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扬之水谈文学与文物(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东方早报 郑诗亮 参加讨论

    扬之水:我倒不是通过西方学者研究工作去看这些展览。西方学者对古希腊、罗马及两河流域都是有研究的,如乌尔王陵就是英国人发掘的。我在大英博物馆看近东文物的陈列,展板上都有背景知识介绍如出土情况等,那是因为西方学者本身对这些都是有研究的,有些金银饰品还会复原出人原本是怎么戴上的。但是中国金银首饰的出现本来很晚,汉代才开始流行,早期在中原地区就非常少见。清以前中国的金银首饰几乎就没有传世品,都是后来经过考古发现的,外国人并没有参与,所以西方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些为数不多的中国金银首饰,西方学者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如何穿戴。我去大英博物馆中国厅看展出的金银首饰,整体感觉是“撮堆儿”式的展览,很少有一件件展出的,都是一堆堆的,因为西方学者对它们没有研究。
    话说回来,金银首饰本就不是人家的重点,他们做得较好的是外销瓷。过去咱们好多瓷器远销海外,有一阵子,十八、十九世纪的时候,欧洲还刮起了中国风。金银首饰也没出口,人家都看不到实物,拿什么去研究呢?所以西方学者对瓷器感兴趣、有研究,想知道出自哪个窑口,是怎么回事。像漳州窑,他们原来都叫汕头器,经过千方百计找窑口,才弄明白真正的产地。外销瓷国内原本是不受重视的,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汕头器的,属于制作工艺不太好、艺术水平也比较低的,一直遭到忽视,近些年因为提倡中西交流,外销瓷成为一个课题,才得到重视。原本主要就是西方人做这方面的研究。
    对中国金银首饰的研究,西方学者根本就没有做。就看这次的大明展,是由梁庄王墓引起的,西方学者说没见过这么多东西。其实是因为梁庄王墓里的东西比较集中比较丰富,中国其他地区的藩王墓出土器物还多着呢,像肃王家族墓,在兰州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以及之后都做过考古工作。再有江西益王家族墓、湖北蕲春荆王家族墓,出土金银器都在各地办过大展,只不过梁庄王墓比它们都集中,特别是考古工作做得比较好,所以西方学者就关注到了。
    您的学术视野非常开阔,早年关注古诗文中的名物、唐宋士大夫生活,近年来研究中国古代金银首饰,又延伸至敦煌艺术名物和佛教艺术。眼光、足迹已经从“中土”到了“西域”乃至佛教发源地—印度。我很好奇的是,除了中国这些金银首饰,中国周边地区,例如蒙古、俄罗斯、中亚、印度、东南亚,有没有同类工艺品呢?您有没有考虑过将其他国家这方面的研究纳入自己的著作之中,使之更加完善?
    扬之水:对周边地区的同类工艺品,我看了好多,美国、俄罗斯、印度、印尼、斯里兰卡我都去过,它们的博物馆也拍了很多的照片,也买了好些书。这些基本上是作为自己的知识背景,让我在研究中国的东西的时候,脑子里还有一些国外的东西,不是眼睛只看到中国。我是没有条件做研究的,要研究这些东西,至少得精通一门外语,最好是懂两三门外语。所以我没有这个条件,但是我把这些当作自己的知识背景,起码在脑子里多积累一些图像,像波斯的、希腊罗马的东西,在大英博物馆、弗利尔博物馆、柏林博物馆、卢浮宫、大都会这些地方都看了不少。我曾经想过,把我看到的这些照片编一本图录,也就是一本资料集。因为就算这么一本书,国内都没有,想想容易,做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我还是发挥我的长项吧。
    研究佛教艺术,需要掌握佛教、梵文等领域的知识,但您是“半路出家”,中年以后才开始接触这些方面。白化文先生评价您是“转益多师”,您能谈谈其中的情况吗?
    扬之水:其实我写《桑奇三塔》,也还是因为大陆没有这么一本书,才不得不自己动手来写,我觉得没有这么一本书太不应该了。但佛教是一片海,太深了,所以我写完就赶紧跑开了。包括敦煌名物研究也是,因为特殊的机缘,跟新加坡的袁旔女士一起同樊锦诗见面,她向樊院长提了一个建议,然后就有了这么一个课题。我也是写了一本书然后就撤退了。因为这不是我的长项,起码对佛经的义理这些更深层的东西有所了解才能深入下去,所以我只是在世俗层面考证了一些器物。
    您也去日本看过当地的博物馆。和西方一样,日本收藏了很多中国的文物,能否介绍一下您的心得、感想?在您看来,日本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水平如何?西方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蔚为大观,中国台湾方面,中研院史语所也有关于“物质文化”的庞大研究项目。不知道您是否关注过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您本人的研究是否起到帮助作用?在您看来,您的名物研究,能够纳入物质文化研究的范畴吗?
