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认知,缺乏正确的历史观,作品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脱离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对事物进行简单机械的价值判断;或者为了表现所谓的深刻性,对现实生活进行一味地否定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可不可以对现实生活中落后丑恶的现象进行批评,而是从什么样的出发点、以什么样的态度进行批评;我们要把具体问题与现实本质区别开来,要在正视现实的同时,着力表现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力量;在批评落后的同时,给人以信心与希望 ●面对今天的时代,我们应具备时代敏锐性,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奋斗中收获灵感,发现美,这就要求我们走出个人的小天地,走向人民创造历史的大世界,不能用“无端的想象”来描写历史、表现现实,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现实幻灭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防止历史悲剧的发生,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文艺无疑发挥着重要作用。文艺如何表现我们的时代、表现我们的历史与未来,与一个民族的历史认知、历史传承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进一步说,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认知。 目前,我们的创作中已经涌现出一些表现中国发生巨大变革、历史进步的重要作品。但是,毋庸讳言,这样的作品仍然不多,其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丰富性,以及对历史发展规律表达的科学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历史观的偏颇带来创作的误区 作为一个深具创造力且热爱和平的民族,五千年来,中华民族不仅通过努力使自身得到发展进步,也为人类的发展进步做出了杰出贡献。对此,我们应该充满自信。但是,对于这样的历史,还有不少人不了解、不理解,我们的文艺创作在历史认知和历史表达上还有欠缺。具体来说,创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缺乏全面系统的认知,对中华文明价值体系的历史价值、现实意义与生命力了解不够,对中华文明之于人类历史的伟大贡献知之不多,以致缺乏文化自信,看不到中华文明所具有的优秀品格、伟大贡献,看不到中华文化所具有的韧性、活力及现实意义,漠视或忽略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艰辛努力与取得的成就。 体现在文艺作品上,或者在表现中国现实的时候,只满足于简单地表现中国存在的问题,机械地用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阶段性历史任务来对比中国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忽略了或者并不了解发达国家是如何走上发达之路的,是经过了怎样的历程才发展起来的,更没有研究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先发国家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条件,采取了什么样的手段,经过了怎样的阵痛才完成了这样的转型。这种对历史的茫然使我们的一些创作对中华民族的表达存在一些误区,反映出历史观的偏颇与价值判断的虚弱。或者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脱离历史发展的具体条件,进行简单机械的价值判断;或者套用某种既定的观念作为标准,虚构看似真实的故事;或者把人物自身的缺陷放大,描写无望的人生;或者为了表现所谓的深刻性,对现实生活进行一味地否定,等等。总之,读这样的作品,难以使人认识我们民族所具有的智慧、力量与希望,难以传达出使人民团结、振奋、向上的精神。 要真实地表现历史,描写社会,并揭示中国发展的未来,就需要很好地思考: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品格是什么?为什么中华文明从未中断,并不断显现出旺盛的活力?在民族复兴的艰难进程中,为什么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才重新获得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强盛,其原因及背后的必然性是什么? 要对中国的历史及发展规律有正确的认知,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近代史,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史,不仅要懂得中国的历史,还要了解全人类发展的历史,要通过比较来看待中国的历史。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全面地、系统地、辩证地、历史地看待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历史,我们才能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得出实事求是的结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