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新乡土写作”渐成热潮(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人民日报 刘亚涛 参加讨论

    “70后”作家是写作主体
    早在2015年,“70后”青年作家叶炜“乡土中国三部曲”《富矿》《后土》《福地》的出版,就已经引发了广大读者和业内专家对“新乡土写作”的关注。《中华读书报》在对叶炜的访谈中,提出了“当下中国需要一种新乡土写作”的倡议: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现在的中国正面临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转型。但无论乡土中国还是城乡中国,都有一个“乡”在里面。“乡”是中国的底色所在,即便是在已经充分城市化的地方,仍旧有着乡土的痕迹。现在的中国,依旧是处于乡土时代;现在的农村,依然是最需要作家去关注的地方。这些,决定了中国文学的乡土底色不会改变。无论从文学审美维度来看还是从读者需要来说,新乡土文学依然是文学的主流。
    在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一拨作家当中,相对于城市书写来说,持续进行乡土文学写作的并不是很多,这一方面与他们在城市工作、生活,渐渐与乡村远离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方面,就是他们缺少能够触发写作热情的乡村经验。70年代作家的特点是:身体在城市,精神在乡村,灵魂在路上。这一代作家中的大多数人有过乡村的生活经验,但为了工作和生活,来到了城市,这导致了他们的精神和灵魂经常在乡村和城市之间徘徊。在徘徊中,许多作家舍弃了乡村,转向了城市写作。但仍然有不少“70后”作家仍旧在坚守着乡土书写,只不过他们的这种乡土书写有了一种新的质地,那就是新乡土元素。
    不管怎么说,因为独特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这一批青年作家在书写新乡土中国方面有着十分独特的优势。他们深爱乡土中国,熟悉中国当代农村,都有着乡村生活的经验,而现在也都在城市工作。在他们的笔下,展现出了新的乡村图像,呈现出了新的乡土特点。他们的这些作品,是纸上的乡村,更是生命的流淌。这些 “新乡土写作”长篇小说作品,共同构筑了当代中国“新乡土写作”的盛大图景,为当代中国文坛输入了一股清新之风。
    新乡土写作前景广阔
    纵观当下文坛,城市书写愈演愈烈。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当代作家阵容里面,就所取得的文学成就而言,仍旧以书写乡土的作家为主。我们不认为乡土小说会消失,相反认为乡土文学在一段时期内,会得到强化。它可能会越来越小众,但一定会更加刻骨铭心,也会出一些好作品。当代中国说到底还是乡土中国。在当今中国各阶层里面,三代以内不和乡村发生联系的不多。这种联系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还有精神层面的。
    当代作家队伍里,莫言、贾平凹、阎连科等都是写乡土的高手。对于年轻的作家来讲,新乡土写作是一座有待于进一步开发的文学富矿。
    当然,在一个杰出作家那里,写什么越来越不那么重要,怎么写变得越来越突出。但一个客观事实是,当代青年作家同时能写好城市和乡村的杰出作家确实不多。对于有志于书写当下新乡村的青年作家而言,当务之急是要踏踏实实地扎根本土,从乡村出发,挖掘自己的童年记忆或当下乡村体验,娴熟使用不同于传统乡土写作的现代文学手法,对这些记忆资源进行较为成功的转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