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王向远:中国东方学“实”至而“名”未归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 王向远 参加讨论

    【核心提示】中国的东方学却有着悠久的传统。汉晋时代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文献对西域中亚各民族、印度、波斯、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等周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记载,唐代的义净、玄奘等对印度与西域的游历与记述,明代以后的《日本考》等著作,都可以视为中国“东方学”的基础和渊源。
    中国的学问,按空间划分,一般有两种:第一是“国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中国自身的历史文化的研究;第二是“西学”或“西方学”,主要指来自西方(欧美)的学问,也指我们对西方的研究。这两种学问,通常被表述为“中学”和“西学”,并反映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比较”、“学贯中西”等约定俗成的词组、命题与表述中。但是,这样的“国学”、“中学”和“西学”的划分,却没有涵盖“东方学”。
    众所周知,“东方学”是个源远流长、成果丰硕的国际性学科,不仅英法德等西方各国有“东方学”,日、韩等东方国家也有“东方学”。在中国传统的学术史上,因为缺乏“东方、西方”的世界二分观念,没有产生出类似于欧美的“东方学”这一概念,也没有东方学的学术自觉。进入近现代,“中西中心主义”在中国学术文化界长期盛行,许多学人习惯上以“中国”代“东方”,认为中国的“国学”就代表了“东方学”,或者覆盖了一大部分的东方学,认为剩下的那些就不太重要了,由此造成了“东方学”意识的淡漠。
    然而,实际上,中国的东方学却有着悠久的传统。汉晋时代的 《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文献对西域中亚各民族、印度、波斯、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等周边国家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记载,唐代的义净、玄奘等对印度与西域的游历与记述,明代以后的《日本考》等著作,都可以视为中国“东方学”的基础和渊源。清末民初佛学复兴时期康有为、章太炎、苏曼殊、梁启超对印度的评论与研究,黄遵宪、梁启超等对日本的介绍和研究,使中国东方研究进入了实地考察与文献互征的近代学术状态。进入20世纪后,在欧洲学术文化的影响下,“东方”、“东方文化”这样的概念在中国学术文化界被大量使用。1920年代,中国学术文化界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大论战,也推动了此后人们对东西方文化分野的重视。20世纪,我国学术界出现了一批有成就的堪称 “东方学家”的学者,如章太炎、梁启超、周作人、陈寅恪、徐梵澄、丰子恺、吴晓铃、饶宗颐等。
    但是,真正的、严格意义上的中国“东方研究”,就大陆地区而言,是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间成熟和发展起来的,并且在国别研究和分支学科两个方面得以展开。在国别研究方面,埃及学、亚述/巴比伦学、印度学、东南亚学、中东学、中亚学、藏学、蒙古学、日本学、朝鲜/韩国学等学科概念都被明确使用,不仅成立了以“××学”为名称的学会及研究机构、教学机构,而且出版了以“××学”为名称的学术杂志、书籍等。中国的印度学研究历史最为悠久,学术底蕴丰厚,日本学则具有较大的关注度,成果也最多,朝鲜/韩国学后来居上,阿拉伯学、伊朗/波斯学及中东学稳步推进,藏学、蒙古学得天独厚,东南亚学不甘示弱。在这些分支学科领域中,出现了一批新的著译等身的东方学家。在分支学科方面,东方哲学、东方文学、东方美学、东方艺术、东方戏剧等,在各分支学科中,学科意识较为自觉。其中,中国“东方文学”的学科意识最为鲜明和自觉,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形成了源远流长的学术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