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经验叙事:南方精神与现实中国——广东长安作家群的崛起及其意义(2)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文学报》2014年12月11日 胡磊 参加讨论

    作品都贯穿着社会大变革时代作家的现实思考,事实上负载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的挫折与骄傲、抗拒与融合、反思与奋进的种种独特经验,刻录着现代化进程的精神轨迹,隐喻着中国城乡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东莞改革开放三十年和城市化进程与东莞文学三十年的运行轨迹,是同一个故事的不同叙事版本而已。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种隐喻,长安文学事实上已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建立了一种对应性同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文学文本的生产与传播演变为一种对话和印证。因此,长安作家文本中的地域场境、南方元素和叙事意象,不仅是一种文学内容,而是一种社会性集体记忆。这一历程作为南方沿海生活实践者生命体验和社会变迁的生动显露,构建了当代中国的城乡发展史和社会流变史。因此,对这一宏大而复杂的社会现实的整体叙事与深度阐释,既是从文学的角度对当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形象认识,也是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对城乡社会命运的积极思考。
    岭南文化多元包容,丰富多彩的岭南生活,不仅催化着广东作家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也催化着广东文学艺术的萌芽和发展。近年来,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各种扶持奖励机制对全国作家颇具吸引力。现有的作家队伍中,既有扎根东莞一定时日的体制内专业作家,也有一批新莞人业余写作者,更多的人则分散在社会各个阶层,将写作作为自己观察这个城市、了解这个时代的神秘通道。长安文学表现出惊人的发展势头,步入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期和丰收期。这从近几年长安作家在全国主流刊物发表的作品和在全省、全国性的文学评奖中的表现即可看出,这些收获成为东莞近年来文学创作生态中独树一帜的亮点。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东莞文学在艺术层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他们的影响正在不断地由东莞到广东向全国辐射,不仅为东莞的当代写作赢得了尊重,甚至还蕴藏着东莞文学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有的潜力和成就。
    长安文学的崛起到了一个从历史性拐点到整体性崛起阶段。长安文学创作的优势,一是队伍比较整齐,梯队合理,新锐作家不断涌现,基调和板块比较明朗,初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可以指认出一些代表性作家和作品,这是长安文学比较值得骄傲的地方。二是创作中主流意识与民间立场结合得比较好,它的多元的创作维度与覆盖面,使长安的文学创作充满着个性与活力。但是,根据我的观察,他们的创作实际上也充满困难,他们也在挣扎,尤其是一些移民作家的写作蕴含着一种悖论和辩证法:他们对东莞有着既融入又抗拒的矛盾和犹疑,抗拒来自他们对原有写作习惯的一种固守,融入则是一种新的生存状态和写作秩序的需要,在这种心理机制作用下,他们的写作姿态是摇摆的,他们的写作题材有可能出现分化,有的可能继续指向过去,有的可能指向当下。因此,长安文学需要一个“方向标”,经过新世纪以来的演变,每年都会在原有基础上呈现结构性和阶段性新变。这种新变,既表现在作家群落与作品方面,表现在写作方式与样态方面,也表现在追求内容含量与艺术成色方面,背后更有社会转型期创作环境的变化,创作生态、心态与姿态的调整等深层的原因。
    长安作家群落有令人刮目的建树。但是让人困惑的是,广东长安这一颇具价值亮点的文学整体研究一直被忽略。国内批评界对长安文学创作研究的关注还比较少,尤其是部分批评主力的缺场和对长安文学现实的失语,是长安文学也是东莞文学的尴尬性缺憾。我想,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制度上的缺失,国内、省内评论家对长安文学的研究,不仅要超越对单一作家作品进行解读和诠释的阶段,更应该是进入一种区域性文学的综合性研究。长安文学难免让人在收获的同时感到忧虑:长安文学靠什么滋养成长和持续发展?长安强劲的创作势头和文学传统会不会出现断裂?长安文学创作生产机制需要怎样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当前长安文学难以绕开而又普遍关切的现实问题。
    (作者系东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