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我们认同或相信“文学批评”是一种精神与思想活动的话,我们就该反省或自觉文学批评写作中的界限问题。每一位批评者的阅读经历、思想资源与精神趣味都是“独异”的,尽管批评者们可能在最基本的一些问题上存在着“共识”,但在这仅有的共识之外,可能在批评者间呈现更多的是“差异”。但我们看到的批评文章,却往往是以“共识”为主的,这种共识不仅体现在文体风格、对作品的评价,也体现在批评对象的高度重合上。我以为,批评对象的高度重合这一问题,是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与自省的。或许,这些被批评的对象都很重要,但这些重要的对象未必都适合每一个批评者。作为精神、思想活动的文学批评,批评者应该与批评对象间有一种“契合”的关系,只有具备了这种在思想、精神上的契合关系,批评者与批评对象间才会产生真正的精神、思想的共振。这样的文学批评才是有血肉的,也是有精神含量的。也正因为此,我们应该尊重批评的“界限”、认识批评的“限度”。我以为,这是我们从事文学批评的一个基本前提与职业自觉。当然,伴随着自身的阅读与经历、境遇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思想结构也会出现变动,或者批评对象本身刺激了批评者的“潜在因素”,自然批评的对象也会随之调整变化。批评的界限会是变化的。尽管批评的界限会出现变化,但批评的界限意识是我们要时常记起的。 二 我们现在对当下的文学批评有一个集中的不满与诟病,就是批评文章写得不够“好看”,不够“好读”。批评文章的晦涩难懂,缠绕繁冗,已经让大家对文学批评敬而远之或者怒目而视了,所以我们现在才重提那些“好看”、“好读”、充满感性、灵性的文学批评。尽管我们都很欣赏那些才华横溢、酣畅淋漓的批评文章,但是我们还是禁不住要追问,除了“好看”、“好读”之外,还有哪些因素来支撑文学批评这样一种文体或这一职业存在的根据,换言之,仅靠“好看”与“好读”足以支撑文学批评的存在价值了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理想的文学批评,在“美文”之外,还应该为我们提供知识或思想上的增量。这种知识、思想增量的获得,是“美文”所无法独自完成的。当批评面对文本时,一方面要见其所见,另一方面还要见其所未见,而这“未见”就是批评文章带给读者的知识、思想增量。文学批评固然要好看,但更要有洞见。给读者带来文本之外的精神、思想增量,是文学批评作为文体与职业存在的一个内在理据。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