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还原真正的文学历史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艺报 贺仲明 参加讨论

    最近读到段崇轩著的《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下简称段著),感觉它在建构真正文学历史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段著的思想中心非常明确,就是立足于短篇小说艺术来进行历史建构。在“绪论”部分,段著就细致展示和辨析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在当代文学60多年间的各种观念和历史流变,剖析其得失。此后,更是始终围绕着“短篇小说艺术”展开历史叙述。这中间,可以感受到著者对短篇小说艺术的深切关注和独到思考。比如在“绪论”中,著者对短篇小说艺术类型的看法就颇具理论深度。在各时段历史书写中对一些作家作品的分析更是精彩。典型如对“文革”中登上文坛的青年作家创作的辨析,既充满理解之同情,又很深入贴切。此外,对赵树理、浩然、韩少功、史铁生等作家作品的论述,也是将人与文相结合,将小说艺术融入艺术分析当中,见解很独到。所以,阅读段著,可以清晰地领略到短篇小说文体在60年间的艺术历史,辨析其观念和形式的演变轨迹。
    当然,以艺术为中心并不排斥历史纵深度,或者说,历史的深度和时代的宽度还可以加深对文学艺术内涵的理解。在段著中,表现之一是与现代文学史的高度融合。段著虽然写的是1949年以后的当代历史,却始终将视野放在整个新文学的背景之上,将现代作家对短篇小说的论述和创作实践融入其中,既作为一种思想资源,也被用来与当代文学作比照。正如早就有学者指出的,如果没有现代的背景,审视当代文学是绝对不可能真正深入的。而段著所具有的强烈现代纵深意识,不只是使其论述更具完整性,也强化了著作本身的历史和思想厚度。表现之二是将短篇小说艺术演变与具体时代背景进行了必要的关联,正如作者所说:“短篇小说60年的风雨历程,不仅显示了文体本身的演变轨迹、内在规律,同时也折射了中国当代60年的政治风云、时代更替、文化沉浮、人心流变。”作者的视野立足于艺术本体,却不局限于此,在谈论短篇小说艺术变迁时,密切扣住各个时代的历史文化状况,特别是细致剖析作家的复杂创作心理。这样的写法,将短篇小说置身于文化、社会、心理的立体空间中,始终不脱离艺术的重点,却又具有更宏阔的视野,使人对其艺术流变看的更透彻。在一定程度上说,段著既展示了短篇小说当代演变之状貌,又揭示了这种状貌之形成原因。
    作为一部历史书写,如果没有足够的史料,再宽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想都难免会有局限性。这一点,对书写当代文学史尤其重要。因为书写者和书写对象距离近,不以史料说话,很难做到立信和服人。而且,当代文学历史并不像时间切近那么简单,很多历史真相还处在迷障当中,很多资料也还被湮没,需要研究者的细致爬梳。段著在这方面有非常好的自觉意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他自上世纪70年代就热爱和关注短篇小说,从新世纪以后更是专业研究短篇小说,进行了多年的创作跟踪研究。为了撰写这部著作,他花了整整8年时间。作者的努力效果充分体现在著作当中。它对短篇小说历史的梳理清晰完备,背后投射着的正是作者付出的大量资料搜集,以及对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和辨析。这其中我以为最见功力的是对“文革”短篇小说的梳理。很多人认为“文革”期间完全没有文学,一些文学史甚至将之完全忽略。但段著却以详尽的实例,让人们看到了其文学创作的某些面貌,潜在地展示出它与新时期文学之间的复杂关联。另外,段著对新世纪短篇小说的书写颇具见识,也相当用力。因为这些年的短篇小说创作数量庞大,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和资料准备是绝对难以做出准确认识的。
    我们很多人都在呼唤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建构真正深入的当代文学史。在这方面,段崇轩《中国当代短篇小说演变史》自身具有很突出的价值,也足以启迪更多当代文学学者投身其中,为这一工作作出更大的贡献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