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优秀作品的品相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光明日报 胡友笋 参加讨论

    因文化传统、时代背景和审美取向等不同,关于何为优秀作品的评判往往见仁见智。但这并非意味着不能就此达成相对一致的看法,称得上优秀的作品还是有其可被共同认可的基本特征。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要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精品之精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一部好的作品,应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这些重要论述,以宏阔的视野、深刻的洞见和富有概括力的语言,指明了优秀作品的基本品性,为我们提供了甄别和评判优秀作品的重要遵循。
    筋骨、道德、温度是优秀作品的刚健脉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作品的境界,在于筋骨、道德和温度。有筋骨,就是作品对历史理性、社会正义和醇正人性的坚实表达。有道德,就是作品传递着向上向善的价值观。有温度,就是饱含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忱,充满着人性的光芒。作品有了筋骨、道德和温度,就有了挺得起、立得住的生命气象,就能通向深微的人心,激发人们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砥砺道德理想,给人以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激励,就能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赞扬鲁迅先生:“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这种精神上的硬度和韧劲以及人性上的醇正和热忱,正是伟大的作家艺术家之所以伟大的根本所在,也是一切伟大作品之所以伟大的艺术质地。屈原、杜甫、鲁迅、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传世经典,正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力量、道德光芒和人性温度,大大地高出了自己时代的平均水平,远远地超出了自己时代的精神边界。有筋骨、道德、温度的作品,就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扫除颓废萎靡之气。
    精深、精湛、精良是优秀作品的丰盈气象
    举凡优秀的文艺作品,必定是在创作态度、思想内容和艺术表达上追求精品意识的结果,必定是充实而不空洞、丰盈而不僵硬、细致而不粗糙。精品之“精”,就在于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
    思想引领和精神追求是艺术的灵魂和根本,缺乏表现心灵的深度,作品很难产生感发人心的力量。思想精深,就是创作者自觉站在历史的高度观察社会、思考人生,以美的力量和形式揭示社会人生更为内在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以此烛照现实、启迪智慧。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艺是以审美的方式观照世界,创作者的深刻认识和思想必须按照艺术规律内化于感性艺术形式中,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艺术精湛,就是“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与作品“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完美融合(恩格斯),以此达致“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王国维)的艺术佳境。否则,作品就容易变成思想的传声筒、概念化的口号或者生硬说教。文艺最讲求“于细微处见功夫”,文艺精品乃创作者用心用情下苦功夫精心打磨的产物。所谓“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反复推敲,贾岛方觅佳句;“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用心浇灌,曹雪芹终铸宏著。制作精良,就是作品显示出精益求精的细腻而非胡编乱造的粗糙,是“讲究”而非“将就”。唯其如此,作品才能向着“精品”“高峰”迈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