    扬之水:日本人的研究,我们一贯认为是比较深也比较细的,还有西方,包括海外,也有一批做物质文化的,他们也都很重视器物的细节,而且角度很新颖。但是他们重视的细节和我重视的是不一样的,也是我在《北京青年报》的采访里说的,我是重视一器一物的发展历史,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物质文化。在我看来,物质文化研究还是太过粗线条,不是说不能把某件东西放在历史背景里谈,但是最起码得把这个东西的始末源流从头到尾弄清楚才行。需要理论素养、关注形而上的物质文化研究,不是我真正关心的,也不是我的长项,我关注的完全是形而下的。
    您最近开始关注“文物与文学”这个题目了,去年12月在南京博物馆做过以此为题的讲座,首都博物馆请您去讲座,也是讲这个题目。
    扬之水:南京市博方面是因为他们请我去讲座,问我要讲什么题目,我突然想到,市博藏了不少明代功臣墓出土的金银首饰,可以跟《金瓶梅》结合起来,说说“文物与文学”。首都博物馆讲的“文物与文学”,内容会与我在市博讲的稍有不同,因为这个题目下可以包括很多东西。
    你可能也注意到,近些年来,各地的展览办得非常多,《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门有一整版是讲各地的展览。这确实是因为各个博物馆都在努力,希望以出色的展陈评上每年的全国十大精品展,提升自己的层次,有的二级博物馆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升为一级馆。包括各个地方的县级博物馆也在盖新馆。也正因为这样,展览就特别的多,很多博物馆把多年没有拿出来的东西都拿出来了。这就需要策划展览选题。我到博物馆看东西的时候,人家也会问我有没有什么展览选题。我想到以往的展览主题都是跟历史结合的比较多,过去一进一个博物馆,就是一个通史陈列,现在起了一些很好听的名字,比如湖州博物馆的“吴兴赋”,曹锦炎给起的名字,又比如扬州博物馆的“广陵潮”,还有其他四个字的名字,带点诗意,都很好,但基本上还是历史陈列,跟文学结合的就比较少。我看过台北故宫出的一些图录,他们早就开始做这件事了,因为他们的展品更换的频率比较高,就得弄点吸引人的,比如说他们展出过文物上出现的人物故事图,或者是赤壁赋专题展。就是像大明展,馆方说,关于中国的展览每五年做一次,也是要给展品赋予讲故事的功能,我是为了这个展览专门去看的,但实际上要把一个故事讲好,这个标准太高了,要把和文物有关系的各类材料都吃透了,才能讲好一个故事。他们有这个想法,但我看完展览并没有觉得讲出了一个故事。当然,能够办这样一个大展,也是不容易的。
    说到讲故事,您前面说要和《金瓶梅》结合起来,这里面可以讲的故事那就太多了。
    扬之水:1990年的时候,金良年他们就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了一本《金瓶梅鉴赏辞典》,考证了书里的很多东西,但是这本词典不配图,而且他们动手比较早,看到的东西远远没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多。白维国也主编过一本《金瓶梅词典》,主要关注语词的解释,因为他是社科院语言所的。所以我觉得还可以结合现在出土的这些东西,利用展览讲很多的故事。其实我也到处跟人呼吁—你看首都博物馆藏了那么多金银首饰,我几年前就跟他们说,可以办一个展览,他们大概觉得首饰太小,一件件摆出来,观众不知道怎么回事。其实还得看具体怎么做了。现在大家常说“让文物活起来”,这个“活”不是动画效果,像很受大家欢迎的《康熙南巡图》动画,而是说跟时代结合起来,跟其他门类如文学、历史结合起来。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个读图时代,就应该有新的思维方式,也得充分利用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资源,像这么多考古发掘的新文物。有了这些文物,我们读诗或者小说的时候,脑子里马上就有了立体的图像,读书就不再是单线条的,变得有意思多了。
    您能具体举几个例子吗?
    扬之水:我以前出《终朝采蓝》的时候,李旻给我写了一篇序《诗中物与物中诗》,其实就是角度的选择,你可以站在诗的角度,诗就是广义的文学,也可以站在物的角度,物就是器物或者图像,不断变换角度看这些东西,看器物的时候可以想到诗和小说,读诗和小说的时候可以想到器物。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华书局出的古典文学丛书,我是忠实读者,从一开始我差不多就是出一部买一部,一直追捧,因为能入选的都是有专精研究的大家之作,他们做的笺注我特别感兴趣,讲解的交游、典故等对我来说也特别有用。这些书就放在离我最近的一个书柜里,是经常会翻的,但是它们的笺注普遍有一个问题,就是一涉及名物,往往就出错。最有名的温庭筠的《菩萨蛮》,“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这几句,所有笺注都解不好什么是“人胜”,最多引几句《荆楚岁时记》,说一下最早的出处。对“人胜”的注解,就是我说的对一器一物的关注。“人胜”从魏晋南北朝到明清一直都在诗词小说中出现,实物也是有的,但历朝历代是有变化的,到了温庭筠的时代还引《荆楚岁时记》,其实两个不同时期的“人胜”已经不一样。我去年春天发现了它的实物,所以这句词我一下子就读懂了,而且把“人胜”的历史也从头到尾解通了。这个问题我也是关注了很久,写了好几篇考证,不断刷新自己的认识,最详细的一篇,已经收在不久会出版的一本会议论文集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