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明显,“症结”何在 为何近年来陕北的经济强势增长,文学创作却明显处于弱势?为何这块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土地迟迟收获不到厚重的文学成果? 刨根究底,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都有。 客观方面:首先,陕北近年来的矿产资源开发潮将原本相对浓厚的文学创作氛围冲淡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有所忽视,整个社会产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气,许多文化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投笔淘金了,即使那些至今依然热衷文学的人也常常心有旁骛、难以沉静。同时,有好几位曾写出优秀小说、散文的作家弃文从政,也使陕北文学创作队伍有所削弱。 其次,由于陕北距省城西安远,导致陕北文学在中国文学边缘化的“新常态”下再度被陕西边缘化。近年来,陕北成为陕西经济增长的第二极,但文学地位却与经济地位极不相称,陕北作者获得的文学信息相对较少,参加省上有关机构组织的文学活动更少。虽然省作协党组书记蒋惠莉去年夏天到榆林开座谈会时表示,今后要多关注陕北的文学创作队伍,但地理上的距离是难以拉近的。 再次,陕北评论家队伍建设滞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除了走出陕北、无暇更多关注陕北文学创作的李建军、李震等著名评论家外,虽然有坚守在本土的龙云、梁向阳、贺智利、魏建国等评论家持久地关注着陕北文学、扶植陕北作者,但总体看,与庞大的文学创作队伍比起来,陕北的文学评论力量薄弱,严重制约了陕北文学创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主观方面:一是心浮气躁,格局太小。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学,作文首先要做人,只有具备独立、高尚的人格才能造就吸引读者的文学品格,只有存大气才能成大器。可在陕北,一些写作者醉心于在小圈子里互相吹捧,满足于在当地报刊上发点小诗短文,痴迷于对“小我”的抒发和咏叹,心里根本没有路遥那种把握时代、立于高端、剖析社会、思考人生的大格局和大境界,对当今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发展动态也不甚了解。还有一些青年作者功夫在“诗外”,习惯于拉关系走捷径,还没写出什么有分量的作品就到处请评论家点评、吹捧,一些所谓的评论家也习惯于拔苗助长,殊不知苗拔得越快,枯萎得越快。 这种现象,正如赵正永书记在省作代会上所讲:“现在,社会上很多行业的人显得浮躁,有的人脚步还没走稳就想迈开大步跑,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举成名。有的作者刚做出一点成绩、有一定社会影响,马上就想着商业化运作,急不可耐地把名气兑现为经济效益。对此,社会是不认可的。” 其实,读者的眼睛大多也是雪亮的。榆林读者孟子清就曾写道:柳青、路遥之后,榆林文坛再无出类拔萃的人物,死气沉沉了好些年,为什么?是因为多数人苦于钻营“心灵鸡汤”,耗尽了他们的才华;个别文人小打小闹,充其量算是个“文学商人”,难出精品是自然。 二是身在宝山不识宝,容易跟风跑。好多外地的作家、诗人一到陕北深入生活,就文思泉涌,能够写出好作品,而陕北的一些作者,却不是想着怎样把根深深扎入脚下这块厚重的土地,而是这山望见那山高,总想跟风跑。就像当年陕北人坐守煤油气盐资源这个“金饭碗”讨吃一样,一些陕北作者至今依然坐守陕北题材这个“金饭碗”而去像别人乞食。他们总是不明白,为什么陕北民歌能够远走高飞?是因为歌手脚踏实地;为什么有人抓起一把黄土就有继续生长的冲动?是因为黄土很厚,根能扎得很深。 《延安文学》杂志社社长魏建国说:“路遥最大的特点就是历史意识、政治意识很强,能够感知社会发展方向,他不盲从,不跟风。但一般作家容易跟风跑,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们与路遥等大作家的差距。” 虽说大树底下不长草,但陕北文学在路遥这棵“大树”离去20多年后,依然“草木”不旺,大致是由上述诸多原因造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