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伪崇高不等于遗弃真崇高 张江:我们承认,在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崇高曾经被引向歧途。缺少人性温度的“高大全”“假大空”一度被视为崇高的标志。这种人造的“伪崇高”严重败坏了人们的胃口,对它的清算和反思符合文学发展的需要。但是,破除伪崇高不等于遗弃真崇高。历史发展的极端之处就在于,它在清算伪崇高的同时,将真正的崇高也一并抛弃掉了。 李国平:崇高的精神追求与美学向度,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也是体现于历代名家名作中的精神气韵。由庄严、高尚、博大、雄浑等元素构成的崇高美,是中国历朝历代的文人必欲追求的,更是“五四”以来的新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气蕴、时代的美学标识,崇高的美学血脉一直贯穿新中国的文学,是新中国文学的主旋律和主色调。 然而,当代文学在演进过程中,伴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文学的精神形态与生态都处在不断的裂变中,不断泛化,持续分化,乃至出现了样态的混杂与形态的混沌。其中一个显著的倾向,便是崇高遇冷,崇高缺失。在许多文学创作者和批评者那里,避谈崇高,羞谈崇高,似乎崇高只是一个古典的概念,只属于过去,现在已经不合时宜了。 崇高的缺失,与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曲解有关。新时期文学曾经走在思想解放的前列,得时代风气之先,为否定“文革”造神运动和“假大空”文学做出了突出贡献。就是在破除个人迷信、反极端英雄化、反“假大空”文学的思潮中,文学开始有意消解崇高,疏离崇高。这实际上是对新时期文学精神的误读和曲解。破除伪崇高并不等于不提倡真崇高,相反,要大力弘扬崇高,赋予文学以深沉、刚劲、宏大的追求。新时期文学伊始,鲁彦周、蒋子龙、张承志、张炜、路遥等一批作家的创作,抒写着平凡中的崇高,讴歌推动历史前进的进步力量,他们的创作,是对伪崇高的否定,是对崇高传统的接续。今天,应该纠正关于崇高的误读和曲解。 讨论崇高的缺失,不能回避的是“躲避崇高”的思潮,它始于对王朔小说个案的讨论,但却以思潮形态流布深远。应该承认有些对王朔创作的描述和判断,是客观而准确的,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令人不解的是,明明是反思王朔作品不足的提法,却又在流传中转换为不无暧昧的对王朔作品某种情绪和倾向的激赏和推广。如果说,王朔的“躲避崇高”在嘲讽和调侃的层面有一定意义的话,那么这种意义也多局限于消极层面。现在看来,躲避崇高这一思潮并未给中国文学带来多少积极意义,相反,却留下了相当多的消极影响,应该好好予以反思。 毋庸讳言,在当下的文学、文艺与文化领域,“躲避崇高”已非个别现象,似乎已经形成一种倾向,乃至某种时尚,放纵欲望,淡漠理想,无病呻吟,利益至上,宣扬个人意志,渲染物质主义,热衷娱乐至死的风气此起彼伏,日渐乖张。谈论高尚,言及崇高,不仅很难引起共鸣,甚至还会遭到嘲笑,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