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名作中的元宵节:沈从文讲观灯史 汪曾祺忆看围屏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华商晨报 newdu 参加讨论

    春节里的传统年俗文化数不尽、品不腻。今天是元宵节,为此我们摘录了老舍、沈从文、汪曾祺、冰心、莫言等多位文化名人作品中有关元宵节的点滴印记,顺着他们的文字,让我们一起品味下名家们眼中的元宵节模样。
    ■他们解读元宵节
    沈从文写《灯节的灯》讲观灯史
    著名作家沈从文曾于1963年3月写过一篇散文叫《灯节的灯》,文如其名,将过节观灯的历史娓娓道来。
    “元宵主要在观灯。观灯成为一种制度,似乎《荆楚岁时记》中就提起过,比较具体的记载,实起始于唐初,发展于两宋,来源则出于汉代。灯事迟早不一,有的由十四到十六,有的又由十五到十九。‘灯市’得名并扩大作用,也是从宋代起始。论灯景壮丽,过去多以为无过唐宋。观灯有‘灯市’,唐人笔记虽记载过,正式举行还是从北宋汴梁起始,南宋临安续有发展,明代则集中在北京东华门大街以东八面槽一带。从《东京梦华录》和其他记述,得知宋代灯市计五天,由十五到十九。事先必搭一座高达数丈的‘鳌山灯棚’,上面布置各种灯彩,燃灯数万盏。封建皇帝到这一天,照例坐了一顶敞轿,由几个亲信太监抬着,倒退行进,名叫‘鹁鸽旋’,便于四面看人观灯。又或叫几个游人上前,打发一点酒食,旧戏中常用的‘金杯赐酒’即由之而来。
    “宋人笔记同时还记下许多灯彩名目,‘琉璃灯’可说是新品种,不仅在富贵人家出现,商店中也起始用它来招引主顾,光如满月。‘万眼罗’则用红白纱罗拼凑而成。至于灯棚和各种灯球的式样,有《宋人观灯图》和《宋人百子闹元宵图》,还为我们留下些形象材料。由此得知,明清以来反映到画幅上如《金瓶梅》《宣和遗事》和《水浒传》插图中种种灯景,和其他工艺品——特别是保留到明清锦绣图案中,百十种极其精美好看旁缀珠玉流苏的多面球灯,基本上大都还是宋代传下来的式样。另外画幅上许多种鱼、龙、鹤、凤、巧作灯、儿童竹马灯、在地下旋转不停的滚灯,也由宋代传来。宋代‘琉璃灯’和‘万眼罗’,明代的‘金鱼注水灯’,和用千百蛋壳做成的巧作灯,用冰琢成的冰灯,式样作法虽已难详悉,至于明代有代表性实用新品种,‘明角灯’和‘料丝灯’,实物在故宫还有遗存的。”
    余秋雨认为元宵节是个叛逆的节日
    文化学者余秋雨在2010年3月5日特别为元宵节写过一段文字:“我一直以为它只是年的结束,却不知还有这么多的含义。这是个狂欢的节日,是个释放的节日,也是个‘情人节’。‘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都是古人在描述元宵节时留下的诗词。”
    余秋雨说春节是个制约的节,而元宵节是个叛逆的节日,“是个叛逆的节日,是个年轻人的节日。春节时合家团聚,作为子女在家孝敬父母,但在元宵节,年轻人走出去,在热闹当中寻找那种高雅,那种美丽。”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