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译本的接受效果是传播和翻译过程不可分割乃至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达到预期的接受效果,传播和翻译过程才能得以完成,文本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学和文化输出才有意义。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文学外译与推广一直广受关注。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设立与制定各类大型译出与传播项目和计划,中国文学作品在“走出去”的道路上不断取得突破。但与投入力度与推出数量相比,译本的传播和接受成效并不容乐观。 首先,就销量与阅读量而言,译出的作家不少,但销量并不多。中国文学作品在实体书店和网上的销售成绩低,海外公共图书馆可供借阅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翻译作品更是屈指可数。其次,就影响与评价而言,中国文学的译本并未真正走入外国读者当中。海外购买中国图书的群体主要还是在海外定居的中国人,其次是一些海外图书馆,再次是高等院校等学术机构。 译本的接受效果是传播和翻译过程不可分割乃至最为重要的环节,只有达到预期的接受效果,传播和翻译过程才能得以完成,文本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文学和文化输出才有意义。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方能达到外译与传播的预期效果。 以接受环境为坐标遴选作品 首先,要开展国外主动译入中国文学作品的案例研究,包括动机、译者、渠道、效果四个方面,以期为我国对外文学传译战略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次,要重视比较翻译案例研究,特别是对其他非通用语种国家、存在翻译逆差的国家的成功译出案例进行研究。再次,要重视国外出版市场的考察与研究,包括书展、资助项目、版权贸易、出版社遴选图书、热销书单排行榜等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外翻译中国作品的研究,包括图书主题、出版时间、出版社出版数量等。最后,还应重视国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引发的思想潮流变化。社会思潮的变化,会引发文学作品新的需求转向,及时捕捉这些新动向,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文本遴选方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1945年在美国的出版之所以大获成功,就在于其应和了美国战后思潮,翻译文本中蕴含的丰富的东方文化,为美国民众构建了一幅别样的市井生活长卷。 在遴选对外译介的中国文学作品时,一方面要参考接受方对作品主题的选择,包括国外出版商的选题权重、畅销书单、排行榜、海外汉学家的建议、学术评论与大众评论。例如,捷克汉学家提出,希望中国能够为当代捷克青年读者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学体裁和文化形式,而很多海外出版商在书展上也会对中国作品“定制主题”,提出除了古典文学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土小说以及历史题材小说之外,当下的外国读者更想看中国“现代的”、“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希望读到中国都市生活作品。可见,典籍虽然承载了中国文化输出的重任,而现当代文学作品、与国际读者生活更为贴近的作品,在富含中国文化特色的同时,也更能激发国外读者的阅读兴趣。 另一方面,还需重视创作者的国际化视野。鼓励创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提高文学作品的国际化程度,例如,村上春树代表了日本作家对世界文学的接纳与学习。此外,在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时,深入挖掘受众的共通之处,不仅可以将中国文化传播出去,更可以与国外读者进行深入平等的精神对话,赢得国外读者的理解与尊重。例如,《人民文学》杂志的英语版PATHLIGHT参加2015年的纽约书展时,很多作家提出中国作品不仅要传达中国声音、中国故事,还要让国外读者看到中国作家的创作有世界气场。作家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写作者、发展历程的记录者,还是人类共同话题的创造者。而且,具有国际视野的作品,具有较高可译性,这也直接关系到译文的质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