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档案留住文化记忆 朱南雁说,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从他们2012年开始采访这44位文化老人起,到现在已有3位先生去世了,这意味着许多文化记忆也随之消失。 档案展开幕当天,记者有幸与此次入选的几位文化老人,围绕“文化记忆”展开了一场对话。吕洪年甚为惋惜地说:“现在有许多老先生,到了晚年身体不太健康,来不及整理其一辈子的研究成果。去世后,由于儿女们不了解父辈留下的资料有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加上档案资料管理不善,甚至被当作废纸卖掉,实在太可惜了!” “要知道,这些档案资料包含着老先生们一生的心血。我们都是踏着前人的肩膀做学问,文脉的延续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断档。”骆寒超说。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会长、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林正秋说:“在此前的1000多年里,浙江文化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从近代来看,研究浙江文化的明显少了,特别是基础文化研究还不够!”他认为,利用好文化名人的档案资料,加强基础文化研究,是重视文化事业的一个重要表现。 中国美术学院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其全教授认为,名人既是文化承载者,也是文化传播者;名人资源作为当地的优质文化资源,更是地方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牌。他说:“政府要持续性地开展抢救保护工作,并形成制度。我建议,可以委派专业人员协助整理,或者鼓励社会上的有心人参与研究和保护工作。一则留存资料,二来需要时可做深入研究。但这其中,必须尊重名人和家属的合法权利。” 采访中专家们均表示,许多学者从事了一辈子研究工作,手稿、笔记、教案等资料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和文献价值,捐献给博物馆或者档案馆无疑更有利于开发其价值。吕洪年深有感触地说:“其实我们也渴望档案资料等能得到很好的整理。为办好这样的档案展览,我们都很愿意把手稿等资料拿出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