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文学 >

城市达斡尔人的心灵书写读傲蕾伊敏散文随笔集《情深不寂寞》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骏马》2012年第5期 吴刚(达斡尔族) 参加讨论

作者简介:吴刚,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傲蕾伊敏的故乡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她说:“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达斡尔人,来自嫩江边那块丰饶的土地,那里被乡亲们称为“莫力达瓦”。”“我和妹妹们相继出生,在城市长大”。(《故乡随想》)傲蕾伊敏在城市里读书、工作。80年代初从内蒙古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先后在《内蒙古日报》、《法制日报》、《法制与新闻》杂志工作,是一位高级编辑。傲蕾伊敏工作出色,先后获得了第十二届、第十四、第十五届、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作品编辑奖。不仅如此,她还拥有着文学追求,自2006年至2009年间,她在博客“莫力达瓦吹来的风”里发表了56篇文章。这56篇非同一般的文字书写,干净利落,思想性与艺术性都很强,得到了读者的认同。2011年底,她把这些文章收集在一起,在内蒙古出版集团远方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随笔集《情深不寂寞》。
    傲蕾伊敏与那些出生在农牧林区、长大后进入城市的作家不同,她自小在城市长大,对家乡的认识是通过父母讲述、书本文字、返乡感受得到的。因此,她的作品也就没有了潜在着乡土精神与城市理念的对冲。虽然也怀恋故乡、诗化故乡,但更多的是一种找寻,找寻之后就是强烈的情感撞击。《故乡随想》里写到:“一个初秋的早晨,我乘上一辆旧吉普车,从阿荣旗向北,回故乡。车窗外的景色一如北方的山水般沉静而朴素,没有任何特殊的气质,也没有一丝不同寻常。可是,当坐在身旁的朋友告诉我,车轮已越过两旗的边界,行驶在莫力达瓦的土地上时,我竟然心跳如鼓,泪雨如注。直到这时,我才真真切切地感到,故乡,不再是一个生硬的地名,故乡呵,你是我血脉的源之圣地。我已用脚触摸到你的温暖,我已用心感受到你的热情。”我们从傲蕾伊敏这里读到,她的精神世界里连着故乡的血脉,这是由于源于父母、源于祖先的生命土壤培育了她浓浓的故乡情!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说:“感谢莫力达瓦,那里是我血脉的源,生命的根。”
    由于傲蕾伊敏在城市里长大,因此,她所体会的民族风俗就具有了城市气象。为了能让身在澳洲的父母吃上达斡尔族传统美食柳蒿芽,她想尽办法不远万里把它带去:“那回我去澳洲探望父母,竟然在大外套的口袋里揣了一包晾干的柳蒿芽,那如果被海关翻出来,虽不罚你倾家荡产,也一定让你交出两月工资。为了父母,我是硬着头皮干了。老天没辜负我一片孝心,我终于让那故乡的味道弥漫在南半球一个真正说英语的房子里。再看父母和妹妹们,吃了一碗,又端起一碗。我看到,锅里沸腾着的那墨绿色的故乡的野菜,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欢乐,从心里,一直漫上眉梢。”(《故乡随想》);她还在《怀念牛奶》里,通过家庭居住变迁,书写了城市达斡尔人与牛奶的感情。作为城市达斡尔人的民族生活,与其说是民族习惯根深蒂固,不如说民族情感已经深深植入血管里。
    与此同时,作为民族作家,个体命运又与时代紧密相联。《我的初恋献给“牛虻”》书写了作者精神成长的过程;《包顿饺子用一年》记叙了她下乡当知青的苦涩经历;《诗意骑兵》记录了丈夫部队的多彩生活;《寻你在心路》抒发了对同是新闻人婆婆的怀念。通过傲蕾伊敏对个人成长道路的体察,我们读到当代达斡尔人的生活已经融进了时代变迁的每一个元素。
    作为与时代同步的民族作家,傲蕾伊敏有自觉的艺术性追求。我们知道,选材能够体现作者的视野与胸襟。在傲蕾伊敏的作品里,没有看到她局限在“小我”的视野中,而是看到她站在宏大的场域,抒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来自草原的“五彩传说”》里,热情地讴歌了来自草原孩子们;在《中国人的“哥本哈根”BAKERY》中,叙说了在澳洲奋斗的中国学子。这些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关怀之情。如何开拓散文新境界,达到“一沙一世界”的妙悟,归根结底,是考量作者的思想境界。这几年,评论家韩小蕙在历年一次的散文评述中,都提到散文创作尚缺乏大境界、大气象的作品。散文确实难写,像梁衡这样的散文大家也确实不多。不过,很多民族作家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从傲蕾伊敏的一些作品里就看到了这个趋向。诸如《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书写了参与堪培拉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的过程;《血脉相连山水间》书写了汶川地震后澳洲捐款若干感人的场面。这些有思想、有境界的作品,值得称道。
    散文的另一难点就在它的语言上。傲蕾伊敏一直接受的是汉语训练,受编辑职业影响,她的汉语表达素养很高。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朝戈金在序言中说,“她的语言,漂亮,干净,精准。”的确,她的文章语言鲜活,富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作者在《岁月风沙迁徙路》里,对达斡尔人从东北迁徙到新疆发出慨叹:“无法想象,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扬鞭策马时,胸中充溢着怎样的壮志,更难想象,那些柔情似水的勇士的妻子们,拉家带口,蹒跚上路后,怀揣着何等豪情。他们舍弃家园为国之社稷,其情可鉴日月,其忠可映河山!”从这段情感抒发,可以看出傲蕾伊敏的语言表达简洁、有力!谈作者的语言表现力,不可忽略的是作者拟题的能力,看题目《心在奔跑梦飞翔》、《草原,离开你就没了亲娘》、《岂止绿意播春光》,我们能感到作者善于扑捉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当今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要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读傲蕾伊敏的文章,无论是看题目还是看内容,都能感受到她成熟的语言驾驭能力。
    傲蕾伊敏的成功汉语书写,为达斡尔族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今民族文坛,达斡尔族作家较为活跃,在莫里达瓦还出现了达斡尔族女作家群。傲蕾伊敏的作品虽属女性散文,但有另一番意义,那就是属于城市达斡尔人的心灵书写。傲蕾伊敏没有刻意地表现民族性,而是自然而然地表现一个在城市长大的民族作家所见、所思、所感,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我认为,傲蕾伊敏散文随笔集《情深不寂寞》更大的意义在于她代表了城市里长大的民族作家的心灵书写。他们既紧跟时代的脉搏,又关注着自己的民族根系;他们既自然地融入城市人群,又热切地回望民族故土;他们既有宽广的社会视野,又有熟练的汉语表达,这个群体的作家文学是值得研究的!

 

责任编辑:张雨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