作家强调文与道的关系,这也是桐城派古文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方宗诚在《斯文正脉》的序文中说:“道之显者,谓之文。”在编选的三卷本《文章本原》跋文中,开篇便言“道与文一”。在文与道的关系上,方宗诚一方面承续姚鼐有关“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主张(25);另一方面他对文与道的关系,是从内在和外显角度加以界说,“道”的外显是“文”,即看到了两者的联系,也看到两者的区别。“道”就是“理”,“其著于外而言,谓之文”(26)。
    第二,在文章功能与分类上,方宗诚于《古文简要叙》中,将文章功能总结为晰理、纪事与抒情三个方面。晰理之文即可以应用于“自身心性情之近”,也可以是“家国天下之远”。凡患难死生之变,喜怒哀乐之节,视听言动之宜,“千条万绪,变变化化,不可端倪,是是非非,混淆杂出”。只有通过晰理之文,可以“明诸心而处其当”。纪事之文,既要有圣君贤臣的功绩,也要有暴君污吏的恶行,这类文章的作用是“昭法戒”,“使后之人多识多闻”。抒情之文包括违顺苦乐之境、存亡聚散盛衰之遇等内容,通过“发愤宣悲,写人情之所难言”(27)。方宗诚将文章分为说明文、记叙文和抒情文三类,这实际上是对古文分类法的发展。古文分类在姚鼐《古文辞类》编选之前,存在着分类日益繁琐的趋向,姚鼐编选古文后,以“为用”为标准,划分十三大类,实际上划分为应用文体与文学作品两种,但并没有明确说明。方宗诚的三分法是对古文文体划分的进一步发展,也更加接近现代文体的划分方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创新,就是发展。
    第三,在文章风格上,方宗诚提出“雅驯”为文章旨归。他认为“义理、经济、事实、考证”等文章,皆必归于“雅驯”。“雅驯”是指文辞优美,风格典雅不俗。方宗诚在编选、点评文章时,以此为标准。如他在《桐城文录叙》中,回顾明代之前桐城之文的特点是“尚经济,矜气节,穷理博物,而于文则未尽雅驯”。而从方宗诚文集中对“雅驯”的使用,可以看出,他将其应用于文辞表达、文体选择上,例如他说“辞有不雅驯”者,这里是从文辞角度,强调“雅驯”;在校刊《日知堂集》,将“无甚关系及文体未雅驯者”删除(28),这就是从文体上来强调“雅驯”。同时,他倡导“雅驯”的为文主张,也影响了弟子和生徒。马其昶撰写《桐城耆旧传》一书,堪称是桐城派发展史的重要文献资料,马其昶在序文中说:“余维传记之作,蔚然成一家言者,必窃取迁、固之遗法,本末翔实,而一归诸雅驯。”(29)可见他认为撰写传记作品,要成一家之言,必须取法于司马迁、班固,标准是内容翔实,文辞最终要归于“雅驯”。也只有做到“雅驯”的文章,才能传诸后世,流芳千古。
    第四,对桐城派文学发展的认识。方宗诚对咸丰以前桐城派的名家、文派本身的发展多有评述与总结,对戴名世的文章价值重新予以挖掘与肯定。在《桐城文录叙》文中,有关桐城派三祖的传承及各自特点问题,方宗诚认为“三先生实各极其能,不相沿袭”。这就抓住了桐城派文论思想中“求变”的核心特点,桐城派三祖虽有师承渊源,但是并不死守师法,而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方宗诚认为方苞以学胜,刘大櫆以才胜,姚鼐则以识胜。他用“才、学、识”三字,精炼地总结了“桐城派三祖”各自特点,这也是对方东树观点的肯定和支持。方东树曾对方宗诚说:“望溪之学,海峰之才,惜抱之识,性情体态迥乎不侔,而皆克杰。”(30)姚鼐作为桐城派文论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特点,方宗诚总结为“神韵为宗”,后世学者在研究姚鼐散文特点时,多引用此观点予以论述。对于姚鼐之后桐城派的发展情况,方宗诚认为有两大特点:“自植之先生后,学者多务为穷理之学;自石甫先生后,学者多务为经济之学。”(31)他敏锐地指出了桐城派作家进入嘉庆、道光年间的发展与变化,尤其是对于经济之学的重视。这篇叙文是方宗诚对咸丰之前桐城派发展的总结,体现了当时学者对于桐城派的认识与思考,其中的一些观点,至今仍为学界所认同,并进一步阐发,这对于后世研究桐城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宗诚积极肯定戴名世在桐城派发展中的地位,为后世的“桐城四祖”说提供了依据。戴名世是恫城派的先驱者(32),方苞曾评价说:“所见当世之士,学成而并于古人者,无有也。其才之可扳以进于古者,仅得数人,而莫先于褐夫。”(33)但戴名世在康熙年间因《南山集》案遭到杀害,此后很长时间,戴名世之名不显于文坛。姚鼐在创立桐城派时,追溯师承,阐明文统时,只提到方苞、刘大櫆。在道光、咸丰年间,后学人士在总结桐城派发展时,也多涉及方、刘、姚三人,认为“桐城自望溪方氏、海峰刘氏、惜抱姚氏三先生起,以经学、古文倡后进”(34),对戴名世涉及较少。方宗诚在编纂《桐城文录》时,选录戴名世的文章六卷,评价戴文特点是“文颇得司马子长、欧阳永叔之生气逸韵。其空灵超妙,往往出人意表”,但因为愤世嫉俗之作尤多,故在“蕴畜渊懿、沉深高洁”上,与“桐城派三祖”相比,稍显逊色(35)。但方东树非常欣赏戴名世的文章,方宗诚说:“从兄植之先生晚岁又并推戴氏潜虚。”(36)可见,方宗诚对戴名世之文的重视与赞赏,与其师方东树的影响不无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