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文学批评不能只把玩理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李晓伟 参加讨论

    在当代文学史的书写语境中,由于缺少史的积淀,我们总是倾向于以文学批评的方式来进行“前文学史”的书写。这样的“文学批评者”的立场,要求主体持有这样一种态度——介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把玩理论的阐释。
    在理论的阐释代替了文学批评的介入功能之后,对于文学现象的言说似乎便成了一种空有能指(所指缺席)的词语游戏。理论的运用最直接的便是关于文学的命名,抑或是造名,这有一定的合理性:将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合适的名称确定,不但方便我们进一步的认知,同时也更能将这一客体的价值凸显,“寻根”、“先锋”都是这样成功的践行。
    但在一浪高过一浪的以“后”为前缀的主义浪潮冲击之下,很多人接受了后现代关于文学空间越来越趋向于各种语言游戏的集合这一论断,因此我们对于文学的批评看上去更像是一种创造性写作,在这样的“词语游戏”中,文学的本体被遮蔽了,文学批评的介入也仅仅停留在了一个封闭群体的语境之中。以“新××”的模式来命名文学现象,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不过这其中也反映了研究者生怕被别人甩在后面的焦虑。在这样的刺激之下,有了新写实、新都市、新笔记、新乡土、新状态等一系列的称谓粉墨登场。推陈出新固然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局限于称谓更替,似乎总还是过于单薄。这样的“新”究竟与“旧”的文学现象有何不同?它到底有没有理由被如此命名为“新”?这些问题都已经被搁置在了角落,人们关心的则是首先在这样一个圈子内闪耀登场,赢得先机。
    作为研究中心的本体,“文学”在被遮蔽的同时也失去了批评者应有的真诚,反倒具有了浓重的娱乐新闻性质。这样被消解了真实性的批评话语,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具有很大的负面效应。大量的新式名词术语的堆砌,导致了一种把文学现象简单化的倾向,文学中所蕴含的关于人类命运的思考、对于永恒的渴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体悟等体味不尽的“文学性”自然就无所依附了。而作家缤纷多彩的创作个性也被抹去,这样不合理的命名逐一地把文学打磨成型以适合自己的概念模具,无形之中文学失去了应有的光彩。
    文学批评的“介入”,一方面,要求批评者在客观评价的前提之下对于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另一方面,批评者也与作家、作品一样都是独立的主体,所以“介入”更应该强调一种“对话”,而不是话语霸权。批评者与作家、作品甚至与读者之间都是平等的,在一种互动的交流、对话中共生、发展,并且推动作家继续创作,这是文学得以健康发展的依仗,也是批评的应有之义。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