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写作,看似热闹繁荣,事实上存在着泡沫泛滥、创新匮乏等症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作家淡化了短篇小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 ●在生存困境的挤压下,短篇小说创作已经逐渐丢弃一些固有的优势和特征,但是新的审美品格尚未建立起来,现实性、深广度及多样性都被自我淡化,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创新动力都有所减弱 ●短篇小说文体蕴含了强劲的创新潜能,它不仅促进自身文体的变化、演进,同时也引领中篇、长篇小说的变革、发展。重振短篇小说,引领文学创新,需要外部环境的优化和内部力量的激发 在交响乐的演奏中,人们常常会听到一种清雅的乐音飘然穿越、从始至终,这就是第一小提琴。短篇小说之于小说家族乃至整个文学,恰如庞大乐队中的第一小提琴,它形体小巧、声音单纯,却往往起着引领整个乐队、提升整支乐曲的作用。 小说创作需要寻找引擎 当下的小说乃至整个文学写作,看似热闹繁荣,事实上存在着泡沫泛滥、外强内弱、平庸芜杂、创新匮乏等突出症候。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而又未被人注意的内在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作家淡化了短篇小说的创新意识与写作。短篇小说具有独特的地位、价值和功能,它是一个作家走向创作成熟的基石,是一个时代的小说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引擎,因此有评论家把它称为“小说中的诗”、文学中的“轻骑兵”。但上世纪90年代后,伴随文学的边缘化,短篇小说滑向边缘的边缘。二十多年来,短篇小说当然也有探索、有进步,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不过整体而言,它是平庸、保守、衰弱的,失去了短篇小说应有的思想和艺术的创新能力,进而牵制了小说乃至文学整体的锐气,而这一态势又影响着社会审美趣味的净化和提升。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科技文明和城市文化的嬗变,无疑是一场剧烈、持久的历史转型。相应地,一度作为文学主流的乡村文学也在向现代城市文学转化。面对转型,作家是作出了探索、付出了努力的,但其成就与时代的发展也是不匹配、不相称的。譬如长篇小说创作活跃,产量巨大,但真正能够深入到社会核心,扣准生活脉动,具有思想力度的作品并不多。譬如在表现世俗生活、人的欲望方面,不少作品热衷于描摹物质的强大、生存的艰难、欲望的释放、心灵的纠结,忽视和削弱了社会的进步、精神的力量和人性的超越等等。譬如在传统的乡村文学向现代城市文学的转型中,业已式微的乡村文学还没有找到新的生机和出路,但事实上乡村文学并不会“终结”,它依然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价值。 而走向兴盛的城市文学则处在盲目生长的阶段,相当一部分写作者缺乏自觉的城市文化意识,在思想上、艺术上远未形成自己的写作范式。小说创作思想的浅薄化、内容的世俗化、叙事的粗俗化,已成为突出问题。 与中篇、长篇小说相比,短篇小说的境况和表现不尽相同。20世纪90年代之后,短篇小说受到“冷落”,比如文坛风气重长篇巨著而轻短篇文体,比如文学刊物压缩短篇小说版面、出版社不愿出版难以盈利的短篇小说集,等等。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短篇小说构思难度大、写作产量低,难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无形中也削弱了作家的写作积极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