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长篇小说:立足本土,面向传统(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於可训 参加讨论

    化用本土资源的艺术取向
    因为作家的文化视点落到了整个民族文化的“大传统”上面,所以,整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就成了这期间长篇作家开发取用的对象。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回到“原始的‘书’”。韩少功在结束了他的“文学寻根”之后,也顺藤摸瓜地走进了中国文化传统深处。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不但化用本土资源,创作了两部具有独特文体学价值的长篇小说《马桥词典》和《暗示》,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关于长篇小说的文体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他说:“我一直觉得,文史哲分离肯定不是天经地义的,应该是很晚才出现的。我想可以尝试文史哲全部打通,不仅仅散文、随笔,各种文体皆可为我所用,合而为一。”在《马桥词典》中,他“打通”了文学和语言学(马桥方言)研究,《马桥词典》因而既是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本关于词语的书”。因为“需要剖示这些词语的生活内含,写着写着就成了小说”。在《暗示》中,他“打通”了文学和哲学研究,因而《暗示》既是一部长篇小说,又是“一本关于具象的书”,在这部“书”中,他要探讨“那些言词未曾抵达的地方,生活到底是否存在,或者说生活会怎样地存在。”之类的哲学问题。因为“需要提取这些具象的意义成分,建构这些具象的解读框架,写着写着就有点像理论了”。
    此后,在其他作家的创作中,也有类似的情况出现,如阿来的新作《瞻对》,作者自己对它的文体定位虽然是“纪实文学”,但实际上却是一部“打通”了文学和历史的长篇小说。
    主张“打通”文史哲,回到中国古代“原始的‘书’”的状态,是近期长篇小说文体创作的一个大胆的设想和尝试。这种设想和尝试意味着中国全部文化遗产都将向长篇小说文体敞开,供长篇作家任意取用。文史哲不分,本来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著述传统,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文”“笔”的区别,文学才逐渐从这个文史哲不分的混成体中分离出来。但即便如此,后代流行的有些文体,如笔记这种独特的散文文体,仍未能将文史哲彻底分离开来。中国古代这种文史哲不分的著述传统,从某种“纯文学”的观点看,可能影响文学文体的艺术纯粹性,但正因为文学从文史哲的混成体中分离出来之后,太过强调自身的纯粹性而不免画地为牢,为自己定下了许多束缚手脚的禁忌和规矩,影响了文学文体的发展和进步。从一个更新的意义上,重新回到这种文史哲不分的“原始的‘书’”的状态,是破除这些禁忌和规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也是一次“文体的大解放”。
    化用史书体例。有借用编年体史书体例者,如方方的《乌泥湖年谱》、迟子建的《伪满洲国》等。这些作品借助编年体的史书体例,依年序次,记录所叙年代之事。但所叙之事,并非史实,而全属虚构,故用的是小说的笔法。这样的写法,较之一般依线性时间叙事的小说,易增加其所叙之事的真实感,使所叙之事更贴近历史。有脱胎于纪传体史书的,如张炜的《外省书》,这部作品共分十一卷,每卷以一个人物(本名或外号)命名,既是一个叙述的角度,又关乎这个人物的生平和命运。这样的写法,与此前有过的多重第一人称叙事不同,是对纪传体史书体例的活用。通常认为纪传体史书所记只是人物的生平,其实也是历史叙述的角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张炜的《外省书》与纪传体史书有异曲同工之妙。
    化用其他文史典籍。有采用地方志写法的,如孙惠芬的《上塘书》,这部作品用九章的篇幅,分别写到了“上塘的地理”“上塘的政治”“上塘的交通”“上塘的通讯”“上塘的教育”“上塘的贸易”“上塘的文化”“上塘的婚姻”“上塘的历史”,把上塘作为人物,写出了一个村庄的“精神志”。有斟酌取用历法、农书和风俗志写法的,如郭文斌的《农历》和李锐的《太平风物》。《农历》顾名思义是写四时节气,类似于古之《荆楚岁时记》,但所写又并非全是岁时节令、风物故事,而是人的生活和存在方式。《太平风物》则用一种“超文体拼贴”的方法,把“图片和文字,文言和白话,史料和虚构”,都拼贴在一起,以连接“历史的诗意和现实的困境”,表现作者对文明失落的忧患和悲怆。作者虽将其定位为“农具系列小说”,但因有一以贯之的结构和主题,仍可以长篇小说视之。也有依托古书结构的,如贾平凹的长篇近作《老生》将《山海经》的文本结构直接转移到小说中,作为小说的叙事空间。
    化用笔记文体。如果说上述文体跨越,大都不出传统史(编年体、纪传体)、志(地方志、风物志)的范畴。那么,对笔记这种独特文体的转化和利用,就使得这期间长篇小说的文体实验,进入了一个更为广大的文体空间,也获得了更大的叙事自由度。笔记在中国文化著述的“大传统”中,是一个十分独特的文体,按西方的文体标准,可以说是散文,在中国传统的文体观中,也属于“散体文字”的范畴,其中有人物有情节的,后人按西方的标准,称其为小说(“笔记小说”)。其实在中国古代,笔记本来就是“小说”家族的一员,只不过中国古人所谓的“小说”,与西人所谓的“小说”有所不同罢了。
    正因为笔记本身就是一种“跨文体”的文类,它的写法几乎涵盖除正统诗文和经史之外的所有写作领域,可资转化利用的资源,也远较其他文体为多,因而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起了作家的广泛兴趣,曾出现过一个“新笔记小说”创作的热潮。但其时的创作,多见于短篇小说,虽然也有如贾平凹的“商州系列”连缀起来,已具中长篇规模,但毕竟不是有意识地利用笔记体创作的长篇小说。真正对笔记文体有比较深入独特的认识,且化用于自己的长篇创作的,是韩少功和他的《马桥词典》《暗示》两部长篇小说,以及叶广芩的《青木川》等作品,如果说,《马桥词典》和《暗示》,是“掇拾旧闻”“记述近事”,那么,《青木川》就是对历史的考订和辩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