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一个印象主义批评文本:龚古尔兄弟日记中的福楼拜(3)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法国研究》2013年3期 辛苒 参加讨论

    三、印象批评文本:出自主观的误读
    注重主观性的印象主义批评方法,可使批评家自由出入作品,用自己独特的审美力和感受力与作品对话,容易具有同情性;不拘于某种批评原则,只注重感性体验,批评会更灵活,更适合分析精妙的文学现象,也更易于呈现作品的独到之处。但同时,由于过分偏重个人化和感性化,缺乏理性规约,印象主义批评又容易以主观臆想代替公允分析,使批评或是充满随意性的好恶评判,或是流于片面化的粗暴武断,难以有可靠的结论。
    两兄弟与福楼拜在艺术观点上有相异之处,但后者强调文学的真实性、非个人性以及对文风的审美追求等思想都是龚古尔兄弟所赞同的。然而因着印象主义文学批评观,他们总是将自己对福楼拜的固定印象——健壮、粗犷、乡野气——带入到对其作品的评判过程,否定其创作价值,尤其是审美价值。于是,日记中对福楼拜作品的批评往往失于严苛,甚至多有误读。
    第一,有关文学真实性与题材选择问题。龚古尔兄弟在1860年12月10日的日记中,以长文形式表示了对《包法利夫人》内容的不满。尽管他们认可《包法利夫人》的高度真实性,也认为“真实,是一切艺术的根本,是其基础与良知”,却又质疑道:“但是为何人的心灵对此并不完全满意?难道一部作品必须成为一种假合金才能作为杰作而流芳吗?……《包法利夫人》……为什么它并不能成为杰作,不能成为一部人类想象力的圣经?难道正因为它缺乏些许虚假,而那恰是一部作品的理想境界吗?”(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642)在他们看来,《包法利夫人》尽管真实地反映了外省的小市民生活,然而在取材上却显得过于庸俗,耽于描写世间琐碎无聊的细节,摒弃了文学的崇高性。认为小说达到了“艺术中表现物质层面的极限。无关紧要的东西太多,而且和人物一样平淡乏味。写及感觉和激情时,又加入了大量的背景描写,压制了前者的强度。这是一部用眼睛画出的作品,而不是用灵魂说话”(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642)。并认为书中所呈现的外省委顿庸俗的小市民气,是福楼拜本人艺术眼光的局限性所致,外省作家的狭隘视野让他无法体会和表现生活中高贵的一面。龚古尔兄弟认为这是不可原谅的,他们把《包法利夫人》比作“一台向幻景边缘逼进的透视镜”(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642),没有给想象留下丝毫的空间,因此产生了拘泥现实、鄙俗琐碎的文本效果。对于龚古尔兄弟来说,如果文学的艺术性与真实性发生冲突,他们宁愿在真实性上做出让步。
    其实,情节的高雅与否并不是福楼拜所关注的,他的创作具有更大的野心——超越主题、题材,让文字本身成为作品的主体,“它表达现实的诗意,而不论现实的丑陋或平庸。”(13)尽管福楼拜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他们的日记中(1857. 1. 3)时,龚古尔兄弟就提到他特别强调“形式孕育思想”(De la forme naJ4Y210.JPGt l'idée)的观念,然而却未能理解其含义。在创作《包法利夫人》时,福楼拜写道:“我认为的好书,我想写的,是一部不谈什么的书,与外界全无关系,只靠风格自己的力量……如果可能的话,书中没有主题,或至少主题很隐蔽。……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主题本身并无美丑高低之分,这甚至可视为一条公理。”(14)认为形式本身即为目的,文字不依附于情节和内容,而是具有本体意义,其自身就构成一个自足的整体。显然,这样的思想是龚古尔兄弟没有领会或刻意无视了的。
    第二,关于创作中的“非个人性”问题。福楼拜明确提出了创作的非个人性:作家应从作品中隐去,“《包法利夫人》中没有一点真实的东西。……如有如真的感觉,那恰恰来自作品的非个人性。我的原则之一,就是不写自己。艺术家在作品中,犹如上帝在自然中,不见踪迹却强大无比;处处能感觉到,却永远看不见。”(15)龚古尔兄弟在日记里也表达过类似看法:“在作品中,作者应当像警察一样:无处不在却永不露面”(1858. 9. 5;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399)。表述如此雷同,可能源于三人平日交流中产生的共鸣。然而,凭借敏锐的审美感受力,两兄弟发现福楼拜在创作上并未完全贯彻这一原则,譬如福楼拜的《萨朗波》就完全颠覆了作者本人对“非个人性”的追求。他们不承认该作瑰丽诡谲、张扬纵恣的风格是福楼拜为重现迦太基文化而精心酝酿,却以为是作家粗犷的个性所致:“福楼拜的个性,在《包法利夫人》这部非个人化的小说里深深隐藏,无迹可寻。但这里却如此凸显夸张地、戏剧般地、朗诵般地,在其情节和浓墨重彩的色调中表现出来。”(1861. 5. 6;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692)批评福楼拜在小说中没能掩饰自己,使作品充分展露出作者粗粝张扬的个性,因此产生了“或幼稚,或可笑”的效果(1861. 5. 6;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692),是失败之作。
    第三,关于文体形式问题。福楼拜对文体美殚精竭虑,龚古尔兄弟对文字使用的微妙之处也有着深刻理解。两兄弟的作品以雅致精巧的“艺术笔法”(l'écriture artiste)闻名,甚至在国内掀起一场艺术化写作的风潮(16)。就此而言,三人有着相同的艺术目标,日记记载:“如今艺术家,也就是为艺术而生活的人越来越罕见,我所知道的不过三人:福楼拜和我们两兄弟。”(1867. 7. 12;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I: 93)然而他们对于福楼拜的美学实践却并不满意。兄弟俩多次在日记中嘲笑福楼拜,认为他在文体形式上的苛求是拙笨而无意义的。“福楼拜和费多之间,谈论起文体和形式来可谓有千种秘诀;从写作的小伎俩到可以机械照搬的公式,他们谈得天花乱坠……好似滑落到罗马帝国时期语法家的水平”(1857. 4. 11;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247-248)。对于福楼拜强调的语句节奏与韵律感问题,他们也不认可:“福楼拜的节奏常常只属于他自己,我们却感觉不到。……有些句子,他觉得朗诵出来非常和谐,但必须像他那样朗诵,才能得到那种效果。”(1862. 3. 3; Edmond et Jules de Goncourt, Journal, Tome I: 781)日记甚至屡屡以“公牛般”之类的词形容福楼拜强调文句节奏的朗读方式。这种针对其文体风格的偏见,来源于福楼拜给他们留下的“野人”印象。
    总之,福楼拜与龚古尔兄弟同样奉行“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他们间的相似性和认同感都很强烈。然而龚古尔日记却对福楼拜充满字带贬义的批评,这是由于作者将个人带有偏见的主观感受带进了批评。不过,日记撰写又极尽真诚:“我们知道自己曾是情绪化、神经质、有着病态敏感的人,也因此会不时地犯错。然而我们可以保证,尽管我们有时会表现出错误的偏见或是盲目的毫无缘由的反感情绪,但我们从未有意对自己所谈论的事情进行编造。”(17)不受外在因素影响,只求真实记录观察和感受,不加矫饰,甚至不隐瞒内心的阴暗角落,是龚古尔日记最可宝贵的地方,其中论述福楼拜的文字也因这种主观性体验和个性化特征而成为印象主义批评文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