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诗经〉》李山 华一欣 著 中华书局 中国古代有诗篇记录,是从西周开始的。这有其特定原因。简言之,诗篇之所以能被记录,是精神文明上升到一定程度的结晶。让我们看下面一则故事,关于盖房子的仪式。因为恰好《诗经》中有关于盖房子的诗篇,方便观察商周两代精神文明的显著差别。 盖房有相应的仪式,始于新石器时代,至今犹然。商代修建房屋,特别是重要房屋的仪式,总是伴随着杀人现象。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描述:考古队从殷墟乙组21座宗庙建筑群中发现了商代建房的步骤为:先挖基,挖坑,用小孩4具,犬12具;之后置础,其中三座,用人2具;之后安门,内外两侧用人,其中5座共用人50具;最后为落成典礼,128坑,用活人378具。总计乙组宗庙群落用人牲641具。这就是考古为我们展示的殷商盖房子的情形,其阴森恐怖一如墓葬的人殉,也是用活人的生命为建筑祈求福祉,其蛮昧更不下于墓葬殉人。 那么,西周人盖房子又如何?首先要说的是,在今长安丰镐和周原等地都发现过一些大型贵族住宅基址。然而,就迄今为止的西周考古发掘而言,还未发现过建筑“用人”现象。《左传》说周人信奉“六畜不相为用”的祭祀原则,看来有根据。殷修建宫室,用制造冤魂的方式为建筑物禳灾祈福。那么,周人既然放弃了殷商的做法,他们又如何为新的建筑祈求吉祥如意呢?回答是:用优美的诗篇。 《小雅·斯干》篇就是这样一首为建筑祈福的篇章。诗作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近3000年了。《毛诗序》说诗篇是“宣王考室”的作品,所谓“考室”就是为宫室落成写诗。诗篇第一章是这样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丛生)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图谋)矣。”“秩秩斯干”,“干”就是涧,溪涧的涧,山涧有溪水;“秩秩”是水清澈、有波纹的样子。房屋建筑讲究靠水而居,这就是诗篇表现的房屋近景。远望,则是“幽幽南山”。“南山”是终南山,“幽幽”是在传达远看山景的感受。两句八字,展现的是一种优美的意境,能将读者的心带到心旷神怡的境地,让人的灵魂暂时出窍,享受自然天地之美的浸润。这样的诗句,是身处鬼魅缠身的状态时作不出的。盖房子不再杀人禳灾,代之以歌声祝福,毫无疑问,这是精神在摆脱了鬼魅缠身后获得的能力,是心灵解放的结果,是内在文明水准提高的表现。 这只是《诗经》内涵的一部分。作为文明进步的精神产品,《诗经》蕴含着更多民族文化最基本的追求。例如《关雎》这首位列“三百篇”之首的作品,许久以来很多选本都说它是“爱情诗”,其实是似是而非。诗篇确实表达了男女情感,却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爱情,应该是夫妻之间的恩情,相似却不同。道理是:首先,篇中“君子”与“淑女”对举,不是表达“爱情”应有的口吻;其次,篇中“琴瑟”与“钟鼓”对举,暗含着典礼的场合。所以,诗篇是周代婚姻“六礼”中“亲迎”一节的乐章。诗篇开始两句也不是景物描写,作为“比兴”之词,这两句是说,当捕鱼的候鸟来到北方河流沙洲上的时候,春天到来了,万物生长的季节,也该是男女结合的时候了。《关雎》之所以被排列在《诗经》的开篇位置,是因为它歌唱的是夫妻和谐。古人认为,家庭是人伦之本。好家庭是培养社会好成员的学校,这样的逻辑,《论语》表述得最清楚,然而其观念的起源,却可上推至《诗经》的篇章。因此,《关雎》作为《诗经》的开篇,绝非偶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