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至爱真情打磨的文字
静静地读着作家周振华散文集《温暖记忆》(作家出版社出版)里的篇什,心,动了一下,又动了一下,眼睛开始模糊,泪珠不由地滚了出来。 我与周振华的相处已有20多年的光景了,让我欣慰的是,自2007年以后,我们天天在一起,探讨诗歌,切磋散文,应该说我们的接触已不仅仅是作品本身了,在他身上还有很多作品外的东西深深地感染着我,感动着我,我终于明白他荣获四年一次的“北京市中青年德艺双馨奖”的缘由了,想来人品与作品是吻合的。2010年,当他得知第五届老舍散文奖可获得3000元奖金的消息时,他马上和文联的同志们说,这笔奖金要如数捐给本区流村镇的孤儿院。可在颁奖大会上领取奖金的时候,举办方要扣掉400元税款。第二天我们及时跑到镇里,他将写着3000元的信封亲手交给了孤儿院院长。回来的路上,我问他,奖金不是2600元吗?他说既然说了如数捐,就不能变。他是从工资里补齐了他所说的“如数”。 阅读《温暖记忆》的感觉和状态不是读任何散文都会有的,它一定是什么东西触动了我的内心深处,是弥漫浸透了温暖之光的乡土、乡亲、乡物,也许还有更多更多。我们从中可以读出太多生命细节和心灵律动带来的回望和战栗。仿佛那些日常的琐碎和尘世生存的压力隐退了,继而我们被推碾子的吱吱扭扭声唤醒,也从母亲灯光下穿针引线的眼睛中,看到了爱的绵长和坚韧的厚实。从那挥舞的镰刀闻到了浓浓的枣花香、麦香、果香和炊烟的柴禾香,以及笼罩在大山之中、早出晚归的父亲高大、坚实的身影。 周振华出生在太行山余脉的一个叫西峰山的山村,那里是他童年的天堂。在他眼里,世间唯善,万物皆美。即使流露过忧伤,那也是阳光下的,也是被普照了的,也是带有温度的。有了他,那个乡村不再缄默,温暖在岁月深处生动起来。作家在《母亲那片高粱》中,以那个年代、那片土地上所生活、生存的人物、事物为书写对象,在岁月的回首中寄予苍凉、悲伤、温暖、善良的亲情体悟,同时也注入了对乡土故园的人文打量和关怀,躬下身来在那一块情牵魂绕的热土上深度挖掘着乡村的文化精神。 《温暖记忆》被温暖充盈鼓胀、饱满、散发着。从它的每一辑标题即可品读、感觉出来,第一辑“岁月真情”是作家对亲情割舍不去的情深意浓的倾诉。第二辑“绿色根脉”是作家对有世事沧桑的生命个体进行家园的回望和血亲般的指认。第三辑“原野骊歌”表达了乡村特定的地理空间上的历史记忆和生活底色。第四辑“北京晨曲”饱含对北京的礼赞、歌咏和感恩。第五辑“赤子情怀”,则是作者在路上的行吟。不管写什么,周振华总是将自我的人生体味和生活经验融化到他的书写之中,让字里行间带上作者的体味和气血。这就使得他的散文里乡情、亲情、童情、物情等所有情感互相交融、充盈,其情感结构便多层次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一个气息温暖的故乡被召唤至你的心灵最深处。于是,你就在质朴、平实、干净、自然、沉静的叙述里读出了丰富、复杂和大气。 当然,乡土并非所有的人及物象都是暖色调的,在乡土这个独特的空间里,也不乏冷色调的存在、涂抹和蔓延。工业革命、市场经济毫不留情地打破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作家对强势的现实只能是一种无奈、一种咏叹,在散文中呈现出一种作家对自然、根和精神家园的忧患意识,这或许就是一些文学的有志之士永远不懈的文化命题。 返回故乡就是返回本源。一个作家如能返回本源,必然就会写出有根性、有血脉的作品。周振华写的都是他生活、生命中触碰到的疼、感受到的爱、感受到的不舍;是他对所有诸多事物思考之后,和着血、蘸着情,用心灵的搏动写出的精品。因此温暖,因此感动。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