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诗歌陕军:正大与颓圮间的隐匿者之光

http://www.newdu.com 2017-10-17 《中国艺术报》 何瑞涓 参加讨论

    陕西是中国诗歌的重要的故乡和原乡,《诗经》中大半作品诞生于此,这里也见证了唐诗之繁荣。三千年诗史铸就陕西诗歌的优良传统和深厚积淀。走到当代,陕西也是承接传统、开启风气的重镇。不久前,陕西诗人阎安摘得鲁迅文学奖诗歌奖,竖起一座高峰,陕西也拥有伊沙、李岩、周公度、李小洛、三色堇、王琪、成路、第广龙、远村、白麟、横行胭脂、黄海、耿翔、秦巴子、梁亚军、霍竹山等一长串名字闪光的优秀诗人。
    12月1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陕军”诗歌创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李敬泽、高洪波、叶延滨、商震、彭学明、何向阳、李少君、霍俊明、吴思敬、白烨、臧棣、西川、张清华、罗振亚、汪剑钊、谭五昌等诗歌评论家及景俊海、陈彦、蒋惠莉、齐雅丽、阎安等陕西省委宣传部及陕西省作协相关领导出席研讨会,对上述十六位陕西中青年诗人代表的诗作进行探讨。
    提起陕西文学,不少人会首先想到贾平凹、路遥、陈忠实,这被称为陕西文学“三座大山”的小说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陕西文学不仅仅是小说独秀,陕西诗歌的高峰也连绵不绝,从不软弱,是诗歌大省。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就指出,不能把文学单单理解成小说,小说的霸权要不得,陕西有一批杰出的诗人,在文坛上都有着一席之地,作为一个“秘密读者”,他可以信手拈出七八名敬重的诗人,“他们都曾在某一时刻有某一首诗打动我”。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般同一地方孕育的诗歌或者文学也会形成某种相似性,而这在陕西诗人群体中并不明显。陕西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诗人阎安分析道,陕西诗人诗歌文本之间充满了差异性、多样性,每一个诗人的诗歌面貌都相对比较独立,个体的独立性构成了整体的丰富性、多元性,完全不同于有些地方和文化区域的那种一哄而起的流派式、雷同化写作。这些诗人也都是沉得住气、甘于寂寞的隐匿者之光式的当代诗歌创作者,表现出罕见的耐力、韧性和雍容心态。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张清华、西川等诗评家对“文学陕军”的说法表示异议,认为这种说法在行政地理上成立,但在文化地理上并不成立,很多诗人并没有地域性,而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就整体特色而言,张清华指出,陕西诗人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两面,一面是正大,一面是颓圮,即背负着久远文化传统,脚下踩着深厚的土地,却又在当下的文化境遇中深感荒诞。他们将正大与颓圮两种精神奇妙地结合于一身,并将自身嵌入历史,形成与时代密不可分的关系。诗人、评论家高洪波则将陕西诗歌总体特色概括为三个“沉”——气势沉雄、风格沉郁、沉静而不喧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