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现时代的青年精神(文学聚焦)——由阿信及张展所想到的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聂梦 参加讨论

    1
    小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天然拥有一张时代的面孔。如果没有现代世界的兴起,没有探险、发明、工业化、征服和暴力,我们就不会结识堂吉诃德,如果人类未能飞行、画面无法活动、声音不曾在空气中遥遥传递,作家们就不必因时代的节奏而调整步调,文学史册中就只须辑录下狄更斯和艾略特——那些属于马车代步时代的人和事,而错失K先生或吃着著名小玛德莱娜蛋糕的马赛尔。必须承认,在卷帙浩繁的优秀乃至伟大的文学文本中,每位文学“新人”的呼吸,吞吐的都是时代的空气。无论举起长剑刺向风车,还是由一口蛋糕展开大段回忆,他们的举手投足,终究要收纳到时代巨大的身影里。而今,属于中国的时代正上演着巨变。奔走于其中的人们所携带的面貌、分量、色彩、范围与日俱新,与之相匹配的中国文学,也在不断地自我展开,日渐丰盛、开阔。有论者称,20世纪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世纪,中国的小说家自那时起便开始学习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思想、体验和表达。然而,就在今天,置身于声势如此浩大的时代声息中,我们却迟迟未能收到来自文学“新人”的消息。换句话说,在当下文学已然贡献出的青年形象里,“新人”常常缺席。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长久以来,或者说近20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青年形象摹写,始终为一种成见所支配——我们对于多义、复杂乃至混沌,从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而在单纯、热望和一往直前面前,却留下了大片的沉默。这种选择性的无视或退避,与小说家们美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等等焦虑有关,与将个体从宏大叙事打捞出来的冲动和责任感有关……它最终将自己卷入了一个悖论里:它所衍生出的对失败的偏好,本意是为了丰富文学的面相,最后却众口铄金地达成了单调。于是,具体到青年身上,各种“无力青年”“无为青年”甚至“失败青年”的形象如约而至。小说家们对于青年群体的外部考察与观照,缺乏细致辨认的耐心,缺乏切实的理解和同情,一不小心就滑落到大众文化、消费文化或青年亚文化的框框里。而青年的自我审视,又往往过于耐心,过于自我理解和同情了,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物的现实精神、成长动力和行动的勇气,有些甚至直接演变为碎片青春的自我哀怜。如此往复,人们对于时下文学作品中青年形象的认知,不得不简化为一系列形容词:无序的,迷惘的,怀疑的,不知方向的,不明所终的。
    迷惘和怀疑不是不能谈。它们本身也是时代的面孔之一,自有其意义与价值。但眼下的疑问是,我们的青年除了愁苦嗫嚅、自怨自艾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表情和声音?答案是肯定的,但却几无事实。所以眼下的情况是,在小说里,在最应当展示人类无穷可能性的文学里,一百张生动的年轻面容正在合唱着同一段旋律。想法、风格迥异的小说家们为了重建主体性而付出的苦心孤诣的创造,非但没有让笔下人物的表情清晰独特起来,反而越变越模糊,直至退融到色调单一的背景板里。
    我们早已过了用一个人物命名一个群体、用几个人物俘获所有想象的时代。倘若在文学中,为了破解旧的俗套而形成新的俗套,并任凭这新俗套一直延续下去,那么恐怕就真的是“一百个青年有一百个失望了”。它引发的不仅仅是文学形象的同质化,更会将小说家们的写作带入到一种无所建树的精神的虚无里。一种无目的、无将来、为否定而否定的虚无。这首先是写作本身的问题,但它也提醒我们,或许我们的青年,或者我们的时代,在这一方面也出现了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